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道德价值观不是灌输而来的,其形成基于个体的选择。教师运用道德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思考、发现、领悟,逐渐明白道理,形成自己的认识,物化自己的行为,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引起道德冲突的情境,这对学校加强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提出要求。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灌输现象导致学生道德选择能力低下。据此,提出发展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策略:在学生进行价值讨论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智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性的精神危机以及中国当代德育的实质性低迷,使得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关注人类前途的人在审视现实与未来时不得不认真思考道德问题。这里我们从道德接受主体的道德智慧入手,再从道德智慧切入道德, 探索道德教育中如何通过培养提高道德智慧来高扬人的主体性,引导个体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体悟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并塑造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班建武 《中国德育》2007,2(3):95-96
从本体论层面来理解道德灌输,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学校德育合法性的认识,符合社会教化的现实与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当前,道德灌输的知识论基础受到了后现代哲学的颠覆。信息时代灌输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灌输内容的良莠不齐。代沟的加大使得谁有资格灌输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以普适性伦理与时代精神作为灌输的新的知识论基础,以寓教于乐、春风化雨作为灌输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以平等互动作为新的“授一受”关系的建构基础。灌输在实践中应力戒强制灌输,但这不等于要取消任何意义上的灌输,我们要做的只是要赋予灌输以本体论的地位。人类道德教育总是在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两级之间来回摆动。绝对的“左”和绝对的“右”都会带来学校德育的灾难性后果。正确的道路应是取得二者之间的平衡,即在尊重、发挥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同时,谨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这种引导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5.
道德无思表面上是一种对道德的漠视,深层次上则是一种责任的缺失。道德无思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现象,道德无思有其广泛的社会根源,如电子媒介对道德思考的钝化、官僚体系对道德思考的束缚、迷信权威对道德思考的蒙蔽等。道德教育不能无思,可以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的媒介意识,树立正确的示范榜样等方面来抵御道德无思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的道德人生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是文化的也是哲学的,是古典的也是近现代的,具有个体与社会相融生的群己二维主线,哲学致思的文化路径以及阳刚乾动、奋往前行的价值内核等特质。梁漱溟的道德人生启示我们,当前我国的道德建设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加以思考:道德的实效性及其哲学维度的理论自洽;儒家道德思想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个体道德困境自我突破所应具备的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无视个体主体性是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教育突出地表现为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其典型表现为没有能够将有争议的问题、尖锐的社会矛盾、敏感的价值问题以及教师个人真实的想法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标识这样一个方向:即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道德教育应以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确立为目标,拒斥强制、灌输和惩罚,实现向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转向,使道德教育,进而使整个教育获得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品性与意蕴  相似文献   

8.
杨启华 《教育探索》2008,(12):98-100
从德育所具有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角度分析,道德灌输既有合理性,也存在不合理性。道德教育中的灌输与反灌输处于不断协调之中。为兼顾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避免灌输与反灌输之间的争端,应该力求做到道德教育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道德教育的适应与超越目标的统一。道德教育的个体性功能更为根本。道德灌输只有在不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道德内化的主客观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内化的涵义是指社会道德由外部的教育、灌输、示范和引导,通过个体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品质,实现向主体自觉的道德行为实践升华的过程.实现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要有人民性和可接受性;社会道德教育方法要有科学性;社会道德的传输者和教育者要有良好的人格示范;社会应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风气对人的行为以规制、约束和习染.实现道德内化的内在条件主要包括: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和自组织能力的升华;道德主体的道德移情能力的形成;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能力的强化;内化向外化的再转换等.  相似文献   

10.
学校德育的重点应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结论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上来。而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道德教育方式上进行转变,即从灌输到引导的转向;从凸显教育者权威到关注个体价值和尊严的转向;从受教个体的被动应对到积极参与的转向。  相似文献   

11.
道德内化是指通过教育、灌输、示范、引导等方式,将外部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等转化为个体道德认知、道德信仰和道德自觉的过程。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地位、作用等本质力量。道德内化与人的主体性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实现道德内化目标。因此,应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深入分析其对道德内化的重要作用,探究以人主体性促进道德内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主的研究一直颇受国内的重视,人们意识到道德的形成并非是道德灌输的力量所能够塑造的,而是靠个体的道德自主建构。从理论和实践看,道德选择能力培养、道德体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实践教育等成为重要的研究潮流和实践内容。如何加强这些内容教育,也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但这些研究和实践仍然存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道德教育本体认识的偏差,道德教育简约为道德行为规范的植入与接受及行为训练,遮蔽了道德规范所依赖的价值取向及其合理性论证,当前的道德教育没有实现其工具功能和本体功能,陷入无效的困境。其根源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道德教育走出困境需改变思维方式,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道德教育。实践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的生存,因而要求道德教育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取代"德目"的灌输。培养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的策略是:教学生以公正作为道德判断的原则、用" 1示范法"引起学生的道德冲突、奉行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公正团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习俗作为世代沿袭逐渐积累起来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反映了某一群体共同拥有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习俗与道德具有同源性,它具有天然的道德特性,与儿童道德成长有着密切联系。习俗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断通过伦理道德精神熏陶、群体情感浸润以及行为规范约束,促进个体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丰润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同时,人们也要认识到,习俗不同于道德,良俗才具有育人价值。学校需要引导儿童对习俗进行理性审思,辨风正俗,充分挖掘习俗性道德资源,依托日常教学与开发特色习俗课程,围绕传统文化开展习俗德育活动,引导儿童广泛参与社会习俗活动,构建习俗育人体系来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不仅是社会调控的特殊方式,而且还是个人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只有在充分发挥道德对个体自我完善与发展作用的前提下,把道德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内在地统一起来,才能为道德接受找到可靠的人性基础和自觉的道德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杨芳 《考试周刊》2010,(18):28-29
终身道德学习是个体在其人生历程中,通过不断内化社会价值和建构个体品德,从而终身不断地追求其道德人格完善的学习历程,是一种现代道德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维。终身道德学习为我们重新审视教师角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即教师应从道德教育的权威者转变为终身道德学习的平等对话者:从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终身道德学习的组织引导者;从道德理论的灌输者转变为终身道德学习的方法给予者。  相似文献   

17.
从发生学的视域看,传统的以权威主义伦理为基础的知性道德教育忽略了道德活动的情境性、在场性与变化性,使得本该生动活泼的学校道德教育沦为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与道德灌输,而道德情景的缺失很容易导致个体的道德自我被对道德规范的服从所取代。本文试图对如何有效地在学校中创设道德情景以及理智地认识道德情景创设的教育意义进行些微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伦理学视域下,我们必须对道德灌输进行历史性、理论性、实践性思考,从而正确回答道德灌输"是否可为"以及应当"如何而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道德问题的研究,旨在揭示道德的本质,激励人们崇尚道德,抑恶扬善,在充满挑战困惑的社会环境中,和谐全面地发展和完善自己。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日渐突出,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学生之内外道德动力形成的规律,不断增强学生个体的道德动力,培养具有自律精神的道德个体,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道德灌输     
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是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其中确实包含了许多合理的因素,但相对主义的价值基础却又把其推向极端。我们所检讨的灌输是教条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灌输方式,更与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是有原则区别的。道德灌输要坚持适度知识灌输与道德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