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六书"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的同时对部编小学一年级教材写字表上的300个生字进行了分类,并围绕汉字教学进行了列举性释例。  相似文献   

2.
生字教学对儿童的识字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和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文章对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生字教学用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从生字教学用字的角度来看,社会上一味推崇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时,两者的识字教学都遵循从易到难、从常用到不常用的原则。此外,人教版小学《语文》的生字教学用字在课文中的复现率偏低,识字教学以低年级阶段为主的倾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三个问题。即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首先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新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语用"是指对母语运用的学习及语言应用的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语言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因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对于文本的利用应注重语言应用的过程。针对此,在"语用"视角下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立足文本,设计"语用"策略文本是语言应用的具体体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经过编者精心筛选,内容精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蕴幽远,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好素材。基于此,教师在"语  相似文献   

5.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苏教版教材中的生字有两种,一种是田字格里的一类生字,要求学生会认会写;另一种是双横线里的二类生字,要求学生能认读。教材中二类字的数量是一类字的一倍半,在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材料中大量出现,学生在遣词造句时也常常会用到。学生对二类字的熟练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语文学习能力。然而在二类字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一是重"读"轻"认"。大多数教师对二类字的教学采取"蜻蜓点  相似文献   

6.
杜鹃丽 《甘肃教育》2014,(18):98-98
正我国过去的语文教学强调知识性,把理解教材当作最终目的,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两者均成了教材的奴隶。而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也就是说,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意识到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绝非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使用。那么,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一、依托文本,让教材"宽"起来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均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是在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材等资料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许多教师能够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合理安排语文实践,让学生在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一、活用教材插图,引导观察理解  相似文献   

8.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语文课程时,主要以生字为主,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字从甲骨文逐渐的演化为现代文字,在学习生字时,教师要注重"音、形、义、写"四个部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生字、了解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书写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好语文教学基础,让小学生对语文生字有更透彻的认识与理解。在现如今的技术发展中,微课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效果极佳。本文将会针对微课在低年级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展开具体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小学各年级语文每学期结课后,在期末总复习过程中,复习生字是重点之一。 复习生字是巩固识字教学,提高识字率的有效措施。 有些语文教师沿袭已往的方法,按教材课题的编排顺序,依次复习各课的生字,甚至每一课的生字也按生字表的顺序从前向后复习。  相似文献   

10.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小学语文教学更明确的方向,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诸多问题。其中一点尤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那就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新课改实施到如今,很多教师普遍能理解、认同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譬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的生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环节。新课程标准对每册语文教材的生字教学数量都作了具体规定,学生生字掌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其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高低。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生字教学,不能妄图建造空中楼阁。可是许多老师在从事生字教学时感觉单调、无新意,学生学起来也很枯燥,实际效果不太好。其实生字教学完全可以表现得富有情趣,使学生愉快地识记并运用生字。一、音形义结合——识记任何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这是世界上唯有汉字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内容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设计应遵循从有效解读教材到科学处理教材的一般过程。有效解读教材是基础,教师应根据课文的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内在意蕴层和社会意义层的不同价值和内涵,对教材进行分析与定位;科学处理教材是关键,教师应从教材内容的心理化、简约化、问题化、操作化、结构化和灵动化几个方面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13.
王翠金 《考试周刊》2014,(95):29-29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生字词掌握的多少,做很多机械重复的活动。笔者认为,要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需要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协作式"学习存在于教师、学生之间,创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应怎样进行变革和探索呢?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首先,在教学中要反复向学生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12,(Z2):80-81
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生作业中,字词抄写是一项最常见的作业。字词抄写一般又分为两项,一项是生字词抄写;另一项为熟词抄写。所谓熟词,是指教师在课文中挑选的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词语。无论是生字词还是熟词,一般学校都要求学生抄写4遍。以上海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平均抄写量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5.
师生问题意识是促进师生发展、构建高效课堂、培育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带着问题教语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学段要求;研究教材,把握核心要义;深耕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学生应"带着问题学语文",通过问题的植入、发酵、解决、提升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董琴 《辽宁教育》2022,(5):5-10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很多小学低年段学生对语文要素内容的掌握不扎实,语文能力提升缓慢;一些教师对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层次把握不准,语文教学效率较低,制约了"双减"工作的推进.对此,教师应以统编教材为依托,梳理单元语文要素,开发以渗透语文要素为目标的学习单,通过组织学生自主练习和开展小组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中的生字又是语文的基础,生字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生字教学的效果就关系到语文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对生字的学习也只是靠死记硬背;生字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存在理论和实际脱离的现象,另外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插图成了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插图优化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借助插图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借助插图深化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课本是小学生最直观的学习资源,生活中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小学生可以借助语文教材进行生活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掌握语文运用的规律。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把语文教材作为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个科目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以最受关注的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强烈意识到,语文教学承载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获得新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主题检索"教材统编"获得期刊774篇,获得博硕文献79篇,其中20篇文献将视角聚焦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本内容、教材编排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研究,统编教材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在内容、教材编排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以期为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合理运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有效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