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安徽绩溪县中屯人。她16岁嫁给当时已48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三年后胡适出世。六年后,也就是在胡适母亲23岁时,胡适的父亲不幸去世。年纪轻轻就丧了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最大的不幸!而当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她守寡23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所以胡适的母亲是一个特别家庭特殊时期的特别的母亲,要抚养自己的儿子,又要支撑整个家庭,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事情令人难忘,其中有一些事情中的某些瞬间,还会让我们感到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比如,胡适这样回忆母亲教育自己的情形: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相似文献   

3.
胡适14岁时就与同乡姑娘江冬秀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算命先生的瞎凑之下订下姻缘。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人较矮,又是小脚,识字不多,相貌平平。胡适留学时曾有一小诗:“病中得她书,小满八行字,全无要紧话,颇使我喜欢。”胡适的母亲,因儿子离家有年,深恐他违约另娶,常惴惴不安。江冬秀更是忧心忡忡,度日如年,终于抑郁成疾,卧床不起,直到胡适回国后探视她并答应病愈结婚,才如释重负。  相似文献   

4.
小池 《初中生》2008,(8):14-16
胡适的母亲名叫冯顺弟.她嫁给胡适的父亲胡传时刚满16岁.婚后的第二年,胡传便把冯顺弟接到上海同住.第三年冬天,他们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胡适.他也是胡传最小的儿子.  相似文献   

5.
胡适先生是现代著名大学者,在文学、哲学、考据学、伦理学、史学、教育学、红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曾经获得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名学者毛子水先生说他:"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成就如此大家,除了胡适本人的努力奋斗以外,还要归功于他母亲给他的良好教育.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校本资源挖掘教材 阅读文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讲透文本和教参上的内容那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身边的校本资源,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精选网络资源.比如胡适《我的母亲》这篇课文,胡适所讲的母亲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母亲,许多同学不能理解胡适母亲的伟大之处,不能理解胡适对母亲的深情.我要求同学在课前搜集胡适的资料,包括胡适的作品、格言、生活背景以及别人对胡适的评价等等,课上同学们通过讨论了解胡适其人,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本文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正>谈到家庭教育,胡适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竞业旬报》上写过一篇《论家庭教育》,其中说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亲,而是母亲,所以说,我们现在要改进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开办女学堂。"可见,胡适认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胡适能有这样的想法源自于胡适有一位善良、尽职尽责的好母亲冯顺弟。读过《我的母亲》一文的人都知道,在这篇文章中,胡适对我的母亲冯顺弟是充满着浓浓的感激与怀念  相似文献   

8.
<正>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校本资源挖掘教材阅读文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讲透文本和教参上的内容那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身边的校本资源,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精选网络资源。比如胡适《我的母亲》这篇课文,胡适所讲的母亲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母亲,许多同学不能理解胡适母亲的伟大之处,不能理解胡适对母亲的深情。我要求同学在课前搜集胡适的资料,包括胡适的作品、格言、生活背景以  相似文献   

9.
作家是生活的发现者,他们以文学的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生活之窗.正是作家独到的发现,使读者知道了许多习焉不察的人与故事.那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物,那些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到了作家的笔下都变得让人难忘,令人深思.读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便有被叩心扉的颤动与感触. 纵观胡适先生一生,无论政治地位还是文学影响力,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坛上都可算举足轻重.能取得如此卓越辉煌的成就,除个人努力勤勉之外,我想其母对他的教诲亦是功不可没、无人可代的,正如胡适先生文中所言:"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先生虽与母亲朝夕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母亲对其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并且让他受益一生.  相似文献   

10.
一外婆去世的时候,她十六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欲绝。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晚接送。她和外婆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她爱外婆,也爱母亲,很难分清爱谁更多一些。所以,外婆走了,她那般难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是一位毕生为自由与尊严而战的斗士。然而,他在终身大事上,却选择服从母亲的包办,迎娶了从未谋面的新娘。这桩婚姻被列为“民国七大怪事”之一。胡适曾在自述中说:“我少小离家求学,一直未能陪伴母亲身边。母亲给了我深恩,  相似文献   

12.
苏雪林是现代一位奇异的女作家、教授和学者,也是一位活了一百多岁的长寿老人。胡适仅给她教了一年书,但她一生对胡适特别崇敬,逾到晚年“老而弥笃”。在胡适死后,谁要对胡适说声“不”,她就会站出来捍卫胡适的。  相似文献   

13.
胡适在众多亲戚中与胡近仁关系最为密切。胡近仁虽为族叔,其实只长胡适四岁,是胡适在九年家乡教育期间读书写诗的引路人。胡适在上海求学及留学三年期间,胡近仁是他母亲家信的解读人兼代撰人。胡适回国后以博士身份在北大任教,两人信函  相似文献   

14.
海宁 《小读者》2010,(7):7-9
一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欲绝。 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所以她和外婆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  相似文献   

15.
<正>胡适的父亲胡铁花中过秀才,做过知州,与邵作舟、程秉钊号称"晚清绩溪三奇士",但在胡适三岁多时就因病去世。他认为胡适天资聪颖,留给妻子的遗嘱中,一定要儿子读书上进。胡铁花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但胡适的母亲仍想尽办法也要胡适读书。进蒙馆读书时,由于胡适太小,都是由大同学抱着上下凳子。由于在进学堂前,他父母就教他认识了1000多个字,所  相似文献   

16.
多数人认为胡适的早期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应该称赞、效仿他的母亲冯顺弟的教育方法。但细读胡适《我的母亲》一文后,我觉得胡适早期的家庭教育是单调、有缺憾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多数人认为胡适的早期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应该称赞、效仿他的母亲冯顺弟的教育方法。但细读胡适《我的母亲》一文后,我觉得胡适早期的家庭教育是单调、有缺憾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转眼,母亲都60岁了。在母亲生日那天送给她一部手机,手机一买回来,就帮母亲把一些急救电话的号码输入了,并告诉她短信如何接发,然后把说明书交给母亲,让她自己琢磨去了。几天后,母亲打来电话,说还是不太会用手机,说明书的字太小了,看着费劲儿,尤其是接发短信一直  相似文献   

19.
歆歆 《阅读与鉴赏》2009,(10):29-29
徐文淑是不幸的,因为她嫁给了张恨水;张幼仪也是不幸的,因为她嫁给了徐志摩;江冬秀也不幸,虽然她以河东狮吼的方式制服了胡适,胡适怕她却并不爱她,她也不见得幸福。  相似文献   

20.
小雨 《中华家教》2011,(4):38-39
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都会想把爱全部交给孩子。爱往下走,为了自己的最爱的女儿,她辜负了最爱自己的母亲。一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欲绝。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照顾她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