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物质化水平的提高,“花钱买健康”如今已成时尚,一个“进补”的热潮悄然流行:补钙、补锌、补铁;补肾、补脑、补血……有的跟着“广告”走,“广告”说哈他补哈:有的跟着感觉走,自己觉得缺哈就补哈。乱补的结果,非但没补出好身体,还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三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批评发展“跟着感觉走”的稿子,刊登在市场报上。基本意思是,跟着感觉走,有可能因“感觉”的错误把发展引人歧道。今天,重温这篇稿子,感到自己当时的心态过于天真。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能做到“跟着感觉走”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跟着感觉走,至少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着自己的心绪走,跟着自己的主见走,这还颇有些独创性,颇有一些主观能动性,比起那些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踩着别人的马蹄印子赶大车,比起那“依样画葫芦”,比起那“你有我有大家有”,“跟着感觉走”难道不是一个进步吗?现在,编制“十·…  相似文献   

3.
“跟着感觉走……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心情就像风一样自由”小学生常常是天真大于理智的,跟着感觉走,用来形容小学生的表现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所以,在课堂上,你问他们“对不对?”他们常会异口同声地说“对”“好不好呀”“好”,我们常常半开玩笑地说:“唉,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啊!”你要说这些孩子有口无心,也不尽然,揭开天真的帘儿,我们会欣喜地发现感觉常卧在真理的娘怀里.请看一个案例,你说不准就会与笔者有同感了.  相似文献   

4.
赵华 《中国培训》2008,(5):31-31,33
“跟着感觉走”这首老歌,曾让多少青春少年、妙龄女孩们边歌、边舞,似乎找到了潇洒快乐、魅力四射的感觉。然而,在我们现实中的职场经历却让人警醒:“感觉”并非一如歌词描绘得那么轻松自如,如果一味地跟着“感觉走”,甚至让感觉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与事业,最终不仅会使自己与时代落伍,到头来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相似文献   

5.
一曲“跟着感觉走”曾风靡全国——“跟着感觉走,让他带着我……”老师在课堂上带着怎样的感觉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有人说,上出“感觉”的课才是好课——这种“感觉”是激情四溢的喷发,是心有灵犀的感应,是超然物外的享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是幸福的,只  相似文献   

6.
<正>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 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它属认识的感性 阶段。在这次风波中,许多大学生“跟着 感觉走”,卷入学潮,很值得深思。对于 为什么上街游行的问题,有的同学回答: “大家都走上街头,不参加游行,别人说 ‘不爱国’怎么办?社会舆论不都同情支 持我们吗?”我认为,这就是一种“跟着 感觉走”的表现。的确,在学潮中绝大多 数学生的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学潮中能 真正清醒地把握自己,能独立分析问题的 又有多少呢?为什么个性极强,不轻易服 人的大学生会普遍产生一种“跟着感觉 走”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教学不能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尽管有感觉是很重要的;但我们的教学效果到底如何,则又需要时时跟着学生的感觉走。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点感觉,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这也许是我们教学成功的一种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河北自学考试》2011,(6):30-31
志愿填报关系到考生能否录取到理想高校,一直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重视。具体到填报志愿的误区,考生要认真对待,引以为戒。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从众追“热”、选报过高。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  相似文献   

9.
流行歌曲里唱道:“跟着感觉走!”男女老少都能哼上两句。但是,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若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就会碰上许多麻烦。下面的故  相似文献   

10.
技法二:“跟着感觉走” “跟着感觉走”即语感确认法。我们在学习运用语言的实践中,对于遣词规则、造句规则、调整语序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规则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感性知识,这就是语感。为快速辨析病句,就可以充分调动语感,在审读过程中,从感性上凭经验、凭印象找出句病。如果读起来顺畅自然,如行云流水,就可基本断定无语病;如果读起来别扭滞碍,如冰泉冷涩,就可大致确认可能有语病。当然,这必须建立在自己扎实准确地掌握语言运用规则的基础上。此法可用于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等各种语病。 示例2.(’99年全…  相似文献   

11.
朱宇 《江西教育》2009,(11):6-6
教学生态中的教学反思,有的失之于浅,空乏无物,只有对“现象”的笼统描述,缺少深入细致的描写与分析;有的“跟着感觉走”,局限于个人经验,甚至表现为偏执,没有对结论的实证性做出考证与衡量;有的纸上谈兵,敷衍了事,把教学反思当成应付常规检查的派生物,反思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研究的行为,没有策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据说北京又在流行新的“八大怪”:“饭店看好山野菜,窝头比馒头惹人爱,公汽比小公共开得快……”笔者再狗尾续貂一句:“热炒糊涂怪中怪”。君不见,在歌厅和KTV包间里,被歌者频频点唱的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跟着感觉走,紧拉着梦的手”。有的领导干部把清代郑板桥的“难得糊”条幅挂在居室的显赫之处,当成了座右铭;在北京市的通衢大道旁,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糊涂宾馆”、“糊涂酒楼”;在宴宾豪饮推杯换盏中,“小糊涂仙酒”更是备受青睐……如果仅仅是在歌厅里、酒桌上说唱几句“糊涂”,附庸风雅,…  相似文献   

13.
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跟着感觉走”的“感觉”,属于直觉体验的心理过程。这种直觉的体验,致命的缺陷是理智不足,甚至排斥理智,造成认识的偏狭和决策的错误。班主任工作中切忌“跟着感觉走”。下面举若干现象以明之。一、晕轮效应。由于某一方面的突出,而妨碍对人的全面了解,即以局部代替整体的思维现象,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如某学生学习成绩好,班主任就由此认为该生各方面都好;某学生学习成绩差,班主任就由此认为该生各方面都差。这种“跟  相似文献   

14.
1.观察、联想在解题中的作用 观察、联想是寻求解题途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学解题中由观察激发联想通常有以下方式: 1.1 由结构式的特点观察引发联想 数学问题中的条件有的是明给的,但有些是隐蔽的,这就需要在观察中去挖掘。对结构式特点的观察越细密、严谨就能唤起已“存储”的知识信息参与联想而“跟着感觉走”,在“走”的途中随时注意“捕捉”新“信息”再观察往往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1 若x、y都是实数,并且满足: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为什么许多教师上了几十年的课、听了几十年的课,仍然是身在其间,心在其外,神在其表?无疑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切都跟着感觉走,跟着习惯走,跟着陈陈相因、代代相袭的套路走。没有理性的思考,没有深入的理论探索,我们对于教育教学的环节与细节就习惯于“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6.
How time flies!我已奋斗到十一点了。这该死的书,该死的题。我诅咒着,以书遮面,欲哭无泪。“上帝呀!我没做错事呀!你没道理折磨我!”唉——“一个苹果从十米高的树上无初速下落,假设……”我下定决心,第n次读了题。见鬼,我遵照老师的指导,深刻分析了隐含条件,居然还是摸不着头脑。跟着感觉走吧!可是,感觉也逃得无影无踪,瞌睡虫倒不知从何处溜了出来。“学则光荣,睡则可耻。”我狠狠地掐着自己的大腿,离悬梁刺股的境界也不远了吧。忽然,又个声音蹦出脑际:“唉,如我者,但睡无妨。”便伏案睡去。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一方面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校长的个体伴随着学校这个集体的成长而成长,而且校长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管理风格也造就了学校的特色和风格。校长克服以往“跟着文件走,跟着经验走,跟着感觉走”的行为模式,学会用“理性思维”去处理千差万别的管理问题,这是校长成熟的标志,也是学校步入科学管理轨道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一名“理性”的校长,他必须具备较高的统筹能力。要努力在师生员工中建立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制定学校发展的近、中、远…  相似文献   

18.
张水林 《陕西教育》2008,(11):49-49
一、提问是不是探究 有的教师在课堂中频繁提问,但所提的问题要么没有层次性和逻辑性,要么没有思考性和启发性,或者是跟着感觉走,漫无边际,似是而非,随意性很大,这样的提问怎么能叫“探究”?关于提问,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磊 《高中生》2012,(34):12
一袭黑衣,亮丽高音,苏芮以"刚性"面目在当年一派乡愁、情歌萦绕的台湾乐坛异军突起,以至于许多年后,歌迷印象中的苏芮,仍然是倔强的典型。广告歌成就"24小时全天候歌手""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苏芮说,唱这首歌时,自己的心情就如歌中一样,是轻松而愉快的。多年后她向记者形容":我永远不会忘记录这首歌时的那个画面。那天阳光非常好,我一大早就走进录  相似文献   

20.
“园长,今天我有很重要的事,想请一天的假。”“好吧,办完事早点回来”按照平常的惯例,家里有事,我只和园长请假,然后和班里老师打声招呼就走了。在走之前高高小朋友看着我,他的眼神,我有点读不懂,可是我急于要走,只是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说了声“再见”。第二天,我回到了幼儿园,孩子们像很久没有见到我一样过来把我围住。有的孩子说“老师,想死我们了”;有的孩子说“纪老师,你想我们了没有”;有的孩子问“纪老师你去哪里了”……这一刻的我感觉自己像明星一样,幸福极了,没想到孩子这么关心我。这时,我又发现高高站在一边,我突然想起了他那个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