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任何文学作品都如维纳斯的断臂,只是半成品,薪诗自然亦不例外。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审美再创造,一首诗的价值才能得到最终实现。因此,在新诗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不仅要努力走进诗作,体会诗的情感和领悟诗的意义,而且要尽量走出诗歌,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通过联想和想象,多向拓展,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
大凡教读新诗,一些人总是喜欢进行图标式讲解或蜻蜓点水式的指导,不屑或不愿意在推敲字句上下功夫。殊不知,初中学生(有些高中生也一样)联想、分析能力有限,单靠标签式的解读或轻描淡写的串讲,很难使学生真正走进新诗、读懂新诗。要知道,诗歌是语言的浓缩,无论是状物写景还是抒情言志,讲究的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情、诗意、诗韵、诗味,又岂能是走马观花式的读一读、议一议,便能体味、领会得到的?要真正走进诗人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并从中有所感悟的话,还得从字句入手,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工夫…  相似文献   

3.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新诗因其含蓄内敛,更能引发读者丰富多样的阅读联想和感受;而对于崇尚自由和个性的当代中学生来说,既然是表现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当然得“我的地盘我作主”,他们用以表现自己对新诗的阅读感受的形式不更应该多元化吗?因此,笔者指导学生学习新诗时,通常先是师生诵读、思考、讨论,读懂诗歌内容后,就让学生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可读,可唱,可写,甚至可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新诗虽不像古典诗歌那…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诗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诗歌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体验,是广大教师应当关注的要点。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并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情怀;要让学生利用知人论世的方式体会诗人的生平,感受诗歌的风格;要指导学生学习推敲诗歌词句,尝试以诗解诗。  相似文献   

5.
周芸芸 《学语文》2012,(6):80-80
在新诗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到一个令教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经常提出"新诗与古典诗歌非常不同,无法欣赏"、"诗歌都是意向含蓄,意境优美,形式整饬的,新诗都不具备,它怎么能算诗"、"有些现代派的诗歌太抽象了,根本无法理解"等问题。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领略新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当前摆在中学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学生已进行过新诗学习,基本了解了新诗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本设计主要想通过学习新诗写作陶冶学生情操;重点抓住新诗的四个基本要素(情绪、想像、思想与形式),把对诗歌的欣赏与感悟,渗透于教学的步骤当中,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的同时,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激发学生学习写诗的兴趣;教学中主要通过当堂模仿训练,感悟写作,共同欣赏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导写过程】一、导入激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我们已学习过十多首新诗,诗人们通过歌唱抒发出心中的真挚情…  相似文献   

7.
洪静 《教师》2010,(25)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入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新课标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贯穿诗歌教学的全过程.以往,对诗歌教学总是以条分缕析的解读,分割式的探究来破坏诗歌的美感,这是不可取的.朱自清说:"新诗不要唱,不要吟,它的生命在诵读,它得生活在诵读里."朱光潜先生曾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这种功夫实在是创造的."  相似文献   

8.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众多文体中,诗歌的地位尤其重要。初中生的世界正像诗一样多姿多彩,读诗、写诗正是学生的天性。新诗教学一定要让新诗内蕴的诗情、诗意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9.
新诗发生是中国诗歌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从晚清诗界革命到五四新诗运动之间,有个诗歌现代化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嬗变,不仅为五四新诗的发生和发展开拓了道路,同时自身就是一个诗歌现代化的发展时期。新诗发生的现代化趋向,大致体现在诗质的现代化、诗语的现代化和诗体的现代化。南社诗歌在整体意义和诸多层面上代表着那一年代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细致品味重点诗句,把握全诗所表达的中心。3.学习这首诗,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4.了解赏析新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这首诗,准确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准确理解关键诗句。【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了解艾青新诗创作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理解这首诗奠定基础。2.注重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品味重点诗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4.课堂…  相似文献   

11.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为学生营造诗歌意境,可以增强学生对诗歌内涵的感受,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读诗、品诗、悟诗,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通过优秀古诗词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追求理想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享有“诗国”的美誉,诗歌这种文学样式,作为文学皇冠上最璀寡的明珠,是一种最纯粹的文学样式,故一直是“纯文学”的代名词,由于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相较于传统的古典诗歌,新诗少了些形式上的束缚,而对个人的情感抒发更为直接,在内容表现上也更有自由度和深度,所以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诗歌于个人可以表达微妙感受,抒发心灵情绪。于社会可以用来认识世界,规范伦理,稳定社会。新诗集序在中国新诗发生期的传播实践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语文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新诗以其凝练的语言,多样的手法,含蓄的情感具有语言美,韵律美、内涵美等美学特征,是重要的审美能力培养资源。而在考试中涉及到诗歌鉴赏的试题学生们往往得分较难。  相似文献   

13.
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是每位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就是要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扩大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眼睛不受文字约束,使学生的感觉不受教室的局限,使学生的思想不受时代的限制,而且能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受。本文结合自己在诗歌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俄语诗歌对新诗革命和百年间新诗的体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不仅影响到新诗的职能,也影响了新诗的形态,特别是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俄语诗歌使新诗更重视诗的济世功能,使新诗与古诗相比更具有现实性、严肃性,更政治化。俄语诗歌对诗的音乐性和排列美的重视,也使新诗将诗的音乐美与排列美作为诗体建设的主要内容。前苏联的诗歌观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诗,助长了新格律诗的流行。中国新诗人对俄语诗歌的形态有些“误读”,加剧了新诗诗体的自由化与格律化的对抗。  相似文献   

15.
钟灿权 《文教资料》2006,(15):85-86
诗歌教学应当让学生把握诗歌可感性、多义性、音乐性的特点,体悟诗情,感受诗美。学生倾心融情赏美的过程,也就是乐意入境受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诗教学,既要实现审美素养的提升、创造性思维的培育、人文精神的涵养,更要体现感受诗美、领悟诗情、积淀诗语的特点。诗是要品的,它的节奏、它的语言、它的情感,都需要细细品尝、慢慢咀嚼回味。基于此,本文认为在新诗教学中,宜采取以读品诗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高中阶段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诗教学,既要实现审美素养的提升、创造性思维的培育、人文精神的涵养,更要体现感受诗美、领悟诗情、积淀诗语的特点。诗是要品的,它的节奏、它的语言、它的情感,都需要细细品尝、慢慢咀嚼回味。基于此,本文认为在新诗教学中,宜采取以读品诗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诗发轫于翻译诗歌已是学界的共识,且不说作为白话新诗第一人的胡适依靠译诗《关不住了》来宣告新诗成立的“新纪元”,单是梁实秋“新诗,实际上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一说,便足以道出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不同寻常的因缘。  相似文献   

19.
诗歌教学,教师首先要走进诗歌,无限接近诗的丰富本体,只有当我们最接近作者时,最近距离地触摸诗歌时,感受它依然存在的温度,把脉情感的律动,我们才能更本质地了解诗,才能传达给学生更丰富、更真实的诗的意蕴,这才是我们教学诗歌的本真.  相似文献   

20.
新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应当是陶冶情性,培养美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住新诗的特点,囚体施教,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诗歌,尤其是新诗,除了反映生活高度集中概括之外,还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感情丰富饱满。诗中大都有“我”,即都有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中所抒之情,往往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进入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神会诗人的情性,使学生受到陶冶。二是诗歌具有音乐美,新诗形式自由,音乐节奏多变化,更能表现现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