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D打印可以为课程群建设提供多门课程交互融合的平台,有利于课程群目标的实现,如多门课程的重构、课程之间的交互融合、课程群实践平台的搭建及课程群评价体系的构建。以3D打印为平台进行课程群建设,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及创新实践体系的形成,有利于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落到实处。以3D打印为平台的课程群建设是成果导向,采用项目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模式,驱动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对问题追踪溯源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解决课程群建设中跨学科知识匮乏与多学科知识无法深度融合与灵活运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对课程群包含的内容进行研究,程序设计课程群应当以"程序设计"为核心,注重实践与方法。对课程群课程体系及实践课程体系研究,分析了各门课程包含的内容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实践课程的内容以及与理论课程比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从民办独立高校课程群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探讨了在课程群中"数据结构"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该课程在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协调课程建设中的分科与统整、数量与质量、统一与特色的关系,学校应将课程群的构建作为当前课程实践的重要任务。学校课程群是相关课程按照一定逻辑被统整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课程集合,可以被分为学科课程群和主题课程群。学校要构建课程群,必须立足校本制定阶段性目标,通过上下结合形成完整的课程群体系,在多元化的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的实践参与,通过两层六维的评价促进课程群的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课程群建设已成为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热点。从设计原则上看,综合课程群需要体现时序性、统整性、衔接性与发展性;从外显特征上看,综合课程群关注的是主题逻辑,一般由系列活动或者模块组成;从功能体现上看,综合课程群建设致力解决课程碎片化、割裂化与松散化问题,通过提取共同要素或者以主题为线索,将彼此分散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从设计类型上看,综合课程群建设主要包括作为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化建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间的优化整合与体系化建构,以及基于校本课程的聚类建设。学科课程群与综合课程群如同DNA的双螺旋,彼此衔接,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6.
姚君 《教育与职业》2021,990(14):77-80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立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表现.当前,产业学院课程群协同地方产业发展面临尚未建立常态化课程设计讨论机制、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困境.据此,文章提出产业学院课程群协同地方产业发展的建议:课程群建设目标要体现产教融合,凸显岗位适配性;课程群教学模式要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产教融合育人优势;课程群体系建设要做到"过程规范化、内容系统化、调整动态化";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策略,校企联合打造精品教学团队;教学过程"以生为本",构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着眼于培养中学生物教育和教育创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出发,研究所建构的高师中学生物教育课程群关注四大教学理念的转变,以"中学生物教育和活动指导"为学习领域,构建"关键素养培育课程、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育能力拓展课程"三个模块课程,研究以实践为导向的三个层次课程实践体系,提升师范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方案设计、教材内容研究、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改进和提升空间。若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全国的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应与信息技术课程群深度融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划分核心课程和进阶课程,立体化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建设实践共同体,通过设计共建共享的教学实践平台,共建人工智能课程群。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课程群结构整体功能效益,提出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思路,介绍了课程群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建设成效。建立了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的交织模块化信号处理课程群体系;进一步改革优化了教学方法;构建了三平台、多层面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持续建设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精品教材;研发搭建了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网站。实践表明,其结果促进了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软件工程课程群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课程群的建设要以"软件工程"课程为核心,以"方法、工具、过程"为主线,以"SWEBOK 2002、CC2004"为标准,依据"立体化组织、工具化软件、过程化控制、多方位评估"四项原则来实施。在建设中,具体将课程群课程体系结构分为软件构造基础段、软件开发理论段和软件工程应用段"三段",同时每个阶段又分为理论层和实践层"两层",充分体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学习"的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