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狂人日记》作为一十小说车.虽呈现为一种心理小说形态.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故事。相反.《狂人日记》中涉及的故事恰恰不止一个.它实际上讲进了众多真实的和虚幻的吃人故事。《狂人日记》就是由这些故事汇编而成的“吃人”话语,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一“吃人”话语成了狂人患迫害狂的主要病态心理特  相似文献   

2.
果戈理《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波普里希钦是俄国文学中一个著名的"小人物"形象。鲁迅笔下的狂人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揭露了沙俄等级制度的不公,表明了作家鲜明的人道主义。鲁迅的《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表达了作家的立人思想。从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小说主题的深度以及小说情感的表达力度上来看,鲁迅的《狂人日记》比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有更深广忧愤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文章对作品中关于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指出封建礼教“吃人”所依赖的三种基本形式:封建官僚机构、封建家族制度、封建伦理道德,深入剖析“吃人者”与“被吃人”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从而增强读者对《狂人日记》深刻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狂人日记)作为一个小说文本,虽呈现为一种心理小说形态,可这井不意味着没有故事。相反,《狂人日记》中涉及的故事恰恰不止一个.它实际上讲述了众多真实的和虚幻的吃人故事。《狂人日记》就是由这些故事汇编而成的“吃人”话语.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一“吃人”话语成了狂人患迫害狂的主要病态心理特征;同时,“吃人”话语也在狂人的不断重复中变“幻”成真.从而引发了堂·吉河德式的反抗斗志。和堂·吉河德面对风车、酒桶时的勇猛一样.狂人也立志要劝转那些他随想中要吃人的人.其言行是可笑的、滑稽的,但同时也是令人深思的。虽其…  相似文献   

5.
谈祥林嫂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用“吃人”二字深刻地概括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放的本质;他的另一篇著名小说《祝福》,则用具体的形象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下,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吃”掉的活生生的现实。《狂人日记》提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祝福》发出了救救祥林嫂的呼喊。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完全是一个被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摧残致死的妇女形象,她在遭受封建社会各种势力的迫害时,表现得十分愚昧和麻木。读了《狂人日记》,再去读《祝福》,就会发现这两篇小说的创作意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是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的惊雷狂飙。《狂人日记》中塑造了一个反封建的斗士,一个狂人的典型。他是受着吃人的封建礼教摧残折磨的“被迫害狂”。但他即使在  相似文献   

7.
最早评论鲁迅小说的人●王廉官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四卷五号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1919年11月吴虞在《新青年》六卷六号上发表了一篇《吃人与礼教》的文章,最先对鲁迅小说进行评价,吴虞也就...  相似文献   

8.
<正> 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四卷五号,发表了周树人署名鲁迅的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使中国现代文学迎来了小说的诞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坛上,《狂人日记》的堕地之声是惊天动地的,震撼人心的,有如惊蛰的春雷令人欣喜的。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可谓是鲁迅的创作目的,是《狂人日记》堕地有声的坚实基础。因为围绕这个创作目的,鲁迅把自己的主张及《狂人日记》所要表现的主题直接写在了作品里。”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破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这里鲁迅无疑是在暴露“食人民族”“吃人”的现实,而同时还要惊醒那些由于长期黑暗统治而精神麻木了的人们,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破这厨房”,创造一个“容不得吃人的人”的“将来”,去创造一个新时代。“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否,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相似文献   

9.
《狂人日记》长期以来被定论为揭露礼教吃人,但从鲁迅的一贯思想和小说发表时鲁迅的自述可以断定,其原初的核心的动机是表现人吃人,是揭露存在于中国的食人蛮性,它通过对被吃的恐惧感传达出鲁迅对民族摆脱野蛮状态的热望以及对人的肌体和生命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小说《长明灯》,是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揭露封建思想道德吃人本质的篇章。“疯子“是当时黑暗社会中的精神界之战士,他的叛逆思想和叛逆行为受到了来自封建势力和庸众群体的围剿与扼杀。小说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出精神界之战士对庸众宣战的彻底而坚决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1.
贵州的"佯僙人",经调查、识别后认定为毛南族。有史籍称"佯僙人"是"盘瓠后裔"。在田野调查中未见贵州毛南族有"盘瓠信仰"的遗存,但却存在"嗜食狗肉"的食俗。这其中关系很有探析之必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从具体的数据出发,表明我国已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总体达到的小康水平只是低水平的小康生活,还须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完全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尹季 《培训与研究》2006,23(10):10-13
中国现代家族题材小说的情节,围绕个人与家族(家庭)冲突展开,呈现出“吃人与被吃”、“叛逆与回归”、“反叛与割断”、“破坏与重建”等样式,揭示了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对个体的压制和扼杀,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中国民众独立与自由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汉魏六朝道教小说内容的发展演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神仙世界中仙人的形貌由异于常人到向常人的变化;二是世人的求仙道路经历了一个由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由服食耗资巨大的丹药到成本低廉的山间花草果实的发展过程;三是神仙与世人的交往,有两种情况,即仙人主动接近普通人和普通人的主动寻访仙人。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关于扶贫的人权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权的内涵与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密切相联的辩证关系。不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其他一切权利都难以实现。中国政府大规模的扶贫行动,无可争辩地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是中国人民最基本权利的最忠诚的维护者。"中国人民的扶贫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中国政府确保13亿人的生存和发展权,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朱永生先生的理论.连贯分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其中话题的连贯是内部条件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话题同一的角度分析《狂人日记》,得出的结论是:《狂人日记》虽然语言荒唐,思维跳跃性大,但全文紧紧围绕同一个话题——“吃人”,所以《狂人日记》是连贯语篇。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在灾荒之年,人们往往会以松柏为食充饥;而在传统医学文献中,松柏还有治病的功效。魏晋之际,道教迅速发展,贵族与平民分别在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些食松柏而成仙的故事,食用松柏成为道教修道成仙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执政为民与为人民服务思想之间的关系,“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一种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向全社会提倡的一种道德思想;“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对共产党党建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9.
对文革问题的众声喧语意味着“遗忘”已然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生存和生命活动的精神困境之一。《梦中山河——文革忏悔录》以自叙传的形式、深刻的罪的自责及忏悔和亲切的信仰体验表明了中国已经出现了真正的奥古斯丁式的关于文革题材的《忏悔录》。其精神探索的最高峰在于将整个文革的时代特征总结为两个字“玩人”。“玩人”是“吃人”的具体性和特定性的体现,是“吃人”的时代衍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为我党确立的宗旨,是服务国家与服务人民的一致性和爱国与爱民一致性的本质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与延伸,它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赋予了时代的特点,把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成为当代实践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