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从教师的角度讲,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能让学生们对所授知识感兴趣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下面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课堂才能高效起来。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再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在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的学习过程。本文主要从学生学习小组的建设、导学案的编写、高效课堂的流程及学生评价几方面谈一下课堂教学的质变——以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释解师生的一些疑虑与困惑的过程中给出了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智慧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智慧课堂是能让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现、发展、应用和创造的课堂。课堂上教师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更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课堂不只是传承知识的中转站,更是具有丰富趣味性和智慧性的求知平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如何炼成谈几点浅识。一、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智慧的课堂是智慧课堂如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课前的预习设计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结合  相似文献   

4.
“导学式”教学法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再现知识与探究知识的统一。它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本文以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改善学生学习状态的一般策略。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本,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从被动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己主动去探索、  相似文献   

6.
对于学生刚刚升入高中之后,英语学习方向面临的问题就是词汇量剧增、语法知识难度加大,特别是由于高中教师相比于初中教师更倾向于英文授课,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听不懂、跟不上、适应不了,使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产生巨大压力,如果没有处理好,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从维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角度谈如何促使学生顺利实现初中向高中英语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面临着中考升学的压力,部分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传授大容量的知识技能,使许多学生觉得数学课都是数字、公式、法则、定理,枯燥无味,从而对数学敬而远之,失去了兴趣。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成了一位数学教师的烫手山芋。下面就教师如何提课堂效率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如何进行高效教学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下面我自己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一、从教育学的关系上谈如何提高课堂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师讲生听、师写生抄、师问生答,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先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怎样能改变这一现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请大家多指导。首先,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授课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好的教师解释知识。优秀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知识。”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分享对学习的激隋,分享种种新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张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2,(19):139-140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科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依托和媒介就是教师的语言。因此,教师的语言便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铺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桥梁"。本文拟从历史课堂的语言艺术来谈教学。  相似文献   

12.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地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空间。课堂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难题。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探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课堂效率的影响。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一、注重课堂之中身份的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之中,课堂是教师的课堂,教师是课堂之中的主宰者,决定课堂之中的一切。教师在课堂之中的身份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听讲,将教师所讲解的所有内容全部记住。以往的教学被称为填鸭式教学,这样教学的好处是学生能够接收大量的知识,缺点是学生只是听知识,未必真的了解和理解知识,因为教师在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探究性学习进入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运用的阐述,谈自己对探究性学习进入物理课堂的认识和运用体会。主要是明确探究性学习进入课堂的学习目的,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一个学习过程。尝试在一种开放性的环境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互助交流,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相互协作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探究性学习进入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将探究性学习进入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是关系到探究性学习进入课堂的实效关键。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新课程的理念是课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智力效能发挥到理想标准。  相似文献   

15.
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知识这条明线,数学被教成了毫无思想的纯知识,学生的A主学习被忽视,或是被教师权威强加。数学学习有的是知识、技能与技巧,唯独没有思想。让课堂产生学生的思想,数学学习中就应该有奇思,有妙想,有自由的个性和思想,获取知识——渗透思想——催生思想,应该是数学教学的流程,而催生思想要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一生的理想追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怎样如何从“儿童立场”出发,催生数学思想,让课堂圆融共生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三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以讲解为主,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纳器,不管他们喜欢与否,一股脑地向他们灌输那些毫无吸引力的、枯燥的语法、词汇,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他们对英语毫无兴趣而言,学习变得无奈和被动,在课堂上他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回答问题和思考问题,只能被动地接受。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无论学习哪门课都需要兴趣,英语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石颖 《学周刊C版》2010,(10):38-39
“合作学习型”课堂是指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全面合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课堂。合作学习型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动I生,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下面,我就谈一下地理教师在“合作学习型”课堂中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核心,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节高效优质的课堂,必然是学生主体地位最为突出、主体作用发挥最为充分、学生学习效果最为显著的课堂。就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习效率,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教学方法是受教学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必然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在家通过教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翻转课堂中教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个性化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在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使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