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民政府时期,由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河北知识分子在职业的选择上总体趋势和全国其他地方大体相仿,无论是国外留学生还是国内各类院校毕业生,选择职业大都集中在教育及自由职业领域。和科举制刚刚废除时相比,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择业更加理性与多元,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以及传统观念的作祟,职业领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形成合理的职业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经历了发展、形成、分裂、瓦解和建构的历史过程。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家族制度、科举制度和儒家文化培养了强大的知识分子群体,有力地巩固了封建统治。科举制度的废止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传统知识分子失去原有制度的保护,出现身份认同危机。随着革命的演进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知识分子在党组织里获得新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新职业主义下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核心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基础能力.文章通过剖析毕业生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新职业的职业特征,阐述了新职业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并结合高职教育实践,提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刍议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设计。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人才的后备军,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未来劳动者,他们的职业理想反映了这个群体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趋势。虽然,不同的个体职业理想是不相同的,但处在同一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些共性。一、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的一般特征1.强调职业的经济收益。随着社会的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在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以前在职业选择中可以抛开经济因素,是因为不同职业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5.
子代与父代之间的职业流动是衡量社会阶层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利用博士职业选择的调查数据,本研究在职业代际流动视角下分析了家庭资本对博士职业期望及现实选择的影响,发现博士的原生家庭资本整体上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且博士教育能够在总体上维持或提升博士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出身不同阶层的博士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带有不同的倾向性.在选择非学术职业的博士中,家庭文化资本相对更高,经济资本更优越,出身高级管理者家庭的博士更倾向于选择行政管理岗位.选择学术职业的博士,其职业期望主要受到家庭文化资本影响,而家庭经济资本则影响了现实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是指具有强烈忧患意识 ,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群体。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界 ,大体上划分为两个时期 ,他们的人生道路也分别具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对自身职业发展任务的认识,以及个体对职业如何做出相适应的选择过程。个体做出现实而适宜职业选择的准备性程度,包括态度与认知两个基本维度。职业成熟度是个体职业发展程度的一种指标,它与个体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相联系。只有成功地完成了相应职业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才是职业成熟的表现。职业成熟度高的个体对职业选择的过程也了解得更多,会经常思考有关职业问题,把现在的行为与未来职业目标相联系。他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依赖感,个体也更可能对职业选择做出承诺,也更愿意了解现在职业现状,及在必要时做出理想职业与现实之间的妥协,因此个体也更可能获得成功及  相似文献   

8.
从"知识分子"的概念出发,表明"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在历史发展中和不同的人之间具有多种不尽相同的阐释,其中重点考察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在了解"知识分子"概念的历史变化的前提下,尽量从葛兰西的政治革命斗争背景出发,理解"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在争夺文化领导权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理性化的现代社会分工引致了职业化的合理发展,而工具理性的发展所造就的"职业人"使传统知识分子可能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当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角色特征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中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性问题.分析当代大学教师"公共精神"得以展开的社会条件,对建构社会转型中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延安文学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抒写主要体现为对知识分子品性的革命反思,这种反思反映了延安作家寻找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差距并企图弥补的努力,是对知识分子思想与个性的整体审视,是在没有外力推动下的主体选择,具有知识分子的精神史意义。革命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具有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情绪化、迂腐和胆怯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