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江苏北部两市有入声方言的入声舒化后的声调归向有两种方式:一是如果被影响方言与接触方言舒声调调类相同,调值也相同,那么,舒化后与接触方言调类一致,调值也一样;二是被影响方言与接触方言的舒声调只是调类相同,调值不同,那么,舒化后调类归向与接触方言一致,但调值不同。江苏北部两市有入声方言的入声舒化没有明显的语音条件,也不遵循调值相近的原则归入相应的舒声调类,而是与接触方言或通语的归向一致。舒化的字往往有入声又读。因此,该地区方言的入声舒化不是原发性的音变,而是由方言接触引发的音变。  相似文献   

2.
属西南官话的贵州都匀方言保存了中古入声调类,但塞音韵尾已消失,调值已舒化。都匀方言入声的分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西南官话"入声归阳"的规律不同。有一些入声字已经完全归入阴平、上声、去声三调,还有部分入声字有入声和非入声两读。另外有少数舒声字有入声化现象,与上古汉语长入字在都匀方言中的遗留有关。  相似文献   

3.
甘肃汉语方言声韵调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2001,38(2):120-125
甘肃汉语方言(以下简称"甘肃方言")属官话方言西北官话.按古入声字的今调类,甘肃方言内部可分为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三大片;按地理及内部特征,甘肃方言可分为八个小片.甘肃方言声母一般是24个;韵母一般是32个;调类有些方言是3个,有些方言是4个.甘肃方言声韵调跟中古音系、北京音系都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类型。陕南方言按接触关系分别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韵母变化结果呈两种类型: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接触或是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接触韵母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的韵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知三章合口字和遇通摄合口明母韵母上。声调除安康宁陕江口回民方言仍维持在关中方言而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点均发生变化。其变化类型是:陕南西部只是调值发生变化而调类没有发生变化,如汉中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方言;陕南东部调类、调值都发生变化,如安康的汉滨县河、宁陕城关、石泉城关、岚皋城关、镇坪的北部和商洛的镇安城关方言。调值的变化,有的完全演变为所接触的方言声调,如陕南东部的宁陕、石泉、岚皋城关以及镇坪北部由原江淮官话声调变为西南官话声调;有的则产生新的调值,如陕南西部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以及陕南东部的白河城关、汉滨县河、商洛镇安城关。  相似文献   

5.
南京方言中的入声喉塞尾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声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以韵尾的演变为始,进一步带动声调的变化.喉塞尾阶段是大多数方言入声消失的前奏,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喉塞尾逐步弱化,音节时长逐渐变长;第二阶段喉塞尾完全脱落,时长上的舒促对立消失,但还保留入声调类,入声调值不变;第三阶段入声并入其他调类,最终消失.目前,南京方言整体上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同时个别入声音节已归入舒声调类,这是语音自身演变和普通话影响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语音学方法,考察江津方言单字声调。江津方言有阴阳上去入五个声调,据实验数据指出该地入声已长化,但不同乡镇长化程度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平调调拱很好保留。从实验数据得调值与传统耳听判断调值有差异,实验得调值为阴平35、阳平31、上声42,去声13,入声33。该研究为江津方言语音研究保存了声学实验数据,丰富了重庆地区留存入声方言的研究,为西南官话其他有入声方言语音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巴中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方言分区上属于西南官话成渝小片("湖广话")地区。本文以对巴中地区巴州话的新的田野调查为资料,比较先前四川地区的两次方言调查报告,指出巴州话是先前调查未及发现的有入声调类的方言。该方言既有四川"湖广话"的语音特点,又有"南路话"的语音底层。  相似文献   

8.
兰州方言属于甘肃兰银官话区,与普通话的差异不是很大,其差异主要在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尤其表现在语音的声调方面。兰州方言的声调因地域不同各具特点,并且兰州方言的部分地区调类比普通话的要少,有的甚至只有两种调类,而且其调值与普通话也不相对应。本文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更进一步结合兰州方言语音的特点,讨论兰州方言的声调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古代汉语入声和现代汉语方言入声入手,以获嘉话为例,用汉语传统语音发音理论,分析了获嘉方言中的入声发音特点,并与普通话的调值调类进行了对比辨正分析,对1100个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读法进行了归类。同时,对获嘉人学习普通话时如何消除入声字障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获嘉人乃至入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参考,为语言应用研究领域增添一点新鲜内容。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语音卷013图介绍930个汉语方言点保留入声的情况,并绘制必要的方言地图。官话多数方言的入声已消失,但保留入声的方言也超过了四分之一数,主要集中在晋陕官话、江淮官话和部分西南官话。南方方言中,粤语、闽语、吴语、客家话入声都保留得比较好,赣语和湘语则有所落差。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多数尚能同时保留入声韵尾,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韵尾的方言已经很少,湘语则完全失落。从入声和入声韵的演变情况看,湘语是南方方言中最为创新的一支,跟西南官话的表现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1.
益阳方言属于湘语长益片益沅小片。绝大部分的中古去声字与中古入声字在益阳方言中的调值相同,出现了“去入同调”的现象。由于目前还不能从历史演变上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益阳方言是“去声变入”还是“入声变去”,只能通过分析该方言的语言实际,充分考虑方言之间的比较以及古今音的比较等因素,将益阳方言的“去入同调”现象看作是“入声变去”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古入声在方言中的分化一直是方言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它对方言音韵比较研究及方言归属都具有积极意义。桂阳土话作为湘南土话的一部分,在入声的发展演变上有自己的一些特点。通过比较研究,桂阳土话入声分化的类型有四种:敖泉型、流峰型、燕塘型、荷叶型。  相似文献   

13.
土家语语音研究中对于高平和高降两个声调的归并素有不同意见。本文从南北方言的对应出发,认为土家语原本只有一个高调,跟汉语的长期接触加速了声调的演变,土家语的高调逐渐分化成为高平和高降两个辨义的调位。  相似文献   

14.
在方言的分化和演变的过程中,在方言区的交界处或移往外地的方言岛,由于语言接触和渗透,有些方言兼有不同时代、不同方言的特征,对应繁复,异读多、同义手段多,归入哪区都不合适,以往的学者已经提过“混合型方言”和“过渡型方言”.本文先就比较典型的几种过渡型方言归纳了一些类型特征并区别了不同的等差.然后,就湘南、粤北和桂北的连片方言,在众多学者们的调查报告中,提取了16条语音特征和60条常用词,拿9个方言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已知的混合型方言的类型特征是相符合的.文中还就这一片混合型方言的社会文化特征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与统计,探讨方言词语(主要是双音节)的轻重音类型及分布规律、方言词语轻重格认读格式对普通话词语轻重格式认读规范的影响和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颜氏家训·音辞》是中国音韵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从《音辞篇》中可以看出颜之推对语言的一些独到见解,如方言的形成及方言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共同语的确立、韵书的出现及存在的问题、对《切韵》产生的重大影响。文章将从《颜氏家训·音辞》中分析颜之推的语言观及对中国语言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明末乔中和<元韵谱>一书中的声调系统,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其中平分阴阳、保留入声调,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河北内丘语音的面貌.该书音系平分阴阳在非曲韵类韵书中是具有革新意义的声调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四川北部山区方言的语音分尖团,同时也有一些入声的痕迹。随着语音的变化,已经出现了老派和新派的分别。  相似文献   

19.
粤西茂名地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北接云浮,南临湛江,东面与阳江为邻,西面与广西玉林接壤,该地区共辖五个市县,其方言归属传统上与湛江、阳江地区合为粤语高廉片次方言。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本文综合论述茂名地区粤方言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