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给风沙二相流风洞提供在空气中分布均匀且体积流量可控的固相颗粒,设计了气固二相流固相颗粒播撒装置,并数值模拟了开关开度与固相颗粒流量变化关系。同时数值模拟了气固二相流固相颗粒在播撒装置中的变化情况,气固二相流固相颗粒被送出气固二相流固相颗粒播撒装置后固相颗粒的布情况。结果显示,固相颗粒流出过程随着送沙开关打开呈近似稳定的线性变化,固相颗粒在被送出气固二相流固相颗粒播撒装置后粒子在气流中分散均匀。气固二相流固相颗粒播撒装置送出的固相颗粒分散较好、流场稳定、固相颗粒浓度可控,可以作为风沙二相流风洞实验装置的固相颗粒播撒设备。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实验仪器固然经典,但在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常见问题,有必要对储气瓶的使用、氯水制取装置及常温下固液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进行改进,以使实验操作更简单、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有关气体制取和性质验证的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有两套,分别是"固固反应,反应需加热"类型和"固液反应,反应不需加热"类型。气体的性质验证实验,由于独立、不连续,并且整个综合实验所用的仪器多,因此更适合在讲台上操作,不便于课堂巡回展示,这样对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来说,实验的能见度很低,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  相似文献   

4.
油气管道内的复杂气液两相流动和管道泄漏预测控制是油气储运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加深学生对专业流体力学和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气液两相流实验环道基础上,设计了包括大起伏管段、地下以及水下等多场景的油气管道泄漏实验装置,并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工艺流程、设备和特点。通过装置性能和实验分析,该实验装置具有非常好的实验教学预期效果。结合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设计了多个实验教学项目。该综合实验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在油气两相输送、管道泄漏过程与影响方面的知识储备,培养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及泄漏检测技术方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探讨一种固液反应器山东单县一中(273737)江福林在化学实验中,凡用固液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最常用的装置是启普发生器。但启普发生器有着这样几点不足:1.不能对其加热。2.反应时需液体量大。3.更换废液麻烦。4.不易控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针对这...  相似文献   

6.
<正>一、创新实验目的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取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应用中,教材中选用的装置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个装置在制取气体时简单易行,但是缺点明显:反应不能随时发生,也不能随时停止,只要稀盐酸溶液加入到试管或锥形瓶内,反应就不能被控制,一直要到反应完为止,固液不能分离。  相似文献   

7.
1 实验目的  使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有毒物质H2S和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装置图2 实验用品  铁架台、万能夹、单孔橡皮塞、药匙、玻璃管、自制弯滴管、Na2S(固)、Na2SO3(固)、NaOH溶液、浓H2SO4。3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4 实验操作41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向玻璃管A端放入少量Na2S晶体,B端放入Na2SO3晶体。42 分别将两端滴管中的硫酸挤压入琉璃管内,A端反应生成H2S气体,B端反应生成SO2气体,过一会,两种气体相反应,使玻璃管内壁上附着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8.
一二、隆熊知级绷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装置应考虑的因素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粤LI以l体和固体反应体和液体反应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体体气气的的大小气气空空比比度度密密法法气气川们﹄引上下向向收集装置排空气法{排水法(不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2.气体的制备装置初中阶段,气体的制备装置主要有“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两种.对于具有多种典型装置的制气类型(如固、液常温型),同学们要善于找出各种装置的优缺点.装置类型{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百业业参肚昌典型装·…黔1颤丛藤3.气体的收集装置气体收集方法主…  相似文献   

9.
针对科氏质量流量计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着重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和指标,以及重要部件的选型。实践表明,该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完善、测试准确可靠,可以用来模拟气液两相流。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制的固液反应装置、双嘴抽滤瓶等实验器材,对初中课本中氧气、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检验实验装置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和实践探究。实践表明,设计的一体化装置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体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该装置制作成本低、功能多、应用广、安全简便,还解决了环保问题,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等。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占很大比例,起着主导作用。我认为在教学中还应该把实验设计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就如何正确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谈点粗浅看法。一、指导学生首先练好基本功教师要重视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让学生上讲台的操作表演和分组实验来逐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如要求学生设计制备某种气体时,要学生对常用的简单制备气体的装置就应比较熟悉,并对反应物是固+固、固+液、液+液的反应是否需加热为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根据设计要求来选…  相似文献   

12.
气液两相流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进原有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研制了一套基于PC机的,由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A/D转换板,计算机组成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并编制了气液两相流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从而充实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做CO还原CuO实验通常是将CO储存在储气装置中使用或用分液漏斗向装有浓硫酸的蒸馏烧瓶中滴加甲酸产生CO,再将CO通过导气管导入还原反应管,还原反应管两端用胶塞连接进气管、出气管,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后,尾气用气球收集.实验中,我们发现该实验受到中学有无储气装置的限制,制取CO并试验其还原性的整套装置复杂,还原反应管两端常由于错位(装置不在一个平面或还原反应管不水平)而漏气,致使实验失败,而CO无色、无味、剧毒,因此,一些老师不太愿意做该演示实验.另一方面:由于该实验不是均相反应,CO气体与CuO固体反应很难得到具有金属光泽的铜,通常观察到的是红色粉末,实验结果不具有说服力.笔者向该红色粉末中加入氨水,静置后上层溶液呈深蓝色,发生了如下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拓视野 ,使广大中学生对高分子化学引起关注和兴趣 ,介绍一个关于高分子反应的实验 ,可供学生课外活动选用。界面缩聚法制备尼龙——— 61 0界面缩聚是一种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液相界面处进行的缩聚反应。例如水相含二胺 ,有机相含酰氯 ,见图 1 ,在室温下即可进行聚酰胺化反应。反应物扩散到界面 ,在界面发生聚合 ,聚合物沉淀析出。界面缩聚可分为搅拌和不搅拌两种 ,通过搅拌可撕破聚合物薄膜 ,帮助传质 ,可得高的产率。如不搅拌 ,可将薄膜连续拉出。由于反应速率快 ,反应温度较低 ,对单体纯度和当量比的要求不严等优点 ,界面缩聚已成功…  相似文献   

15.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固相反应的典型代表之一,该实验因成功率低而被广泛讨论,如反应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研和程度、反应温度甚至试管大小都影响该实验的效果[1].狭义地讲,固相反应(Solid state reaction)是固体与固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固体产物的过程,如燃烧石灰石、氯酸钾分解等.本文从狭义的概念来讨论固相反应.  相似文献   

16.
我们认为,本实验的关键是:(1)充足的二氧化硫气体发生装置;(2)三氧化硫的反应装置要绝对干燥;(3)反应的温度控制好。 1> 实验装置 要有充足的二氧化硫气体发生,反应器要有较大的底面积。我们选用φ=20cm的三角烧瓶。先把粉末状亚硫酸钠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几段玻璃搅拌子,用少量水湿润亚硫酸钠粉末,发生气体时浓硫酸由滴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遇水放热,使反应快速进行,不断摇动三角烧瓶,并及时滴加浓硫酸,可使二氧化硫气体连续发生。注意:亚硫酸钠中水不能多加,因为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1体积水能溶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有“动力”的情况下,水也可以往高处流。水往高处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是常见的现象,其原理是气压差使液体流动。下面略举几例说明这一原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启普发生器是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发生装置之一,其优点是可以随时关闭和开启实验。如图1,以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例,反应开始后,当关闭活塞a时,反应还继续进行产生氢气,使葫芦状容器内的气压不断增大,致使葫芦状容器内的液面下降,球形漏斗中的液面上升,从而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当打开活…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用于蒸馏和化学反应的烧瓶类玻璃仪器 ,有园底烧瓶、两颈瓶、三颈瓶等 .其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为防止暴沸需加沸石 ,如反应需要搅拌 ,还必须安装搅拌装置 .加入沸石和搅拌密封 ,不但麻烦而且又容易引进杂质 .特别是对于微量、半微量试验 ,这一点尤其不能忽视 .本文介绍的这种新型反应蒸馏装置 ,不仅不易暴沸且具有自搅拌作用 ,无需另外安装搅拌装置和加沸石 ,就可以使反应和蒸馏比较容易地进行 .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LaFe11.6Si1.4合金的相和组织结构,并探究其相变机理.铸态LaFe11.6Si1.4合金在高温热处理时经历包析反应和包晶反应.在低于1423K左右时,铸态LaFe11.6Si1.4合金发生Fe(Si)+LaFeSi→1∶13固固包析反应;在1423~1593K,发生Fe(Si)+LaFeSi→1∶13固液包晶反应;在1593~1739K,已形成的1∶13相熔化,合金处于固相Fe和液相两相区.基于相变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因素,铸态合金在1523K附近具有最大的包晶反应驱动力,LaFe11.6Si1.4合金热处理5小时后,合金1∶13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催化剂制备剂及活性检测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及科研实验,设计、加工并组装了由加热部分、精密控温部分和反应装置组成的小型管式反应装置,普适于实验室各种温度条件下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尤其适用于气固相体系,并可实现连续操作。以醉脱水成烯反应为例进行了使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能准确控制反应体系温度;高低温状态下性能均比较稳定,且控温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