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方法,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将手术治疗的16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改良术式组)92例,对照组(传统术式组)73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均明显少(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1例出现声音嘶哑或低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改良术式比较传统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化,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对2001-09-2009-09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64例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手术路径分成下腹横纹小切口和腹股沟斜切口两组,对两组的切口长度(cm)、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术后住院天数(d)、阴囊水肿情况、复发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同期手术治疗的364例患儿中接受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260例,腹股沟斜切口手术104例,两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能顺利实施小儿斜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术,而且该切口手术具有较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双侧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将2006年2月-2009年6月收治的229例(280侧)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根据采用不同的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分为四组:即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单侧小切口组、双侧斜切口组和单侧斜切口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的差异。结果:全部患儿手术顺利,切口甲级愈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各指标均小于斜切口治疗的二组,但各指标在单一小切口治疗单侧和双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胸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小切口微创手术(右胸部小切口手术).选择同期行传统的胸部正中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率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小切口微创手术切口隐蔽美观、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能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及疼痛,能很好的保存胸骨的完整度及部分完整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唐银华  钱美娟 《考试周刊》2013,(65):194-195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及护理差异。主要采取的方法是临床选择60例患者(分PDT试验组30例及OT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切口大小明显大于试验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多于试验组,且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在ICU危重患者抢救中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Ⅳ、Ⅴ级硬核白内障146眼随机分为超声乳化组和手法小切口摘出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结果手法小切口摘出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后囊破裂低于超乳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中手法小切口摘出术角膜水肿,反应性虹膜炎较超乳组轻且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硬核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较好,手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3月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配合自行设计的带线雪橇钩针开展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56例,探讨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比传统手术优越,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小、瘢痕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且在双侧腹股沟斜疝及复发性斜疝治疗上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5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2例,采用低位小切口1针~2针缝合法,观察手术效果。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效果满意,随访半年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阑尾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新术式.方法:以上臂内侧做切口,从肱三头肌及肱二头肌间隙进入,直视下暴露肱动脉、肱静脉、贵要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等重要组织,将其轻轻牵开,使骨折断端显露充分,清除血凝块、骨折复位,然后置入合适长度的加压钢板,持骨器固定牢固后打孔并螺钉固定,逐层缝合伤口.结果:临床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4~7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上臂内侧切口可充分显露肱骨中下段,且钢板与骨面贴附良好,切口隐蔽,可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二尖瓣瓣膜病越来越趋向于应用右前外侧小切口(ALMT)替代胸骨正中切口(MS)进行手术,因为其更美观、微创。本文主要是比较分析ALMT组与MS组的手术参数及术后结果。研究方法:从1996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发表的英文论文中,选出1篇随机对照研究及4篇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重要结论:目前的临床数据显示,相比较于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手术,右前外侧小切口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患者历经三个过程:头痛—牙痛—不得已手术。手术是目前根治三叉神经痛有效的方法。采用小切口三叉神经减压术属小型后颅窝开颅术,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见。因大多数患者在局麻清醒状态下手术,配合好术中几个关键的环节有利于提高手术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1 术前病情估计及选择术前全面了解病史,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肺心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及过伸复位在简单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临床治疗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均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过伸复位.结果2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所有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均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简单胸腰椎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的优越性。方法:120例患子宫良性病变行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子宫良性病变腹部纵切口传统式子宫切除术120例对照。结果: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切口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较传统式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8例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及腹腔镜恢复操的指导,术后加强饮食、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损伤少、痛苦小且恢复快等优点,围手术期护理对其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下腹横切口子宫分切术与传统下腹横弧形切口子宫全切术。方法将有子宫全切指征的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下腹部两骼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横行直切口,钝性分高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不缝合腹膜,肠线连续缝合筋膜及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照使用:传统腹壁横切口(Pfannenstiel)。结果改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传统剖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阑尾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72例行LA,另一组84例行OA,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镇痛剂应用、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术后24h内肛门排气例数、放置引流管率、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LA组的术后24h内肛门排气时间、放置引流管率、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粘连性肠梗阻、镇痛剂应用例数、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例数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住院费用较OA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LA与OA比较,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大多数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优点.方法:运用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阑尾切除术102例.结果:手术时间10-40分钟,95例手术切口2-3 cm结论: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切口浅、损伤小、暴露好,延长方便,术后切口疼痛轻微,恢复快,可作为常规切口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RAS在单孔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行择期单孔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ERAS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分析对比。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麻醉苏醒的时间、切口疼痛程度、肛门排气的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出院后满意度等,通过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来评价ERAS护理的价值。结果ERAS组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平均值、切口疼痛评分平均值、术后排气时间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均减少,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孔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中采用ERAS理念可以加速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方法、疗效及复发原因。方法:43例肾囊肿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42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中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10~30m l,平均20ml,住院时间为4~6d,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1~4年,1例复发。结论: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痛苦小的优点,是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1年3月—200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STORZ Fr 8.0~9.8硬性输尿管镜直视下配合国产钬激光机行钬激光碎石术.结果:466例患者均一次碎石成功,创伤小,出血少,经围手术期的护理,术中无输尿管撕裂、穿孔等并发症.手术时间30~103min,平均56±13min.术后1~4d拔除导尿管,3~7周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住院时间2~10d,平均4±3d.术后恢复快,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碎石成功率高、效果确切、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均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是的显著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