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探讨新时期下高职学生管理方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话题。本文对高职学生实行大一"班级导师"单轨制,大二"专业导师+学生管理委员会"双轨制,大三"企业技能导师+学生管理委员会"成才双轨制的"一二二"轨道制学生管理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5):115-118
学分制视阈下,本科生导师既是学业导师,侧重于学生的专业辅导和综合技能培训,又是学术导师,重视学生的学术引介和创新思想的培育。在现实层面上,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既需继承欧美知名高校导师制的内涵要义,更要立足于我国高校教育环境和现有教育资源,在广纳师生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选课制,并坚持自由民主、灵活多样的原则为学生选配导师。同时,需要逐步构建以"互选导师+随机导师"模式、"课程导师+科研导师"模式、"个人导师+团队导师"模式等为核心的立体网状运行模式,而此对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效果也是颇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辅导员与班导师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最为基层、最为活跃的力量,对学生影响最大.在"辅导员+班导师"的育人机制中,班导师侧重于专业指导和学术思想的熏陶,兼顾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兼顾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4.
内涵 "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模式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结合学生不同个性而实施的一项教学改革.专业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研究方向和从事的科研开发项日,结合大学生科技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计划,各类院、省、国家技能竞赛等,以专职专业导师身份提出专业研究方向或科研项目;校企合作企业行业能手、技术专家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工程开发项目、企业培训平台等,以兼职专业导师身份提出参与计划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结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行基于跨年级专业学习梯队的“专业导师制1+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学生梯队组成、专业导师构成及功能、实施阶段和实践任务,分析了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认识、技能培养,融合专业导师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试点专业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阶段式分层组合导学模式,又称为"辅导员+导师+班主任"模式,由学生、辅导员、高年级优秀学生、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具有分阶段、分层次、应用方式灵活的特点,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自我定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高职导师制的不足而提出的"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强化了项目的开放性、学习的主动性、方式的真实性,使得导师导向性更加明确,教学目的性更强,更加强调团队学习。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显示,该模式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职旅游专业"职场礼仪"课程存在着内容缺乏职场性、方法缺乏多样性、评价缺乏科学性等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将教学模块融入旅行社职场礼仪需求要素、多种授课模式和教学手段融入课堂,以及采用"双导师+双层次+分组纠错"的考核评价等措施,培养旅游行业"准职业人",提升旅游专业学生职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并采用"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进行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管理。通过对09级、10级学生的综合试点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四种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为目标的情况,提出"导师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导师指导+项目导向+学生选课程包+团队梯度"模式,依托工程研发中心,使得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有效开展,通过在学院的实践,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实践锻炼是提升个人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职业适应能力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入学—入门—入行—入职"的职业发展理念,构建"四阶梯五维度"的实践教学内容规划,打破课堂教学的壁垒,将课外实践活动纳入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范畴。该体系以"教练教技术+导师教学术"双导师培养模式、"校内+校外"双实践教学基地、"学分+技能证书"双重考评体系作为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让学生在真实职场环境下进行实践教学锻炼,实现职业适应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存在着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专业能力而忽视非专业能力、过分注重就业率而忽视职业发展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是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质量的需要。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可从构建"平台教学、专业分流、岗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文素质全、专业基础知识宽、专业核心知识精、岗位方向技能强的"点、线、面、体"课程体系,采取"导师+项目+团队"的教学形式,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教育形式下数据分析与大数据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存在形式单一、技术单一以及工程导师不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基于"SPOC+企业+校内"的三级专业实践实训课程的培养模式。由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和SPOC共同构建特色实践方向,共建培养方案,实现三级培养和三级评价机制,完成工程紧缺型专业前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系统地给出基于兴趣的面向大数据应用需求的人才培养实践教改方案。  相似文献   

14.
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再转化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是工科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专业导师在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中其角色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以"专业导师制度"为主要载体,通过引入微共享平台、翻转课堂、科研学术团队组建等方式开展专业教育活动,丰富了专业导师制度的内涵,使专业导师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双导师制"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科研单位各委派一名专家分别担任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它有利于提高校内导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校外导师的科研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实践是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须而关键性的环节,做好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和专业实践过程管理保障"导师制"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高职"全员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聘任专业教师担任专职专业导师,聘任来自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为兼职专业导师,辅以帮助学生自我管理的辅导员为主的生活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采用该模式,能有效地使学生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较强的产品营销水平和较高的旅游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旅游从业者。  相似文献   

17.
石乐  王巍  姚玉环 《科教导刊》2019,(11):68-69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辅导员—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途径就是在医学本科生的教学管理队伍中,除了传统单一的配备专职辅导员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结合医学生的培养目标,配备学业导师作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力量,配备临床导师作为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的突出力量,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临床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辅导员—导师制"的双重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通过专职辅导员、学业导师和临床导师的积极引领,实现各路"育人纵队"的"横向衔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教育管理新模式,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践场,创新载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软硬件发展的限制、内涵建设等问题,本文通过"广东省高职院校数字内容产业专业群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的案例,提出建立高职院校数字内容专业群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组建创业导师团队的师资结构,构建"基础实训+专业实践教学+创业通识课+项目化学习"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以及制定运行保障体制的建设模式,通过提供专业孵化服务和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载体的整体孵化能力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大类招生新形势下,班导师必须了解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通识教育对培养全面的人的意义,且具有广博的知识视界,才能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体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专业学习和专业选择。面对文基班学生"自信、卓越"的文化特色,班导师要防止"捧杀"学生,工作中多使用批评和教育的方式。面对文基班"开放、分享"的文化特色,班导师应该引导学生开放创新、自理自治,以平等的姿态参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20.
江苏开放大学已经明确了学生的服务与管理实行"学务导师制",这是学校服务与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所谓"双导师制"即负责专业教学的课程导师与负责学生服务与管理的"学务导师"。"双导师"负责制是江苏开放大学与江苏电大的不同,也因此区别于其他各级各类的"网校"。学务导师是开放学生服务与日常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学务导师负责学员的学籍、选课、甚至毕业的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