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课证融合"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厘清"课证融合"的发展脉络及内涵,明确了"课证融合"的定义.以"课证融合""课证融通"为检索词,选取2000—2020年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0篇有效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可视化分析法等,呈现了"课证融合"的研究概况."课证融合"研究经历了缓慢增长期(2006—2018年)和高速增长期(2020年后)两个阶段,主要观点集中在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技能等级的匹配、教学环节与技能考核的融合等方面."课证融合"需构建课程标准与认证标准相融,课程内容与认证内容相融,课程教学、考核与认证培训、考核相融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通过耦合、接口、单列或混搭法来实现从点缀型融合、拼凑型融合走向紧密型融合;在融合技术上把握好知识、能力及情感目标的融合,实践过程理念与方法的融合,实践过程监测与评价的融合这三个维度,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校企深度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联合共建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总结了"动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重点说明了专业课赛融通和课证融通的情况;阐述了校企深度合作课程实施的具体形式;系统地介绍了专业多闭环、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方向,从授课层面论述了如何根据外贸单证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改革,融证入课,实现教学与职业技能要求零对接,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过渡。  相似文献   

4.
"课证融合"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实施"双证制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实施"课证融合",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完成,使学生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可以缩短人才培养时间,还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高职学生的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5.
实行"课证融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寻一种使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密切配合、培养既具有专业文化素养,又掌握综合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教学模式,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课证融合"要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培训之间找到一种有效沟通的模式和运行机制,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考评系统"进行系统化设计与实施,解决好融合的原则、方式和程度问题,处理好课改与证改、课考与证考、专证与旁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了"1+X"BIM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从制定基于BIM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构建BIM证书制度下的一体化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并对初级证书中技能点进行提炼,与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对照,找到课程内容和证书技能点间的融合点,编制适应"1+X"BIM证书制度的课程标准,用来指导教学,从而达到课证融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实执行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高职人才培养和就业衔接的一些问题,但也存在"课""证"分离、学校课程体系及配套教师对"课证融合"的认识不足、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证融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课证融合中资格考证功利性强而忽略技能水平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财经类高职"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应在骨架清晰、体制健全、师生认知透彻、学生的能力和证书相匹配等方面做好设计。  相似文献   

8.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要求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落脚点,以增强融合育人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校企双元育人为核心依托。基于大职教观视角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实施路径,建议根据企业岗位标准深化专业课程改革,精准促进“岗课”融合;举办高水平职业技能大赛,大力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课证”融合的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岗课赛证”相结合的四维评价模式;优化教材建设机制,打造融合“岗”“证”的新型专业教材。  相似文献   

9.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构建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前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行企融入、多证融通、课证融合"为抓手推进1+X证书的探索工作,即以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融入行业企业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等相关要素,融通学历证书和专业相关的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四阶递进的课程教学模块,以1+X培训考核基地、师资团队、培训资源、培训教学的建设助推课证融合,有助于为地方机电产业提供更多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随着产教深入融合需求和职业技能大赛、1+X证书制度等作为产教深度融合推进器而被广泛认可的,其联结产业界、教育界、竞赛界、证书界四大主体,通过标准、内容、过程、评价等育人要素及人、财、物、环境、文化等资源要素的融合,全方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在现阶段的"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过程中,仍面临着融合逻辑不明确、融合过程缺乏组织合力、融合结果难以评估等问题,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要基于岗位能力需求设计"岗课对接"课程体系,借助第二课堂实现"赛证促学",在多维评价体系下明晰"岗课赛证"融合效果,以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和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X人才培养框架下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不论是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还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职业院校应在充分认知1+X证书和课证融合内涵的基础上,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融合专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优化评价模式,升级改造实训教学场所,提升专业教师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1+X证书试点工作的开展,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得到优化.以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教学为例,将课程内容与1+X证书考核标准对比,找出二者在知识点和技能点上的不同,并结合已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了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为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实现课证融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出"学做事一、多证融合"及"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要求,学院各系积极响应,努力寻找突破点,探索实践各种方法和途径,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双证制"模式,对于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数控专业"双证制"课程体系的构建,其核心是如何确定双证书的工种及等级、如何确定双证书课程范围,如何实现"课证融合"内容的有效对接,以及如何实施课程考核与鉴定接轨。本文以上述关键点为研究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数控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现代学徒制存在人才培养类型单一、行业认可度不高、政策制度标准不健全及企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1+X证书制度以社会化机制招募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职业院校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而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1+X证书制度是推进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通过分析培训评价组织角色定位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育人、"三级多段"课程体系及学分银行制度,探索现代学徒制改革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和谐"教育理念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有意义的重构,在学年制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分制培养方案,该方案由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方向教育课程三大课程体系模块构成,学分制培养方案将有助于教育节奏与学生发展节律之间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课证融合"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课证融合"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意义,以课程为例,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使学生毕业前能获取"双证".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顺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教育部增设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职专业。文章主要针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数据领域岗位多、技术区别大、技术更新快等特殊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基于"三维度"的精准课程教学模式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促进课证融合,提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性,为企业提供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取得相关行业资格证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及就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及教学中,存在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训、教师缺少行业经验等问题,要实施"课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将"课"与"证"有效结合,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就业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出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优化整合,构建出了"岗课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