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主要介绍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等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新闻宣传这一行业。  相似文献   

2.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本质、揭示新闻活动规律的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它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及其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闻学     
《河北自学考试》2014,(6):75-75
专业解读 新闻学即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一门社会学科,虽然是文史类专业,但是更多地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主要培养拥有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新闻学与传播学一、国外研究的发展概况(一)学科领域不断扩大的总趋势20世纪后半叶是新闻学和传播学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1)世界各国主要大学多数设立了新闻学或传播学的院、系、专业及研究机构,学士、硕士、博士等高级学位得到承认;(2)学科影响不...  相似文献   

5.
信息参考     
2001年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热点综述 刘鹏在《新闻记者》(2002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新世纪第一年,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繁荣发展、深化改革的一年,也是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的一年,也是新闻传播学术论著出版的丰收年。 一、新闻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2001年发表的新闻理论研究单篇论文虽然不多,但新闻理论著作精品不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分别推出了——《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和《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世纪版)》,它们虽然以讲述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但与过去的新闻理论教科书相比,这两种新版新闻理论教材在传统新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传播学最新学术成果,重新审视新闻传播现象,对新闻传播及各个分支领域的基本规律、学科特点、操作原则等进行了比较科学、系统的总结,构建了相对系统、完整、清晰的新闻传播理论框架。另外,复旦大学出版社还推出了由全国多位著名学者撰写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丛书,从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新闻史学等多个方面,对20世纪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集中展示了20世纪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十、新闻学与传播学0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研究※02.二十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总体进展0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改革研究04.世界新闻事业史05.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06.中西新闻理论与方法研究※07.当代报纸编辑理论与实践研究0...  相似文献   

7.
【专业简介】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的主要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文化素质、较全面的理论修养、掌握系统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知识和较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具有基础宽厚、适应面广、综合能力强、后劲足、富有创造活力等特点的高级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近几年,报考新闻传播学专业博士的考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2004年,据说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一名博导的考生达五十多人,竞争趋于白热化。2004年,我以新闻学专业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回首考博道路,感慨良多。现将我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创办于1992年,新闻系创办于1996年。学院现设有新闻、编辑出版、广播电视、广告四系,拥有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五个专业。2000年拥有湖南省首家新闻学硕士点,2003年拥有传播学硕士点.2005年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新闻学专业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 ,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教育始于80年代初。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日益扩展与壮大 ,高校新闻出版专业的招生与学科建设也相应地得到不断扩大与发展。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调整压缩一级学科门类 ,在修订高校本科专业学科目录时 ,将原来的新闻传播学由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学科的升格 ,标志着新闻传播学在我国已彻底结束了“无学可教”的历史 ,该学科理论构架体系已得到学界专家的认可与肯定 ,同时也表明我国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拓展时期。一、当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在《中国记者》2005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从本世纪初开始,新闻学类专业点(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统称新闻学类专业点)开始了“超常规”发展。据统计:1994年以前  相似文献   

12.
【内容简介】精选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业务研究、广播电视工作、报纸工作、网络编辑经营、公关与广告以及国外新闻工作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资料。重点关注传播经济、媒体经济与管理、新媒体、新技术的研究等领域、学界理论视野与业界实践操  相似文献   

13.
燕山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机构、宣传部门,从事采访、编辑、节目策划、主持与管理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适用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西方新闻传播史(或外国新闻传播史)是高等学校新闻与传播学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随着新闻传播国际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越来越需要加强对西方新闻事业的了解和研究,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开设本课程旨在阐明西方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兴衰、演变的过程,分析其中的规律(包括新闻事业内部的以及新闻事业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上的规律),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掌握历史的沿革,吸收和借鉴前人的智慧。在修完此课程后,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种新闻传播史的人文价值和理想。在知识方面,学生可以掌握新闻事业演进的社会背景,不同国家、地区新闻事业的互动关系,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网络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的影响,当代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构建等,并且在基础知识方面不断求新求准,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在能力方面,掌握进一步研究西方新闻传播史的发展规律、脉络及动因的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此为镜鉴。二、实行双语教学的原因多年来,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对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视,以中文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和教材已经比较成熟。然而,为何现在要在此课程的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新闻学、传播学也随之发展,在新闻学、传播学迅速发展的同时,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发展正面临发展的瓶颈,发展比较缓慢,本文通过通过问巷调查、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以江苏地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专业发展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音坤 《教育与职业》2007,(36):104-106
我国在传播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检视历史可以发现,对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认识、对传播学学科基础和理论框架的认识、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传播学教学方法的探寻以及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是影响我国传播学学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认清问题所在,找出解决办法,最终必将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教育、研究模式和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戈公振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记者、新闻史学家、新闻教育家。他从事新闻事业二十余年,为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新闻学诸多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譬如其报业经营思想就颇具建树。戈公振的报业经营思想涉及报纸定位、发展战略、新闻管理、广告、发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当今的报业经营与管理仍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华工新闻系是中国新闻教育的新星;那么,王益民副教授著述的《系统理论新闻学》无益是这颗新星闪射出最夺目的光环之一。这部不可多得的新闻理论专著的问世,掀开了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新一页。《系统理论新闻学》从新闻现象的广度、新闻规律的深度和新闻事业的高度上纵横捭  相似文献   

19.
林嵩 《林区教学》2023,(9):27-30
传统的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注重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本体理论学习,以及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新闻采写实务,因此国学通识教育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中往往处于次要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和思想观念的混杂碰撞,新闻生产需要插上中华文化的“翅膀”,从社会历史维度看待新形势,方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新挑战、回答新问题,新闻作品才不失深度、高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20.
渤海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始建于1999年,是学校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建设的本科专业。目前,相关专业还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在此基础上,2005年申请了新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到目前共招生四届新闻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成功申请到了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即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全日制在读研究生13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