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晓东  黄晓凤 《教育与经济》2021,37(5):39-48,88
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问题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从教育中介视角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的生成机制.基于Roemer的机会平等理论分析框架及分位数回归方法,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的相对比重约为17.57%,该比重存在较为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异质性,且机会不平等在收入分布中具有"左尾"偏向性;(2)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通过教育传导的比例约为12.24%,在女性群体中这一比例更高,接近所有传导渠道总和的1/4,通过教育渠道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左尾"偏向性;(3)在教育传导渠道中,教育数量和教育质量所占比重分别为71.60%和28.40%,且在较低收入群体中,教育质量因素所占比重相对更高.本文的政策含义如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以降低收入分配的机会不平等为目标导向,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在提高教育回报率的同时降低居民教育获得的机会不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2.
教育规模及教育机会公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份2000年的城镇居民入户调查的数据.探讨教育规模扩展及教育机会公平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规模的扩展对其收入分配具有较强的平等化效应,而教育机会分布的不公平对其收入分配则具有较强的不平等化效应。  相似文献   

3.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统计指标和分位数计量回归方法,对我国城镇不同群体的收入水平、收入差异、教育差异以及收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扩大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平等;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其收入差异的基尼系数越小;“弱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显著高于“强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与OECD主要成员国在公共财政收入、教育支出结构上的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并不大,而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例却相对偏低。要实现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需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我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充分开发财政性教育收入中的其他来源收入。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应该主要由国家投资,从而应是相对公平的教育。择校行为的出现说明我国义务教育权利分配是不公平的,这可以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原因;义务教育权利分配的不平等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反映,也是造成未来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将导致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扩大,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更可能是由极端的收入不平等所引起的。作为公共政策重要内容的公共支出,可能是导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受益相对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寻租理论的相关模型和经验证据显示,公共教育支出的不平等程度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特征,公共教育支出领域的分配不平等将降低长期经济增长率,并且还会强化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共享型社会将降低未来各期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并导致更高的收入增长率,而家长因素对子女在公共教育支出中的受益份额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考察高校扩招对各群体总体及不同层次群体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提升了各群体专科及本科教育参与比例,但并未减小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城镇群体仍占据一定优势地位;性别差异出现扭转,女性群体总体处于优势地位;在仅考虑群体差异问题时,中等层群体和东部地区群体在扩招后获益最多;在家庭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上,文化资本和政治资本均更易作用于本科教育上,且文化资本的作用更为明显.高校扩招过程中要保证相对的教育机会平等,政府应提高农村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优化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建构和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弥补低家庭资本群体的教育缺失;对弱势群体进行高等教育机会补偿和成本补偿.  相似文献   

8.
严学钧 《滁州学院学报》2010,12(1):14-16,29
依据于现代的公平原则,人们应当有发挥才能的同等机会,社会中那些令人向往的位置应当根据才德与表现分配。而能力的不平等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改变,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改变不平等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教育公平被视作机会平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当为平等的能力提供平等的进入机会。社会的发展已经把"前途平等"推向一个突出位置,"平等进入"在机会平等的推进中具有价值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出现不平等成为经济增长的副产品或不争事实.假定努力既定,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种"坏"的分配,是由"不合理因素"导致,包括二元经济、经济发展转型、政策制度等宏观层面因素和机会不平等、资强劳弱等微观层面因素.这些因素部分回答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原因,但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缺乏对资本收入、低收入阶层和穷人的研究,忽视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等.为此,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上必须结合我国特有国情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就是坚持所有人受教育与培训机会的平等,使每个人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受家庭出身、家庭境况、个人所处的阶层、地位的影响,消除社会偶然因素对人所受教育的影响。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公平是每个人获得平等的自由全面发展机会的基础,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化保障机制,教育公平的主旨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教育公平是收入和财富分配正义的基础。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教育公平是个人形成资质才能才干方面机会公平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主要是由资质才能决定的,因此,教育公平是收入和财富分配正义的基础。没有教育公平就不存在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分配正义的一种程序正义原则与设计。人们通过享受平等的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消除社会的偶然因素对人生的任意影响,让自然的偶然因素即个人通过遗传获得的自然资质与潜能在个人勤奋的条件下来决定人生前景,实现职务地位向资质才能开放,保证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国外研究认为教育扩展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我国随着教育不断扩展,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反而日益扩大。究其原因:教育扩展过程中教育分配不平等使教育带来的经济收益相差过大,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过度教育带来的就业难及已就业者收益率的下降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劳动力市场中的城乡二元分割和"关系网络"等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差距。因此,应该公平、理性地进行教育扩展并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教育扩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扩大就业、发展教育、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途径,实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平衡。  相似文献   

13.
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是中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政策中最具典型性的一项政策.它对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实施优惠招生和补偿教育,保障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虽然自1951年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制定以来,它的培养目标、具体实施方式如受益群体边界、招生标准等都有变化,但始终坚持平等取向和以少数民族为受益群体,并建立了独特的教育模式--民族预科教育.它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现状以及如何解决他们的困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一心一意搞建设,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从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着力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市场秩序,抑制垄断性经营收入和非法收入,开通多样化的捐钱渠道,建立非盈利性基金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收入分配改革的着眼点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发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同时也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并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尝试在北卡罗大学卡罗人口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合作调查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06)数据基础上,应用整体分布反事实模拟法对教育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变迁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991~2006年间,教育扩展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变迁的作用表现为U字形趋势,即表现为扩大—扩大的强度减少—缩小—缩小的强度增大的趋势作用;而教育收益率的变化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作用表现为倒U字形方向,即缩小—扩大—扩大的强度增强—强度缩小的趋势作用。结论表明,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变化有所作为,但是要发挥教育改善收入不平等的作用,需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教育水平,改善教育自身的分配平等。  相似文献   

16.
一、对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理解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学校看,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教育均衡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教育不平等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联立方程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研究2000—2008年我国的收入差距、经济增长和教育不平等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1)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经济增长则又反过来对缩小收入差距有利,因此,控制收入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并反过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实现平等与增长相协调的目标。(2)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的改进却没能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教育平等←→收入平等的良性循环还没有形成。因此,要想使我国的教育、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进入到一个内生化的良好发展轨道,还需要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加以引导,以逐渐解决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合理、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大、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国及29个省(直辖市)历年城乡居民收入和教育数据,对我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面板模型对我国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测度。研究显示:我国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问题日趋严重,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亟待转变;我国城乡教育过程不平等问题有所缓和,农村基础教育还需加大投入;政府长期构建的教育不平等大环境影响作用很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政策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公平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国民财富显著增加,但同时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文章提出建立起点公正的权利保障制度、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税制系统以缩小群体收入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培育收入分配机会公平的社会环境,构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特别提出:将性别平等观念纳入法律政策制定全过程,使女性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相似文献   

20.
从占海特约辩在沪中考权事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公平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特征。事实上,教育公平的基本问题即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即基于教育公平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教育公平观念包含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要兼顾这两个方面,需要遵循合乎其内在规律的分配原则,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