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基本思想包括: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建模.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能体现出这三种思想,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在步入“后课标时代”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新课标强调: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统领课堂教学的制高点.教师要在应用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一、渗透数学抽象思想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出发,通过画图、列表“剥去”一些具体形象的东西,究其本质,逐步抽象出其中的关系,这个过程就是数学抽象,也是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最基本和关键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的观点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完成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建模思想;将数学建模融入高等数学,关键是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过程,反映出抽象思维、简化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浅析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建模是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将数学建模融入高等数学中,关键是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本文结合高等数学的教学谈谈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数学建模是数学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数学素质的培养提高,已成为数学教育的目标.在初中阶段数学活动就是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处理,在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其思想和基本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应用数学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很困难的一步.而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把错综复杂的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通常是指有实际背景的或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而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连接数学和现实世界的桥梁;数学建模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可以把生活中极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抽象、简化.数学建模就是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从而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再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基本程序如下:笔者认为,在学完有关数学知识单元后,应安排该单元知识的应用专题,重点是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化归等能力.复习时,可编拟一些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和…  相似文献   

6.
数学模型是联系生活实际与数学学科的桥梁,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既是将生活实际“数学化”的过程,又是学生的思维得以有效训练的过程。文章认为创设生活情境为建模的基础,抽象事物本质为建模的关键,渗透数学思想是建模的灵魂,解决实际问题是建模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建模是应用数学建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有助于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已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本文在分析学生学习实情的基础上,探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从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创设建模背景情境、开展项目化建模探究活动、加强模型检验和修改四个方面,论述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以供相关教育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学宝 《新疆教育》2013,(16):126-127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是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我们的数学教学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前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个数学模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淑珍 《广西教育》2014,(25):39-39
正"数学建模"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于教学中。"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结合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化构建,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能极大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果,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一、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教学理论"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结合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化构建,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建模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初中数学课标中对数学建模提出以下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简化、抽象后所得到的数学结构,一般用数学语言、符号、数量关系式或图形等描述。“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下面是一位青年教师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数学建模是架设实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大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是数学教育的一种改进,也是大势所趋.可通过如下切入点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将建模实例融入到数学课的教学当中,逐步培养运用数学模型的意识;以数学建模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数学建模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和课外作业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见,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方法能激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数学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数学渗透建模意识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而教学建模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某一个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后,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建立起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个数学模型,渗透着前人建模思想、方法的精华,而高职各专业教材中的题材都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例,因此在教学中培养教学建模意识,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对高职学生有着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模思想是数学学科的一项核心素养,是联通数学理论和现实社会中实际应用的重要桥梁,更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建模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结合教学案例对如何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建模思想,培养建模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对各种对象人出抽象或模拟而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数学建模方法的给予学生的训练与传统的课程训练是很不一样,它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正是成人数学教学所追求的,章试在成人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建模的渗透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数学建模就是对现实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作出一个相应的数学模型,它是一个数学化过程.与人们观念中习惯的实物模型不同的是,数学模型只是一些数学符号、图表和表达式.实际上,数学建模就是一种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作为工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一种技术化、艺术化的过程.而中学数学建模就是用中学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与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过程.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可归纳如下: 实际问题往往是较为复杂的,因而只能首先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来进行定量的研究,这正是一种抽象和简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以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高等数学是理工、经济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通过抽象、简化,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并得到结论以及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合理的全过程,是解决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缺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说,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对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数学建模就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数学教学中研究新理论和数学教学实践新需要,对预科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提出了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9.
模型思想是数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尤其是在"数与代数"教学中,模型思想的思维过程是理解数理和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又特别是数量关系、数学公式和数学规律等内容,都蕴含着了丰富的数学模型思想。渗透模型思想和发展学生的模型思维是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不可忽视的教学使命。以一年级上册"减法"的教学片段为例,阐述"表象——抽象——内化——建模"四步式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数学建模思想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启迪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锁定正确的思维方向,还让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下,渐进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实录谈谈如何在本节课中达成良好的建模思想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