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东北是满族的发源地,这里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其中满族饮食中的面食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在东北地区满族人的日常饮食当中,面食最具特色,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类食品,面食种类繁多,其产生和发展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节日、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中华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满族的面食是具有一定民俗文化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山西面食文化的成因、特点及饮食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以小杂粮为主的面食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其形成因素特殊,品种繁多,结构独特;特殊的饮食习俗也是饮食王国中的一大景观。本文试对这些特征给予挖掘和阐释,以使山西面食文化内涵能更多地为世人了解。  相似文献   

3.
面食的由来     
《家教世界》2012,(21):13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面食的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要晚到战国以后才发明,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在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叫蒸饼,烤的叫烧饼,撒上芝麻的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但是迄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战国时  相似文献   

4.
平遥方言中的面食文化词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遥方言中的面食文化词语非常丰富,文章从饮食特点和面食词语两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面食的由来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面食的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要晚到战国以后才发明,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在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叫蒸饼,烤的叫烧饼,撒上芝麻的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但是迄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战国时期的石磨,现在所  相似文献   

6.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7.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孩子消化不好,除了积极治疗,在饮食上也进行了调理。特别是主食,经常做一些发酵食品给他吃,如蒸包、馒头之类的面食,因为酵母中的酶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有利于消化吸收。还好,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吃我给他做的发酵面食,“圆葱包菜猪肉小蒸包”尤其受他欢迎。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北京市蒙古族为调查对象,关注他们迁入到北京市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饮食的情怀和实践情况。通过对奶茶、奶食品、炒米和肉食蔬菜以及特色米面食等日常饮食结构的详细考察,发现北京市蒙古族日常饮食早点基本保留传统特色,平日里食用的传统特色食品多带自老家,而像奶荼等特色饮食则因用具和原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制作程序简化,对于传统饮食的实战明显表现出代际和地城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内容与要求 1、在看面食、说面食、吃面食、做面食活动中,知道面食的名称、种类。学习按面食的做熟方法进行分类。 2、简单了解面食的发展史,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 3、在实际操作中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发展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1.
神仙道化剧乃元杂剧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中蕴含的隐逸思想并非仅仅消极避世。它对当时的社会黑暗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表达了人的抗世情怀与人生超脱意识,具有特定的时代价值与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湖石是园林中的常用石种,在元杂剧中具有提供标志性地点、转变观察视角等程式化的叙事功能,且在插科打诨、抒情、修辞、表现元代文人梦想与审美等方面有很多创新之处。元杂剧中太湖石的运用,体现元代文人将园林置石思想初步地用于叙事。  相似文献   

13.
浅谈焦作地区的戏曲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作地区的戏曲艺术形成于北宋,完备于元明。明清时期,焦作地区的戏曲艺术空前繁荣,不仅剧种繁多,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怀梆。怀梆是戏曲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4.
秦岚岚 《河池学院学报》2011,31(3):55-58,116
明本元杂剧剧本较之《元刊杂剧三十种》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明代人对元代人的杂剧剧本进行了改动,所以明本元杂剧剧本中有些地方呈现出明代独有的戏曲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丑角角色的新增以及其他人物说白的戏谑化;二是情节改动后呈现出大团圆结局的强化。这两个特点的形成与明代地域文化与政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关联,因此在研究明本元杂剧时,要注意认清明本元杂剧中的明代戏曲特点,而不能将其看成是元杂剧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5.
元杂剧尤其是家庭剧、公案剧和婚恋剧中活跃着一类性行淫荡、贪婪、泼辣、凶狠的反面女性形象。她们在名字、身份性行、社会关系上都具有模式化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化符号的意义,是演绎元代文人在特殊历史时期难以言喻的创作心态的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戏曲文献中,序跋是研究我国戏剧艺术的资料宝库,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戏曲研究资料匮乏的元代尤其如此。序跋通过介绍或评说作者和作品内容,阐述作者的理论观点,为宣传戏曲理论提供舆论支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戏曲理论的建构提供补充。另外,元代戏曲序跋文体初步涉及了戏曲的理论问题,开创了戏曲研究的一些领域,其提出的理论观点虽不够系统成熟,但却有开创之功,初步显示了戏曲理论发展的轨迹,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建构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元代戏曲家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编撰的《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重要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元代语音系统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中原音韵》音系是否有入声,在学术界意见分歧比较大。通过对《中原音韵》中周德清关于入声的论述以及其中一些关键词的分析,可以认为《中原音韵》音系是有入声的。  相似文献   

18.
元代包公戏中包公形象的塑造方式和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包公戏中包公的塑造方式具有神化和平民化双重特点.此外.包公形象也融入了范仲淹事迹,并且采用了英雄人物塑造的思维定势.这主要是由于流传过程中的失真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包公被神化和美化也是元代历史之必然.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中有许多货卜先生,他们中有的是神仙的化身,有的是得道高人,有的是市井小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在剧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卜辞有的就像一个情节预告,作为一根隐形的线索贯穿于整个故事;有的则通过左右主人公的行动和命运引导故事情节的发展。元杂剧之所以将民间算命这种方式运用于其中,这与中国人的宿命观、戏曲的起源、元代社会状况等有很大关系。这种特有的形式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即宣扬宿命论。  相似文献   

20.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教授认为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学转型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北方民族文化影响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的走向、内在特质和文学风格,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周惠泉研究员认为,辽金文学是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互补的结晶;田同旭教授认为,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则是古代戏曲艺术正式成熟的时代。刘达科先生认为民族文化融合与双向交流,为古代戏曲发展增添了新的基素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