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考察图片命名任务中的语码切换代价,探讨小学纳西——汉双语者在双语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结果表明:1.对于纳西语作为基本熟练,汉语作为相对熟练的不平衡双语者而言,用纳西语和汉语命名图片时,存在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切换至相对熟练语言(汉语)的代价显著大于切换至基本熟练语言(纳西语);2.在基本水平的实验任务中,用纳西语和汉语命名图片时,存在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在范畴水平的实验任务中,用纳西语和汉语命名图片时,不存在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3.任务水平影响词汇的选择机制,但语言的熟练程度并没有影响词汇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熟练和非熟练维一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研究任务,通过探讨维一汉双语者维吾尔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代价和代价对称与否来揭示其切换机制。结果发现:(1)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维吾尔语和汉语均出现了切换代价;(2)两种语言的切换代价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取决于汉语的熟练程度,对于熟练双语者而言,切换至两种熟练语言的代价相当;对于非熟练双语者而言,切换至非熟练语言汉语的代价显著大于切换至熟练语言维吾尔语的代价,表现了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现象;(3)维-汉双语者的语码切换代价及代价的不对称性源于两种语言的激活与竞争,支持了抑制说.可以用双语交互激活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3.
双语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词汇的激活问题是当前国际上双语认知研究领域讨论的热点。采用改造的图片命名任务探讨日本留学生口语产生中非目标词汇的激活,综合实验1(非目标语言为日语)和实验2(非目标语言为汉语)的结果发现:在两种语言的语音层面无共享特征的情况下,日—汉双语者在言语产生中也存在着非目标词汇语音层面的激活,并且这种激活现象同样发生在非目标语言是弱势语言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为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日语和汉语发生的相互干扰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汉-维双语者是否会出现语码切换代价以及切换代价有何特点。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利用语码切换范式,探讨不同熟练度的汉-维双语者语码切换代价的特点。实验结果发现:汉-维双语者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语码切换代价,语码代价可能反应了汉语、维吾尔语这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存储机制。  相似文献   

5.
运用语义启动实验的基本思路,通过语言内和语言间不同水平的实验,采用典型的启动效应的实验方法,考查不同熟练度对蒙族双语者英语表征的影响。结论:(1)不同熟练度的蒙族双语者的英语表征都存在语义启动效应;(2)不同熟练度的蒙族双语者都存在L1-L3、L2-L3的语言间启动效应。L1-L3、L2-L3之间的连接强度要高于L3-L1、L3-L2的连接;(3)不同的熟练度会影响双语儿童的第二语言学习;(4)蒙语和汉语都是蒙族双语者的强势语言。  相似文献   

6.
刘茜  王丽  刘革 《考试周刊》2012,(59):25-26
语码切换是指双语者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方言)之间转换的行为。对语码切换及代价的研究主要是在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两个层面展开的,文章对国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做了较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言语产生与言语理解中的语码切换行为和机制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中国学习者加工句子层面的英汉汉英宾语语码转换时的认知神经机制。结果表明(1)加工英汉语码转换时,转换后的单词诱发更大P200和N400;(2)加工汉英语码转换时,转换后的单词诱发更大的LAN和LPC;(3)英汉汉英转换代价的非对称性表现在汉英比英汉语码转换产生更大的P200、LAN和LPC。据此,我们认为在句子层面存在英汉汉英宾语语码转换效应及其非对称性,并基于IC 模型与BIA+模型,构建了宾语语码转换的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两个"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对汉、英、日三语者的三语词汇提取机制进行了考察。实验1要求二语、三语均非熟练的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日语(三语)完成图片命名任务,在测验阶段完成英语单词(二语)的真非词判断任务。实验结果没有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说明被试在三语产生过程中对二语词汇层面进行了抑制加工。实验2要求二语非熟练、三语熟练的被试完成与实验1相同的任务,结果出现了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说明被试在三语产生过程中没有对二语词汇层面进行抑制加工。综合两种实验结果可知,二语非熟练三语者的三语词汇提取机制符合特定语言提取阈限假设。  相似文献   

9.
语码切换是双语者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方言)之间转换的过程.在介绍语码切换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模型,概述影响语码切换及代价的因素之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设想,以为研究双语者的语用提供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翻译启动范式,以汉-英不平衡双语者为被试,研究在四种不同启动词-目标词关系类型(同源、非同源翻译、仅同音、无关)中是否能够得到跨语言的启动效应,以了解语音是否在双语者的视觉词汇加工过程中起作用。本文包括四个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启动词呈现时间足够长,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的加工中语音均能得到激活;另外,在汉语词汇的加工中对语义的激活强于语音,而在英语词汇的加工中则先激活语音再激活语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大量事实说明漓江版中译版《荆棘鸟》是一部粗制滥造错误迭出的劣译, 并分析了其质量低劣的原因: 译者态度不认真负责; 英语水平低劣, 无论在词汇层面上还是句法层面都存在严重误解误译; 编辑和校对者的敷衍了事  相似文献   

12.
藏族学生英语三语(L3)习得受到母语藏语(L1)和第二语言汉语(L2)的双重影响。以多语交互影响研究者提出的类型近似模型、第二语言主导模型和累积增强模型为理论基础,收集L2水平不同的藏族L3学习者的作文语料,从流利度、词汇丰富度和词语错误率等三个维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1和L2在L3写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L1在作文构思阶段发挥作用;L2水平越高,词汇错误率越低,但L2水平在词汇丰富度上并不具有区分力;教学媒介语对L3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结果对于藏区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二语语块的使用有助于语言产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二语语块语块教学成为国内英语教学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当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二语语块的心理现实性,并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语块教学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语块教学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honetic system of a second language is mastered varies across individuals.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s the patter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late bilinguals across different phonological processes. Fifty-five late Dutch-English bilinguals were tested on their ability to perceive a difficult L2 speech contrast (the English /æ/-/ε/ contrast) in three different tasks: A categorization task, a word identification task and a lexical decision task. As a group, L2 listeners were less accurate than native listeners. However,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lmost half of the L2 listeners scored within the native range in the categorization task whereas a small percentage scored within the native range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lexical decision task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L2 listeners' performance crucially depends on the nature of the task, with higher L2 listener accuracy on an acoustic-phonetic analysis task than on tasks involving lexical processes. These findings parallel previous results for early bilinguals, where the pattern of performanc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rocessing hierarchy proposed by different models of speech percep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alysis of patterns of non-native performance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concerning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peech perception system and the issue of language learnability.  相似文献   

15.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modeled lexical development among children who spoke Vietnamese as a first language (L1) an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L2). Participants (= 33, initial mean age of 7.3 years) completed a total of eight tasks (four in each language) that measured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lexical processing at four yearly time points. Multivariate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was used to calculate L1 and L2 trajectories within the same model for each task. Main findings included (a) positive growth in each language, (b) greater gains in English resulting in shifts toward L2 dominance, and (c) different patterns for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domains. Timing of shifts to L2 dominance underscored L1 skills that are resilient and vulnerable to increases in L2 proficiency.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移动辅助语言学习已广泛应用于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仍需实证研究验证。研究以英语口语学习APP“FiF口语训练系统”为例,根据雅思口语评分标准,分析118名学生的口语前后测得分差值与任务参与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受试者在总分、发音、流畅程度、连贯性以及词汇量方面的评分增量与该系统的任务完成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移动辅助语言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反应时方法考察一语词汇化对中国学生二语词汇推理加工时间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1)汉语词汇化影响英语词汇推理加工时间进程,受试汉语词汇化目标词意义推理时间明显快于非词汇化目标词;(2)受试接受性词汇知识水平与其汉语词汇化英语目标词义推理成功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其汉语非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成功率以及词汇化和非词汇化英语目标词义推理时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3)受试汉语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成功率与其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时间,以及汉语非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成功率与其非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时间也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听辨测试的方式,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音意识发展及三种语言经验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项奇异任务上,各层次语音意识发展均衡;两项计数任务的成绩显著低于奇异任务。( 2) 英语语音意识的总体发展和各层 次语音意识的发展都受到汉语语音意识水平的显著影响;英语水平只对英语语音意识的总体发展和最难的音节计数有显著影响; 方言对英语语音意识的总体发展和各层次语音意 识的发展均无显著影响。(3)三种语言经验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即学习者主要套用汉语拼音知识完成各项语音意识任务,英语水平和方言所起的作用则视其汉语语音意识水平而有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