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英两种语言,无论是从谱系还是从类型分类上看,均所属不同,因此,两种语言的差别十分巨大,这一差别使得翻译变得十分困难。就拿一个十分简单常见的汉字“说”为例,要想把它译成好的英语,却并不轻而易举,有时竟是相当棘手。 本文拟讨论“说”“道”引起直接引语的现象,即“xxx说:‘……’”或“xxx道‘……’”。 与“说”“道”同义的动词,汉语中还有“曰”,但“曰”除了在古文之中见到外,一般不用它了。当然,还有“讲”或“告诉”,不过,通常都是“xxx对xxx讲道:‘…’”或“xxx告诉 xxx说:‘……’”。  相似文献   

2.
我想起这样一件事。当我到艾森豪威尔处进行访问时,他有一回对我说:“我想问您,赫鲁晓夫先生。现在我有时会产生这样一些困难。军人们来找我,说:‘采取这种措施。我们需要几十亿美元’。而我看着他们说:‘没有钱’。在这种情况下您能回答什么呢?我的一些将军对我施加压力说:‘总统先生,如果您不给我们钱,我们没有这种武器,那我们要预告您,苏联已经在研究这个问题或者一般地说,它来得及作到这一点(他们说什么的都有),因此我们的武装力量要向苏联的武装力量做出让步’”。我问他:“您后来怎样回答的呢?”“给他  相似文献   

3.
两鼠斗穴     
穴:窟窿,洞。两只老鼠在洞里打架。比喻两军相遇于险要而狭窄的地方,没有迂回侧击的余地,就以将士的勇怯决胜负。《史记·赵奢传》载:“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而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两鼠斗穴  相似文献   

4.
1 诸葛亮初见刘备,不是提出来《隆中对》,而是另一种对策。《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曰: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固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亮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  相似文献   

5.
1 诸葛亮初见刘备,不是提出来《隆中对》,而是另一种对策。《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曰: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固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钢练浅H艘?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亮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  相似文献   

6.
猫号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  相似文献   

7.
相传一日乾隆皇帝下江南,见一农夫荷锄而过,即问左右道:“这是何人?”随侍其侧的文华殿大学士和坤抢前一步答道:“是个农夫。”乾隆又问:“这农夫的‘夫’字怎写?”和坤微微一怔,不知皇上此问何意,但他一时也不及细想,随即答曰:“农夫之‘夫’,即两横一撇一捺,与轿夫的夫,孔夫子的夫,夫妻的夫和匹夫的夫同一写法。”乾隆听罢大摇其头,说:“你身为宰相,如何连一个‘夫’字都不能解?”和坤向以善解圣意自诩,此时见龙颜不悦,却又不知如何作答,不由得汗如雨下,惶恐不已。乾隆见其一脸窘相,便不再为难他。转脸道:“刘墉,你来说说看,农夫的‘夫’…  相似文献   

8.
卷六“乃迺”字条说:“‘乃’犹‘于是’也。《书·光典》曰:‘乃命羲和’是也。常语也。……”又说:“‘乃’犹‘然后’也。《书·禹贡》曰:‘作十有三载乃同’是也。亦常语。”案:这两个意思分不开。说“今年元旦”,本来该指日出那个时间上的点,比方说,六点二十三分零九秒,可是人们连一号整个儿白天甚至于前半夜都算元旦,英语的then,既当于是(时)讲,又当然后讲。古汉语的“乃”有两种意义也不奇怪。又说:“‘乃’犹‘而’也。《春秋》宣八年:‘十月已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  相似文献   

9.
王云 《现代语文》2006,(10):122-123
2002年高考第三大题阅读文言文选择的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题目要求通过阅读完成5道选择题,第四大题仍然是根据第三大题提供的文字,完成2道翻译题。其中一题是翻译“其李将军之谓也?”这句话。这2道满分为5分的翻译题,全省人均得分不到5%,大部分考生因为无法正确翻译“其李将军之谓也?”而失分。虽然错误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1.搞不清“谓”的对象是谁,即不清楚是在说李将军还是李将军说别人;2.句…  相似文献   

10.
楚人遗弓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吕氏春秋》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在路上把所带的弓遗失了,却不去找,他说:“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捡到了,那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事后说:“把‘楚’字去掉就可以了。”老子则说:“去掉‘人’字就更好了。”楚国人不计较自己丢了弓,想到的是楚人得了弓;孔子则更放大将国界去除,人遗之,人得之;而老子则是回归了自然,弓由自然产生,弓回到自然,这广阔的胸襟就是与天地交融在一起的,而无人为的分野,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论语·颜渊》有这么一段记载: “子贡问政。子(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读了这段记载后,反问:“使治无食,民饿,弃礼义;礼义弃,信安立?”在封建社会里,“礼义”是什么货色,我们暂且不去管它。这里要说的是:王充这种不以书上说的是为是、非为非的大胆怀疑的精神,倒是很值得我们在读书、学习时效法的。古人不是说:“学则须疑”吗?这就是说,读书要多动脑筋,主动地提出一些疑问来,并且追根穷底,一直到弄明白了为止。这样对丰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课文中释“必勿使反(返)”为:“一定不要让她回  相似文献   

13.
“相”是个会意字。《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段玉裁注:“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一、副词(xiāng)  相似文献   

14.
泰山高昂的歌声惊得森林里的小鸟四处乱飞,雅芽却不在意,乐呵呵地在一旁给他打拍子。“表示感激说‘谢谢’,咕(gu)咕!向人祝贺(zhu he)说‘恭(gong)喜’,咕咕!白天分别说‘再见’,咕咕!晚上分手道‘晚安’,咕咕!”咦(yi)?我教的歌曲里面没有“咕咕”啊,雅芽越听越奇怪,大叫一声:“停!”泰山不晓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瞪大眼睛盯着雅芽老师。雅芽笑呵呵地说:“别紧张,不是你做错事了,是你的肚皮在抗议(kang yi)了。”  相似文献   

15.
《马氏文通》云:“曰‘何如’,曰‘何若’,曰‘如何’,曰‘奈何’,曰‘若何’,曰‘如之何’,曰‘若之何’,曰‘谓之何’共八语微有异同”。实则尚有“奈之何”,“如……何”等式,用法颇多,并不一致。兹分别举例汇释如下: 一、“何如”、“如何”、“若何”、“何若”、“谓何”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有句:“苛政猛于虎”。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注:“苛政猛于虎也,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按:政,通“征”。此指赋税。这句出自《礼记·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关于“苛政”之“政”,清训诂学家王引之已早对此作了明确的解释,并成为不易之论。今抄录其中一部分于后,以作证明。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上》“无苛政”条说:“政,读曰征。  相似文献   

17.
原文愈与李贺书①,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③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答北斗杂志问》讲了八条创作经验,其中的第七条说:“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这个意思,鲁迅在其它文章中也谈到过,例如:在《两地书·序言》中说:“我们都未曾研究过‘尺牍精华’或‘书信作法’,只是信笔写来,大背文律,活该进‘文章病院’的居多”;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小说作法’之类,一部都没有看过”;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年腰包的”……鲁迅的意思是明白的,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至于“现在市场上”的什么“作法”或“法程”之类的书籍则不要去相信。那么,能否由此而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鲁迅告诫过“不相信‘小谈作法’之类”,所以凡是“作法”一类的书籍都是不可信的?我以为不能。首先,鲁迅并未一概否定过“作法”一类的书籍。1932年4月,也就是在写了《答北斗杂志问》后的四个月,鲁迅又写过一篇《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19.
爱的证明     
校长往院了,却找不见校长的儿子。病不等人,立即手术,却没有家属签字。总务主任对陈红说:“小陈,这里只有你了。”“我!”陈红一怔:“我怎么行?”“行。反正你和小哲马上就要结婚了,属于‘准儿媳妇’,为了老校长,你就签吧。”陈红都得主任说得有道  相似文献   

20.
译文:竿竿历降记苹苹抬头一看,原来是刚才在花园里见到的那个小男孩。“是你啊!你怎么跑得那么急?‘’“噢,原 来是你啊!”‘俄们又见面了,真是有缘啊!”“她在那里!”“啊!”“啊!”‘·参见太子!”‘·平身!’‘二太子?.’ 译文:“你快帮帮我,我不想缠脚。”“缠脚?”“对.太子!所有的宫女都得缠晰,这是宫里的规矩。请大子不要 幻凉小怪。”“‘可我不要缠脚!”“好.她不用缠了。没必要每个人都缠。”‘·是,太子。‘’“你快跟我回去!”“不, 我不想回去!”THE ADVENTURE OF QIAN QIAN@芊芊 @石文燕 @Jean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