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代学生》杂志以《新理念新教材新体验》为题,报道了一线师生对本市二期课改新编《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本的反映。《当代学生》为支持《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次深入报道在学生、教师与编者之间架设了一座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2005,(5):44-44
“三部曲”源于古希腊,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现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现辑录部分“三部曲”作品如下。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5、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6、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7、雷加的《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枫林》。8、欧阳山的《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9、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10、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11、李季的《杨高传》三部曲:《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女儿出征记》。  相似文献   

3.
有谁能相信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一个能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报》《教师报》《党史博览》《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时报》《德育报》《黑龙江教育》《哈尔滨教育》《班主任之友》《教师博览》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近40家报刊上已经发表了近800篇(首)  相似文献   

4.
同剑侠 《师道》2007,(12):61
小女快要满五岁了。自她学会讲话起,我们就给她订了《大灰狼》画报,还经常购买《米老鼠》《儿童画报》《小熊维尼》等给她讲,至于《西游记》绘画版,更是被她翻得稀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交代”词义的引申脉络,探讨了“交代”与“交待”的混同原因,比较了《现代汉语词典》与《国语词典》对“交待”的不同处理,认为《现代汉语词典》不妨以《国语词典》为借鉴,对不符合语言规律的“俗成”不能一味地迁就,而应积极地规范。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包括3篇课文(《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和一个练习.《诚实和信任》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碰碎这起小事故的过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珍珠鸟》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告诉人们"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7.
我和县里的十几位自然课教师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年会上观摩了一节《蚂蚁》课,回校后又看了一节本校教师上的《蚂蚁》课,故叫:“洋”《蚂蚁》、“土”《蚂蚁》。对于蚂蚁之课,有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某杂志曾刊登一位学生来信,说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读者》《收获》等优秀图书和杂志。并认为,按老师的方法去  相似文献   

9.
王喆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5):101-103
《文心雕龙》之“文之枢纽”的前三篇《原道》、《征圣》与《宗经》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相互勾连贯通,具有非常严密的统一性和内在逻辑性.本文通过对《原道》篇的命意,两个重要命题模式即“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与“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以及刘勰侧重《五经》文学性因素的背景原因的分析,较为清晰地梳理了“原道”、“征圣”与“宗经”三位一体的内在逻辑.同时,对刘勰的“文道观”也作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9年过去了,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年的动画片吧。《冰河世纪》《麦兜》《多啦A梦》等经典系列动画片纷纷推出了续集,在延续原有风格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不少惊喜。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等电影公司也年年如约推出动画精品,一部《飞屋环游记》赚尽口碑和票房。一些经典漫画经过改编后,开始转战大屏幕,如备受大家喜欢的《铁臂阿童木》。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而是反映现实的真实社会状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史,“历史精神”体现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不是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解析了人类自由的获得路径问题。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发现了真正探及社会生活本质同时也是文化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矗立于现代哲学之林,这就是作为整体哲学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说话人的姿态、小说的历史和功能、小说家的修养三方面对《新编醉翁谈录》所包含的“小说”理论进行了研究:从概念上论证了“小说”的口头艺术特征,从根源上分析了“小说”产生的历史和人性的动力,从功能上对“小说”的叙事原则和技巧进行了归纳,从“小说家”的修养方面探讨了创作主体的叙事能力问题,因此,这是比较完整的关于《新编醉翁谈录》的“小说”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比《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异同 ,确认课程标准的创新精神 ,进而说明与时俱进是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学的“效应”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效果”、“反应”等平面概念。作为一个兼兼史兼哲的立体范畴,其特征至少有三:(一)它确指学本身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多向建构和共同生成;(二)它的运动体现出学作为历史所特有的、必然的“净化律”规范;(三)它的导向或理想化终端,便是哲学高度上的“人的实现”。通过如此考察,我们会发现:以“效应”的视角来切入学,学便具有了另种崭新的存在面貌。这基本可称作“效应的学观”的理论探讨,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学的全面、完整的认识,无疑有着积极的参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道尔顿的原子论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但是它存在着一个自身不能克服的内在矛盾 ,即道尔顿把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 .这一矛盾的外化 ,导致产生了“半个原子”的问题 .为了解决“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阿佛加德罗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基础上 ,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推论 ,引入了分子概念 ,提出了分子假说 ,初步解决了“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在此基础上 ,坎尼扎罗完成了科学的“原子 -分子”理论体系 ,最终完善地解决了“半个原子”矛盾问题 .本文通过对“半个原子”矛盾问题的形成、提出和解决过程的历史考察 ,总结出了科学发展的几点规律性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中国的小说观念发生了从“史”到“文”的重大变迁,即由攀附于史转为以“文”为本位观照小说的价值。这是明中叶以来经学、史学、子学评点领域里“泛文论”倾向在小说评点领域的扩展。在这一变迁中金圣叹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书如其人”是中国书法美术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命题,曾一度成为书法史上主流的批评模式。但是,随着书法美学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它的置疑接踵而至。此后,持论者往往对其持非否定、即肯定的态度,在对这一命题的认识上始终不能有共通之处。因此,寻其源流,回顾历史,深入思考,找到一个新的视点对这一美学命题进行全面的再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思想提出后,广大理论研究者就“三个代表”思想与中共历史研究的理论探讨,围绕这一理论而建构起了一套全新的中共历史研究的理论范式。首先,中共历史研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成为中共历史研究的内容。再次,中共历史研究要把“三个代表”思想“还原”回历史。第四,中共历史研究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衡量标准。最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解读中共历史。  相似文献   

19.
《文选》所收哀伤赋.除《长门赋》外,都是魏晋六朝时赋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重“情”是哀伤赋的重要特点。可以从个性化、哀伤赋文本、咏物赋的比较和赋的转变四个方面来认识哀伤赋的主情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吏上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必然是“自上而下”的行进向度,“自上而下”与变法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定“自上而下”就等于否定变法本身。变法、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不能以成败论其道路的合理性,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自上而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不成熟的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