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流动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克  冯帮 《河北教育》2008,(3):18-19
心理健康问题是流动儿童当前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据北京师范大学~项对415名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和230名北京公立学校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问题检出率为58.3%,而同期调查的公立学校初中生的检出率为26%。调查还表明,  相似文献   

2.
打工子弟学校班级气氛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打工子弟学校班级气氛的特点,并与城市公立学校和农村公立学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对于五年级男生,城市公立学校班级气氛总分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和农村公立学校,后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对于五年级女生,三类学校班级气氛不存在显著差异;(2)对于六年级学生,城市公立学校班级气氛总分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和农村学校,后两者没有显著差异;(3)打工子弟学校的班级气氛总分和内聚力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因素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五年级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六年级性别差异不显著;男生六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二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种瓜的得瓜呀种豆的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老歌,但让我想起这首歌的,却是有些严酷的现实:《法制晚报》4月12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5位学者对北京415名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和230名公立学校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打工子弟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  相似文献   

4.
打工子弟学校班级气氛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打工子弟学校班级气氛的特点,并与城市公立学校和农村公立学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对于五年级男生,城市公立学校班级气氛总分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和农村公立学校,后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对于五年级女生,三类学校班级气氛不存在显著差异;(2)对于六年级学生,城市公立学校班级气氖总分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和农村学校,后两者没有显著差异;(3)打工子弟学校的班级气氛总分和内聚力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因素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五年级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六年级性别差异不显著;男生六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2)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4)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考试焦虑、异性交往存在显著差异;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03名流动儿童为对象考察了其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流动时间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歧视知觉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显著低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小学生显著低于初中生;(2)在社会支持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小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3)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对二者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流动时间对二者关系起调节作用,即对于流动时间达3.5-10.5年的儿童,歧视知觉对自尊的负向预测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宁夏274名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和300名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寄宿制学校初中生总体心理问题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初中生,其各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也高于后者.(2)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年级差异,而非寄宿制学生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初一好于初二和初三,两类学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年级.结论: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寄宿制学校,且主要表现在初一年级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流动性、教师对流动儿童的关心程度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小学高年级,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优于打工子弟学校;初一年级,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差于打工子弟学校;俩类学校初二年级师生关系没有显著的校际差异。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可分为疏远平淡型、亲密和谐型和紧密矛盾型三种类型,其分布比例分别为37.0%、38.1%和22.0%。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559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了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小学阶段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幸福感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而在初中阶段两类儿童幸福感无显著差异。(2)相比于打工子弟学校,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有较少的歧视知觉;女生歧视知觉显著低于男生;小学阶段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显著低于初中阶段。(3)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幸福感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学校类型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对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体系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师生闻融洽、和睦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学生心智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国子监既是清王朝主管教育的行政机构,也是培养科举人才的最高学府。作为教学机构,国子监所招收的学生以贡生和监生为主体,二者统称为"国子监生"。清代国子监的监生和贡生既具有地方官学中生员的属性,可以参加乡试;又有不同于生员的权利,能够通过廷试等方式获取官职。不过,清代的监生和贡生并不完全相同,二者在入学资格、入监后待遇及仕途前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表明,贡生的政治地位高于监生,入仕后所获取的官职和升迁速度也非监生所能企及。  相似文献   

13.
后进生和优等生是班级中学生的两头,他们分别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留心和解决这些问题,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在校学习和未来成长。同样,大部分同学属于班级的“中问派”,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个性特征,因此促进中间力量的增长对于班级的稳定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及管理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具有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以探求学生社团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国内学界,尤其是教育界热门话题之一。随之,蒙语授课大学生素质教育也提到了议事日程。由于对素质、素质教育概念界定的不一或不确切,包括蒙古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从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入手,对包括蒙语授课大学生在内的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时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1.在成就动机等基本非智力因素水平上,背景生与优秀生均有显著差异;在成就动机、焦虑水平、好胜心和非智力因素总体水平上,背景生与问题生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上无显著差异。2.初中背景生在焦虑水平上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比女生更焦虑),在其他非智力因素上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学生社团与大学生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社团在对大学生思想品质上的潜移默化、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以及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社团在自身组织建设和有效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将社团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育人工作中,切实加强社团建设,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着力点发展建设学生社团。  相似文献   

18.
The older clients of the British highereducation system are both extremely numerousand extremely diverse. In this paper we drawupon the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ofgraduates to show how this diversity in termsof age and mode of study, and by implication interms of motivation, gender and subject ofstudy, directly impacts upon the types ofoutcome measurements that are appropriate andupon the levels of outcome that a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9.
以社交状况为着眼点对贫困生和普通学生做一比较,发现贫困生在社交过程中缺乏自信,能力不足,但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此方面研究能为高校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SCL-90量表对276名聋人大学生的研究表明: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大一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大二、大三聋人大学生;来自农村的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聋人大学生;特殊高等院校应重视和加强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