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它提供了多种信息获取和交流的方式,对于初中生学习语文字词来说,社交媒体不仅可以让学习过程更加有趣,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社交媒体可以作为语文字词学习的工具之一,学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搜索相关的解释和例句,以便更好地理解字词的含义和应用,社交媒体也可以为初中生提供字词学习的资源。文章将探讨学生如何运用社交媒体来学习初中语文字词,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交媒体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社交媒体教学以时效性强、互动性高、融合性好等优势快速渗透至当今外语教学领域。本文以高校法语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法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社交媒体背景下高校法语教学模式,为社交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社交媒体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喜欢和深入应用,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但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社交媒体沉迷现象。通过抽样调查获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渗透数据,利用SPSS软件工具,对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进行分析,获得"自控能力、情绪发泄、生活失轨"等3个沉迷因子,并将大学生社交自媒体使用综合指数与大学生自媒体进行逐步回归,得到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提出"多重的感官刺激加速自控弱化、便利的自主表达诱发情绪发泄、异化的人际交往导致正常脱轨"等影响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学院160名学生关于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和孤独感现状的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在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和孤独感上的差异,对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与孤独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使用手机应用最多的类型为社交类,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使用比较广泛,依赖的程度普遍较高;在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总分上,各项人口学因素均无明显差异,仅在依赖的个别维度上有差异;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总分及社交增益、强迫性、戒断性这三个维度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开启了新的商业化途径和模式,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本文在对杭州、义乌和温州等地区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的基础之上,对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高校、社会和政府等三个方面对微博等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改革关键期,青少年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也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在心理学、医学、体育学等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仅局限于原因分析、问题类型、理论性对策建议的倡导,未能将当前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没能较好地给出最适合青少年缓解社交焦虑障碍的恰当方法.因此,本文试图以青少年心理问题中的社交焦虑障碍问题为切入点,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在整理现有社会工作介入社交焦虑障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重点、介入目的、介入效果等方面,总结出较适合缓解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途径,以期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提供有效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如今,社交媒体在人际交流与沟通中广泛应用,因此对于中文学习者来说,如果想要培养自己的言语交际能力,那就离不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交媒体。文中从中文教学中使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出发,以相关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为依据,结合中文教学课堂的实际,针对社交媒体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象、应用课型和具体的应用途径等核心问题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群体是一个最容易也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中国网民中25%以上是学生,他们是社交媒体的主要应用人群,社交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社交媒体,通过质性研究与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寻社交媒体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在社交媒体新环境中逐步成为主流群体之一,社交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当前社会急需了解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研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使用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为主题,进一步分析社交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为如何避免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利于青少年自身成长、社会前进、知识创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校园欺凌现象迫切需要得到关注与改善.在社交媒体被青少年广泛和大量使用的新环境下,社交媒体也不可避免地渗入校园欺凌现象中,一方面,社交媒体可作为校园欺凌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是校园欺凌的实施工具.本文在分析社交媒体兴起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防治校园欺凌现象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湘南学院学报》2020,(3):53-56
社交媒体利用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信息新鲜等特点,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平台。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让受众得到一手资讯,并赋予受众互动的权利。探讨了社交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Web2.0时代,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交流、互动、分享的人性化元素。社交媒体带给网络用户更加新鲜的体验,更具创意的网络传播应用模式。社交媒体以其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连通性和社区化等特点成为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重要形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受到较大影响,报纸媒体应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以及提升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关"混合式英语学习"的理念开始流行起来。基于社交媒体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已经开始建立,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始实施和应用。本文主要讨论基于社交媒体的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综合课程、视听说课程、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在校的留学生产生了焦虑和恐慌情绪,同时,还出现生理、学习和社交等各方面的问题。基于此,疫情期间LH机构“Hand in Hand”留学生项目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S大学留学生线上防疫服务。通过留学生项目服务实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持续性地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催生出大量的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具有方便快捷、便宜免费、易于使用、传播力广、影响力大的特点,非常适用于作为信息收集、传播和讨论的工具。社交媒体给公共卫生带来深远影响,革新了公共卫生工作者的观念,使当今公共卫生工作逐渐走向便捷、低耗、实用、深刻、个性化、多功能。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公共卫生中社交媒体的使用现状、方式、不足与展望,希望能引导公共卫生中社交媒体的正确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介日新月异,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接收、表达方式,也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格局,亟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出改革和应对。本文立足社交媒体发展过程中世情、国情、党情、教情的深刻变化,总结归纳了社交媒体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有用、有趣、有益"三个原则,运用社交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处理好算法推荐与内容为王、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再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三对关系,并提出应用社交媒体从技术、内容、队伍、制度、保障五个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五个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很快被美国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协会注意到了,它们纷纷利用社交媒体来提升其组织的教育会议的影响力和效果。美国俄亥俄州教育厅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来提升教育会议的影响力,把新的教育政策和改革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引发全州教师讨论和参与,并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来评估教育会议传播效果、教师们的反馈情况,以及根据反馈确定怎样更好推进教育改革。推特是该州教育厅利用的社交媒体的  相似文献   

18.
不礼貌话语在社交媒体中屡见不鲜。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语料分析探究了2020年初大学生社交媒体中不礼貌语用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媒体中礼貌语用意识薄弱,男、女生社交媒体不礼貌语用意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是直接性不礼貌策略和积极不礼貌策略,直接性不礼貌策略在中、英文语料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学生社交媒体不礼貌话语具有生成多样性。本研究针对结论提出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16,(1):68-70
社交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上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其广泛性、实时性与交互性,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网络平台在为大学生搭建群体学习、交往对话平台的同时,其无中心、无政府的特点也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适宜生长繁衍的条件,包含腐朽思想和消极观点在内的大量信息日益庞杂,对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主体地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新时期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高校宣传工作亟待实现的几个转变,以期在高校宣传工作领域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新媒体语境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江苏省宿迁市四所高校学生的新型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进行了实际调查,进而客观描述了大学生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在使用新型社交媒体行为习惯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体四个方面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