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近代以来,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形成了三种本土化类型,分别是延续型本土化、吸纳型本土化、融合型本土化.三种本土化类型的划分涉及对传统文化、客位文化、主位文化变迁的态度,以及对主客文化关系的评价.融合型本土化更多发生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经历了短暂的思想启蒙,不再是对主位文化一味崇拜或对外来文化全盘吸纳,而是用批判的方式审视传统文化和异域文化,并通过融合的方式使外来文化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融合型本土化的一种典型,其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评估的范式转变、文化价值的整合重塑及文化自觉的逻辑转换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对外实行人才客卿制、借材异域是时局所迫,但在具体操作中也暴露出了诸多局限性--延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虚费了中国宝贵的财税收入,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不过也孕生了一些借才的积极举措,如有明确的借才目的与高度的借才意识,有明确可行的用才衡量标准,还有良好的用才机制,对之思考有着极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存在大量借代词,以其共性被现代汉语词汇吸收,又以其个性在词汇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现代汉语借代词进行界定,并对《现代汉语词曲》中收录的借代词进行分类归纳,然后分析借代词的产生根源,以期对研究现代汉语借代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再说"大避暑山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避暑山庄文化是以避暑山庄文化为核心,以其辐射所至之处为外围的承德地域文化。主要形成在清代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地承德,其性质是亚宫廷文化,主导精神是明显带有清代前期康乾盛世时期影响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开拓、进取和吸纳、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时下的汉语教学与研究界,越来越频繁地听到或看到“当代汉语”这一称谓。然而,对于当代汉语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现代汉语各自分期问题之讨论与看法,学界目前还存有分歧。如以学界的各家观点为基础,并参照国际语言学的视野与背景、语言变化的连续统观以及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的思路,或许能更为清楚地认识“现代汉语”和“当代汉语”分期的相关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辨析,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理论价值和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严歌苓作为新移民文学的领军人物,海外移民的身份和自由穿梭的空间距离使她更理性、更冷静地审视东西文化,其作品一方面对异域的西方文化进行审视,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故国文化的依恋与反思。这种在异域与本土之间游走的状态体现了她对文化的双向审视态度。  相似文献   

7.
围绕思茅市委、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目标,图书馆利用所收藏的得天独厚的地方文献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重点开发独特的拉祜文化、佤文化、哈尼文化等,充分展示民族风情和异域情调,促进对外开放,使旅游与文化联姻。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让社会、政府更好地了解图书馆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流行词语"非常+名词"的社会文化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既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对流行词语进行社会文化分析,有助于认清语言变异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元化地认识现代汉语变化的轨迹。“非常”一词之所以流行,正是在于它所携带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含义,也就是说它包含了人们所指现象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农村文化发展存在诸多困境,必须积极探索破解路径。借新型城镇化发展之机,重塑农村本土特色文化,吸纳城市文化,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政府引导和村民主体参与相结合。在内外力共同推动下,创新农村文化运行机制及服务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由于历史、地域、族群和社会的复杂性,无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交汇时,不同的主体对异质文化都会依照自己的传统和思想模式进行解读。虽然把异域文化当做异端学说或猎奇对象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但是,在当今社会,不同文化的交往仍...  相似文献   

11.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蕴涵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特征。在汉英文化中,文化动物词汇很多,而动物词又折射出了丰富的文化内容,由此探讨两种语言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这对探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启动对文化蕴涵词再认的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文化(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图片启动及随后的文化蕴涵词(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再认测验,考察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是否会出现文化适应性反应。结果发现:⑴文化图片、文化蕴涵词及英语水平的主效应均不显著;文化图片与英语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文化图片、文化蕴涵词及英语水平三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⑵文化图片与文化蕴涵词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中国文化图片启动下,被试对中国文化蕴涵词的再认率显著高于对美国文化蕴涵词的再认率;而在美国文化图片启动下,被试对美国文化蕴涵词的再认率显著高于对中国文化蕴涵词的再认率。被试出现了文化适应性反应。⑶文化蕴涵词与英语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对缤纷的颜色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涵义,从而构成了各具特色的颜色词汇。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颜色词可能会赋予不同的文化涵义。这就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颜色词方面既有对应性的一面,又有非对应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外来词的界定方面有一个争论已久、至今尚无定论的热点就是意译词的归属问题。目前汉语外来词的划分以形式为原则 ,以语音为标准 ,忽视了外来词的文化内涵 ,将本应归于外来词行列的意译外来词误作汉语固有词汇来对待。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一事实 ,有必要从文化角度入手 ,将那些与外国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译词划归外来词。  相似文献   

15.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汉英两种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对颜色词的使用和理解上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就汉英两种语言中彩色词的语义差异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他们的共同之处及各自特点,掌握他们的内涵象征意义,注意翻译的不对应性,以便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应用彩色词。  相似文献   

16.
浅谈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颜色,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中英文的颜色词在概念意义上大体一致,即代表各自所指的颜色。但同一种颜色在这两种语言中却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对颜色词产生和发展主要因素的研究,对这些颜色词在不同中西文化背景下的语义及其引申意义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并以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颜色词大致相同.但由于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这些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英汉语两种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在颜色词的使用和理解上也就存在着差异;就英汉语色彩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并总结分析了他们的内涵和特定的象征意义,这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对丰富英语词汇,促进语言交际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英语中相当数量的汉语借词的存在,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并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英语、汉语是英汉民族各自的文化产物,因而在语言中必然存在许许多多的反映各自文化特征的文化负载词。由于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确切的对等词,从而形成语义空缺,这些空白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将从四种空缺类型分析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