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昀均 《教师》2011,(26):11-11
一、从体育与人的概念角度来认识体育生活价值 从体育与人角度来认识,体育就是人的体育,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体育行为是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来进行的。同时体育是人类个体通过体育活动联系社会,实现社会化的一种主要手段和方法。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常常体现在一般的社会人的生活方式、参与体育的现象、体育的社会活动习惯、体育的长期锻炼习惯、社会节日风俗活动之中,即思想、政治、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之中,以及物质产品之中。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交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增进身心健康,变革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本文从体育生活方式的角度论述了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关系,探究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融合发展对人们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全面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提高全民族素质,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配套的跨世纪的系统工程,是体育改革中战略性的重大举措.体育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和现代化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力量.生活方式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生活方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生活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人类与社会的健康发展问题.实践证明,体育丰富了人们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内容,改进了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邯郸市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人们的体育观念和运动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追求体育活动中的娱乐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趋向.同时新形势下体育活动的概念也变得越来越宽泛,许多原来不属体育范畴的形式各异的活动形式(如旅游、棋牌类活动、身体塑形)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并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一、从体育与人的概念角度来认识体育生活价值从体育与人角度来认识,体育就是人的体育,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体育行为是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来进行的。同时体育是人类个体通过体育活动联系社会,实现社会化的一种主要手段和方法[1]。  相似文献   

5.
对开封、商丘两个城市的120名城市居民体育行为和生活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城镇居民由于生活条件有限,因而造成人们自觉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有限,体育消费行为较差等现状.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新闻传媒应多报道鼓励人们自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使人们认识健康的身体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人的"生命质量"包括自然生命质量、精神生命质量和社会生命质量三个方面。体育通过"身体养护"强化个体的自然生命质量;通过"心灵陶冶"提高人的精神生命质量;通过"人际交往"促进人的社会生命质量。体育过程既是提高人之生命质量的途径,本身又是个体生命具有质量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涵,而学校知识群体的参与推动是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走向生活,学校应该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座谈、咨询展览、举办活动等社会教育方式来开展知识技能教育、亲职教育、环境教育和休闲教育,通过丰富自身的社会生活,深化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体育生活方式概念的提出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提出的,是从体育的角度对人们生活状况的解释,是对体育活动在生活中重要性的强调,对体育在生活中作为生活组成部分的重视。体育生活方式的提出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试论体育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范畴,已经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健身,保健,养生,娱乐的重要内容,生活方式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促使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千姿百态的变化,生活方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生活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人类与社会的健康和发展问题,实践证明,体育丰富了人们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内容,改进了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因此,体育与人的健康和生活方式,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法对实施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现状、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生活方式新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是实现终身体育并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空巢老人身体活动状态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参考.本研究以规律性体育活动为干预手段分析其对女性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规律性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女性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增强生活幸福感,改善慢性病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规律性体育活动可以作为干预女性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终身体育思想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跨入了新世纪,教育的形式与内涵在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终身体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人在学校教育中对体育的需求,而且应是家庭的和社会的统一体。家庭体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体育中的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延伸,它可以在社会环境下根据个人的情况灵活自主地选择和从事体育。它们的目标都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即最终目的是达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丰富文化生活,沟通与融洽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并使之贯穿人成长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人自从有了生命,就有了社会性。人的社会属性.促使着社会行为的发展.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发展.与他们进行的游戏活动紧密联系着。“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通过游戏.接受社会训练.发展其主要的社会行为。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游戏不再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但却能利用游戏加强其增强学习动机.帮助掌握教材,提高复习兴趣.克服学习上的某些困难等。游戏的目的性、组织性提高了.因此.教师应善于组织和利用游戏来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在游戏中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研究是时代和社会关心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命题和要求。通过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其含义,从大学生体育生活主体、体育活动条件和体育活动形式的现状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促进现代大学生的积极有序性的体育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3):126-130
为了研究大学生锻炼行为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并探讨体育价值观在两者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人口统计学自编问卷、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和大学生体育价值观问卷对250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家庭背景、专业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预测体育锻炼行为,体育价值观在其中起中介作用,通径系数达到0.72.  相似文献   

16.
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和理性反映,它是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体育与人的关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以社会生活主体为载体,具有多元化的属性,具有社会化、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是认识体育的重要观念形态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健康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有其重要意义,体育锻炼是最积极、最有效的促进健康的方式,但通过调查女教职工的体育行为,发现其的参与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对河北省女教职工的体育行为提出干预策略,以促进其参与的积极性,为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为提升生活和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人们对体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融进当代女大学生的生活,形成了她们为实现体育生活化而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的特定生活模式。当代女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体育生活方式、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生活价值观和体育生活效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提起家政,很多人会把它和煮饭、炒菜、打扫卫生等家务事联系在一起。但随着社会对科学和。幸福家庭生活’的期望和关注,人们对“生活品位”、“生活质量”、“生活情调”更加重视。家庭作为个人和社会的中间环节,成为个人赖以生存的“诺亚方舟”。人们开始感觉到“家”除了是为自身提供吃饭和睡觉的场所之外,更是安全与温暖的象征,是铸就性格和陶冶情操的地方,是体验科学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基地。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都源于家庭。那么,家政学专业到底学些什么?学这个专业有什么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适应力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过程,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交往是现代学生完成学业、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使交往能力增强,合作和竞争意识加强,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并提高自己的生活适应性.交往不当,也可以使学生造成无穷的苦恼和悲伤,导致人际间冲突和矛盾.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教学及日常活动、游戏中,在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上,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学会接受困难与挫折,是学校体育在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中的重要职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