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利益分配不合理是影响“农超对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农产品销售规模较小,交易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户讨价还价能力较弱,这是对接中利益分配不合理主要原因,要改变此现状,需提高农户在“农超对接”中的谈判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税费负担在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群体的农户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农户的税费负担率呈现累退性,且差异很大,即收入水平高的农户承担的税费负担较轻,而收入水平低的农户承担的税费负担却很重。即使在同一个地区,由于处在不同管理层级上的组织和政府追求的利益不同,也造成农户承担的税费负担率的高低不尽相同。其结果是,在村级上确定的农户税费负担率高于乡级上的,而在乡级上确定的农户税费负担率又高于省级上的。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税费负担在农户之间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景区拆迁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难以避免的一个普遍现象,景区拆迁引发的矛盾与冲突实质是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基于博弈理论,分析利益主体农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针对景区出现的拆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景区拆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对相关的企业、农户和政府的调研考察结果为依据。分析现阶段灌南县的食用菌产品流通的2种主要模式,即“农户+批发市场”和“农户+龙头企业”,并且对两种模式的成本问题、风险问题、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利益分配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农户+龙头企业”的模式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灌南食用菌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在以往农业产业化研究中被忽略的产权视角,对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及其利益分配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归因于准一体化的产权安排;同时由于该地区农业准一体化组织内部产权安排不当致使其有“强企业、弱农户”的利益分配不均倾向,必须通过矫正奶价确定、牛奶质量等级确定、牛奶质量检测等产权的权利主体来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是关键。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给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及农户收益的稳定增长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应结成利益共同体,使各方共同发展、互有需求。  相似文献   

7.
西部农村农用地流转:权益矛盾及调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农村农用地流转,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户以及外来业主等权利主体之间,存在着流转主体、合同期限、面积认定、利益分配、法律限制、政府优惠等多方面的权益矛盾。能动适用相关法律,妥善调处各方矛盾,实现各方共存双赢,才能保证西部农村农用地有序流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益分配问题在贯彻中央一系列战略决策、解决现存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利益分配问题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进程累积效应的表现,也和分配问题自身的内在机制有关,利益分配问题的凸现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过程.解决现存利益分配问题的长效机制应跳出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着力于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利益分配架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个侵权案例的分析揭示在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中利益衡量规则的适用问题,主张将当事人的具体利益设置在制度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层次结构中予以考量,以利益衡量来弥补法律要件分类说在具体个案举证责任分配中的缺陷,以追求个案中一种实质公正的分配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现实表明,收益权正是农村宅基地权能中最薄弱的环节。土地发展权是一项土地利用的再发展权利,农村宅基地退出是土地发展权理论的具体实践。农户宅基地退出是释放经济增长的新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和引导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的途径包括:尊重农民意愿是前提;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是基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核心;形成利益均衡的农村宅基地溢价分配格局是目标;构建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是重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发展要好,西部地区发展最不成熟。笔者通过对中部地区河南省商丘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式,总结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从政府层面、合作社层面和社员层面提出了具体发展合作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农民的金融权益对于实现农民平等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农民金融权是保护农民金融利益的基础。给予农民正当的金融权利,制定保护农民金融权利的法律制度,是进一步实现社会正义的关键。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必须要以公平为价值准则来配置金融资源,同时要完善相关金融立法,平衡执法利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也是保护农民金融权利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工程移民安置背后有其强烈的现代性理念支撑,表现为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进步等同于向城市社会演进,移民安置趋于简单化,这些现代性理念需要引起我们的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4.
严蓉  李红兵 《成人教育》2012,32(9):21-2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整体有了很大发展,但农民教育培训仍困难重重,问题颇多。关注农民教育培训,需要政府及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以解决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培训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一进程在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因其对旧有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冲击而带来新的纠纷。归纳起来有移民纠纷、拆迁纠纷、群体性事件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农民脱离土地而环境改变、行政机关滥用权力漠视农民利益以及农民本身法律意识淡薄等。要解决新形势下农村纠纷,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如重视习惯法、加强法律宣传、提供优良服务、加强基层组织的作用等。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模式更有利于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参与为农民利益表达提供了路径选择和制度依赖,同时,也焕发出农民强烈的民主热情。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出现了大量失序的情况。对此进行矫正,我们应当尊重农业利益,维护农民权益;健全参与机制,畅通参与渠道;发展农村经济,加强文化建设。力求使农民政治参与向有序、良性、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期,江南地区农民除了从事种植业外,还大量经营副业,松江华亭、娄县两地区农户大都以棉纺织业为主。农民生产成本和收益指农民日常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以及收益。除去生产成本,农户全年收益还得用于缴纳高额地租,这样下来所剩无几,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一些农户甚至不足以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产生于不平衡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农民环境权保护中主要存在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供给不平等、农民环境意识薄弱以及环境维权能力低下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环境权益,我们应在立法上确立农民环境权,建立农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对农民的生态补偿制度和农村环境法律援助制度,并建立多种形式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利用广西贵港市469个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以同一地区未参与专业合作经营的农户为参照,回答专业合作经营能否促进农民增收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参与专业合作经营的农户的经济收入明显高于未参与专业合作经营的农户,专业合作经营能促进农民增收。当然,只有经营水平较高的专业合作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的专业合作经营尚做不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尤为重要。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民素质不高不仅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且会影响农民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认知偏差和农民对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是农民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措施有:转变政府办学理念,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实施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