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移情是在刺激事件作用于他人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他人而非本人所处情境的一种移入式反应.培养学生和教师的移情能力能有效地转变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旧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教育方式的共感,有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情感状态的理解,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认同和沟通.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大学生移情能力、利他行为的相关性。被试为信阳师范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本专科生173名,其中男生66名,女生107名。采用了《大学生利他观念问卷调查表》、《同他人的理解与交流》和《社会共感能力》等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的相关性极其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中关于"同理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同理心(empathy)亦称共感、共情,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是EQ理论的专有名词,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了解、关怀和情感上  相似文献   

4.
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及其对助人意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自编故事和对儿童的提问,根据儿童回答中涉及他人情绪状态的程度,将儿童的情绪认知分为与故事内容无关、只涉及情境信息、自己经验的投射、共感的理解、再加工的理解5个水平,结果表明:3~5岁幼儿的情绪认知处于情境信息的描述和自己经验的投射阶段,7岁以后共感理解和再加工的理解占优势;情绪认知不存在性别差异,对幼儿的助人意向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心理咨询中的共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感是心理咨询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本结合实际,讨论了共感的效能、如何正确表达共感以及共感表达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胡金木 《教育研究》2021,42(5):77-85
儿童正义感的培育不仅需要理性的正义认知,也离不开感性的移情体验.社会同情是一种主体间的情感共鸣,通过一种感同身受的同情共感机制来促进正义感的发展,是儿童正义感形成的情感基础.作为主体间理解的情感纽带,社会同情促使主体通过置身于他人的境遇感受、体验、思考,了解并理解他人,维持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善意.基于同情共感机制,教育者要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引导儿童深入社会生活以获得真切的社会体验,倾听他者的声音以促进主体间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以实现情感共鸣,学习榜样以认同社会所信仰的正义价值,借助移情投射以激发正义的想象,促进儿童形成一种厌恶不义、渴望正义,依据正义行动的正义感.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攻击行为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攻击行为是指以口头的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身体、心理进行伤害的行为。用木棍、拳头打人是攻击行为,用言语直接伤害他人,侮辱他人人格,使人丢脸,也是攻击行为;捏造谣言,诬陷他人等间接攻击他人心理,同样属于攻击行为的范畴。在我国,由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小学生的攻击行为数量较少,不可能对社会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比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使用语言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现今,很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9.
马雷 《快乐阅读》2011,(18):67-68
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其中的意境美,只有熟读古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达到与诗人"同情共感"的艺术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通过攻击、威胁、辱骂等行为伤害他人的心理、肌体,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包括语言的攻击和肌体攻击。这些行为在外来务工者子女身上较为普遍,男孩子更胜一筹。狙击外来务工者子女攻击性行为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外来务工者子女的攻击性行为特别突出呢?  相似文献   

11.
舍勒对移情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他的<共感现象学>一书中.在那里,舍勒区分了几种相似的共感现象,借助于对这些共感现象的区分与厘定,特别是通过对"一体感"、"同情"等现象的考察,舍勒展开了对移情论的批评.舍勒对移情论的批评不仅是针对利普斯(Theodor Lipps),也指向胡塞尔(Edmund Husserl).虽然舍勒仍然坚持本质还原的现象学方法,但与胡塞尔认为认识现象是现象学的基础不同,舍勒认为情感现象才是现象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儿童骂人、打人、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等,都属于攻击行为。大多数的智障儿童都存在不少不良心理行为,如轻率、焦躁、多动症、强迫症、神经过敏、任性、攻击行为等,其中攻击性问题行为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比例高达71.6%。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就可能转化为品德不良,甚至使儿童在长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通过对三名个案的观察研究,从冷处理、情绪转移、适当惩罚、情感体验、情绪宣泄、集体力量、成功体验、家校合作八个方面,阐述对智障儿童攻击行为进行行为干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的孩于经常打其他小朋友,或老抢别人的东西,肯定会令你觉得既尴尬又束手无策。孩子的这种攻击性行为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有害于他人或毁坏物品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攻击性行为是指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或者是和其他同伴发生一些小矛盾冲突时所做出侵犯他人的行为。例如抢别人东西、打人、骂人、对他人蛮横无理等。攻击性行为虽然属于个别幼儿行为,但也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班风、常规,甚至是幼儿的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以《指南》中"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走到孩子中间发现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个案观察和指导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燕杰 《教育艺术》2007,(1):33-34,37
(接上期)教育艺术家如果善于捕捉、利用能引起共鸣的事物,又善于利用人的生命的共感,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2,(33):45-47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比较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对攻击者或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它。本文从攻击性行为的性质、意义等方面探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及其产生的规律。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心理学把攻击性行为定义为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但幼儿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  相似文献   

17.
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他人或事物采取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的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两种形式,其程度可轻可重,从面部表情、姿态手势、口头语言到动手打斗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因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性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即这些青少年在幼儿期就表现出多而强的  相似文献   

18.
人际智能.是指人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即了解他人的心情,期待和洞察他人内心的能力.善于与他人交往.能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爱.能帮助别人并能与他人分享。  相似文献   

19.
试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以及研究的价值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用踢、打、争吵等方式伤害他人的行为。凡幼儿聚集的场所,总会发生这种情况。按照日本的诧摩武俊的说法,攻击性行为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例如:“拳打脚踢、胡闹这类是单纯的直接攻击,而嘲笑、中伤、讽刺等是间接的攻击。容易引起这类行为的倾向称为攻击性,一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我在组织托班幼儿日常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托班幼儿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其具体表现为抢人家的玩具或其它物品,争游戏角色,打人等等。幼儿攻击性行为给幼儿园的生活教育、班级管理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