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镜头一:某个小组正津津有味地讨论,其中却有一位学生目光走神,甚至抓耳挠腮,游离于小组之外。镜头二:某位学生正在发言,还没说完,其他学生都争着说:"不对,不对,老师,我来……"镜头三:一个小组刚展示完,就"哗哗"地站起一群学生,纷纷进行补充,争得谁也听不清他们表达的内容。镜头四:老师面对高高举起的小手,叫了其中一位学生回答,没被喊到的学生即刻叹气,有的甚至趴到桌上如泄了气的  相似文献   

2.
出戏的网课     
周二一早,外面的雷雨声把我震醒。我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差不多该上课了,迅速地刷牙洗脸换衣服,9:00准时坐在电脑前,开始了本届学生最熟悉的操作——上网课。然而,镜头中精神抖擞的貌似只有我和几位荷兰本地的学生,生活在其他时区的学生模样可谓千姿百态:要么顶着惺忪的睡眼,看样子是大半夜从被窝里刚爬起来的;要么尽力克服着窗外嘈杂的人声,应该是赶上了下班高峰期。就连老师,也不断地跟我们道歉:"不好意思啊,我们这儿是午饭时间,我的小女儿饿得一直哭,等你们中间讨论的时候,我能不能去给她冲个奶粉?再次抱歉!"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中时常会出现这样不和谐的镜头: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嚷着:"老师,我来,我来……";当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作垂头丧气状,根本顾不了听  相似文献   

4.
凡教过语文的老师大概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老师一面批改学生的作文,一面你一言我一语地批评学生不会选材,要么没有新意,要么没趣味不值得一"笑",要么太平淡不值得"感动"。于是往往大笔一挥:选材不好!结果学生的作文成绩平平,甚至对本来感兴趣的作文题目也觉得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5.
<正>每每到了三年级的习作指导课,我便准备下水文、范文、优美词句等"拐杖",为了让学生走稳第一步,我尽可能先扶学生走入"正道"。结果却不尽人意:要么千人一面,要么陈词滥调,学生对习作也没有兴趣可言。当我看到管建刚老师提出的"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教学要求后,我就放任自流,任学生天南地北地自由发挥,再根据他们写的来指导,结果是极少数优秀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却愁眉不展,无  相似文献   

6.
<正>一、缘起镜头一:"昨天已布置你们去预习了,谁来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成果?"孩子们把头低下,一声不吭。"是不是又没预习?"老师很生气。孩子们无辜地望着台上的老师,不知所措。老师望着学生,只有摇头……镜头二:"我昨天那么认真预习,可是今天课堂上竟然一点都用不上。""每天的预习作业都是抄词语,记作者生平,真没劲!"……课外,孩子们交头接耳。这两个镜头已折射出当前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前导学存在严重的"变味":有的学生没有语文课前导学的习惯,有的学  相似文献   

7.
蔡成德 《班主任》2005,(5):26-27
引言:办公室里的叹息 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已是不争的事实.平时在办公室,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我都不知跟他说过多少次了,可还是……"也时时能见到这样的情景:在教师的办公桌旁,立着一个或几个低着头的学生,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说着,学生要么一声不吭,要么一个劲地点头,当然也有人会发出几声抽泣、掉下几滴眼泪,可是当他或者他们一走出办公室门,马上就恢复了"英雄本色".看到这一幕,做老师的只能是一声长叹.  相似文献   

8.
一、在同一要求下的多次写作与批改 例如一次考试的作文要求是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作文.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要么叙事冗长、面面俱到;要么过于简洁,点到即止;要么思路混乱、顺序颠倒.一些同学所选的事例当然也体现了感动,比如生病了,妈妈怎么送我去医院,老师带病坚持上课,一个外表时髦却能让座给老人的年轻人,同学借给我一块橡皮等等让我很感动,都是一些现象性的东西,总感觉情浮于外不能发乎其中.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强调叙事作文的典型结构,"事"与"理"并存,"理"从"事"来,忌"事"与"理"分开.  相似文献   

9.
袁庆侠 《小学生》2012,(11):77-77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质疑的情况如何?我首先在本校一、二、三年级组对45位语文老师进行了调查:"你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吗?"得到的回答要么是"经常",要么是"偶尔"。从我发放的《学生调查问卷》也得知: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意识到了让学生质疑的重要性,但仅仅是停留在课堂的某个环节,个别学生上。那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谈了。事实上,哪个学生能没有疑问?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0.
万老师:您好!我是一位"英语头痛狂",那一个个英语单词,好似和我生来无缘。要么是不会读,要么是不会写,脑子里根本无法留住这些"异国语言",上课也听不进去。万老师,您说我究竟该怎么办呢?小学生学英语有什么好办法吗?您可一定要教教我呀!您的学生:叶嘉奇  相似文献   

11.
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捕捉到这样一组镜头:玩起来生龙活虎的学生,一提到学习就垂头丧气;课堂上整个身心游离在外,作业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同样的错误。老师是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家长也是恨铁不成钢,在一旁干着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初涉教坛,我以为和学生"打成一片",和蔼可亲就能吸引学生。于是,我每天都面带微笑,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心怀宽容,真心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一段日子,确实吸引了孩子,深  相似文献   

12.
姜丽凤 《班主任》2015,(2):26-28
【案例聚焦】镜头一: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区别"拨"与"拔"的字形,并为它们找朋友组词。在几名学生正确组词后,老师点名让小杰回答。只见他慢吞吞地站起身,直挺挺地站在那里,手指不停揉搓着,一声不吭。镜头二:教室里,老师要求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一块做游戏。很快,学生们都找到了朋友,只有小杰坐在座位上,尴尬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们的语文老师中面临诸多困惑,如:文言文和诗歌教学耗时耗力,老师课堂唾沫星子横飞,学生一个劲的记,但收效甚微,考试时翻译和诗歌鉴赏仍然得分率很低;作文课,老师讲方法,学生背素材,结果要么流水账式的简单记叙,要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更苦。第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位学生,给每位学生以关爱。去年的感恩节我收到一位学生的卡片,如此写道:"我最敬佩的就是老师您那种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以来的课堂上,学生们变得活泼了、大胆了,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在听课调研中,时常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几乎全班的小手都高高举起,同时伴有"老师,我来,我来……"的嚷嚷声;当老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不约而同地爆发出叹气声,随即便垂头丧气;更有甚者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如此种种,不由得使我们思考学生的教育及学习习惯等问题,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田艳 《语文天地》2011,(18):3-4
我校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已有两年了,广大教师对此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理论掌握了不少,而付诸课堂教学中时却显得苍白无力。在课堂上要么死气沉沉,一节课下来,老师在唱独角戏,下课则气呼呼地说学生不配合;要么一节课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情绪高涨,但课下检测连最基本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老师下课还很满足地说:"我班学生表现多好啊!都喜欢回答问题。"教学情况确实如此吗?  相似文献   

16.
<正>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同时课堂也变得活跃了,孩子们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了,这是我们老师所期望的,但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镜头:老师在上课,学生在座位上我行我素,自己想干啥干啥,老师顾了这边,顾不了那边,并且当一个学生发言还没完,别的孩子已经高举了小手大喊:"老师,我来,我来……"如果点了其中一个孩子,没点到的就会非常扫兴,就没有兴趣继续听老  相似文献   

17.
<正>在许多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请你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读。"于是学生便会声情并茂地读起来,读完后往往会博得老师一句"你读得真好!老师从你的朗读声中听出了……"等诸如此类的表扬。如果有学生的朗读并未达到老师的标准,我们又会听到:"如果你把××读得更重或者更轻肯定会更好!"于是,学生要么用提高一个八度的嗓音使劲地读,要么用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轻轻地读。然而,这样的朗读真的有效吗?这可能是盘桓在我们语  相似文献   

18.
【镜头一】学校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没有一个学生吃零食,没有一个学生乱扔垃圾,一切秩序井然。回家路上,从学校门口不远处小摊点开始,三三两两的学生吃麻辣烫、吃冰棒,乱扔垃圾。【镜头二】学校大扫除,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家里,小芳大声地喊着:"妈,我要吃水果!妈,我要吃饭!妈,这里怎么这么脏……"以上两个镜头是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遍的现象。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正确的指导,但是离开学校后学生又都回归了"自然"。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相似文献   

19.
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产生的背景:亲爱的老师们,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是经常可以捕捉到这样的镜头吗?镜头一:教师讲的课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请学生朗读或答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指。镜头二: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我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考场作文很多是"瞎子作文",要么是瞎想,充斥文章的是虚假的违背生活真实与逻辑的情节;要么是瞎写,故事陈旧,媚俗老套。一说到师生之间,立马就是"我"生病,老师来补课",我"感动得要掉泪,不小心碰掉了一本书,老师弯腰捡,掉下一张纸,"我"一看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