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早在先秦老子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他的崇尚自然、尊重天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无为"的思想,对于我们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人类只有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最终实现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自然保护主义”和“人类中心论”分别以消极地保护自然和人类整体之长远利益作为终极目标。而“天人合一论”则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依的内在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今天,我们应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各不相同,从而影响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发展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再到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这几个阶段,凸现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了没有善待自然的恶果.人类在竹出惨重的代价以后开始反思,重新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谢自然、人亵自然、人胁自然、人协自然几种关系.正确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处理得当,有助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阐述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三种伦理观,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和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的不足和缺陷;只有可持续发展伦理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公平与和谐才是我们应该实践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审视及道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经历了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如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使得将伦理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道德思考成为必要。所以人们应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确立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理念,加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注重道德实践,推行生态伦理,从而走向深层环保,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实质上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伦理学则把道德关系从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站在世纪之交深刻思考人类的生存境遇,汲取传统伦理精华,丰富和完善地球家园意识,建立当代伦理的新观念,以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这对于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自然观辩证演进过程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和自然的矛盾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对这一矛盾在形而上层面的认识和解决产生了人类的自然观。从人类思想发展的轨迹中,可以发现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从古代人与自然直观统一的自然观到近代人与自然对立的自然观,再到现代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基础上的和谐的自然观。人类自然观的演进过程展示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辩证图景,为当代人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理念提供了理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历史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其实质就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本身,就是一部特殊的环保教育教材。环保教育在历史新课程中的比重显增加,历史新课标将“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命运”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人类中心主义的功利价值取向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现代危机的思想根源,因此,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框架内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问题,但从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致思路径出发的生态中心主义,因其“无为而治”的消极态度和否定人的主体性的被动特征,同样不是人类对待自然的应有的合理态度,本文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要求人们必须自觉的把人与自然、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辩证地统一起来,探寻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与和谐发展之睡。这既是人与自然之理想关系,也是当代人对待自然应有的基本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观念,同时也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出了要求。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权利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从而为可持续发展观增添了新的内容。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承认生命和自然界有一定权利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经典和诸子献里包蕴着丰富而比较系统的语言学思想,对后世语言的运用和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分析先秦人们的语言学思想,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起到思想观念和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先秦人们要求语言概念明确、注重语法、讲究修辞,具有了初步的语言发展演变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合理性、盲目性一面造成的,人类必须充分正确认识自然和自身,通过实践不断确立人类在自然界的“主人”地位,重建人与自然新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各个时代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在人类哲学思想的演进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制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存在论前提,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锁钥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相互中介、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对人的报复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当今人类探索走出发展困境的具体路径的思维平台和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4.
李刚 《当代教育论坛》2009,(10):114-1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包含的三部分内容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看,人离不开自然界,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界;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改造着自然,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类与自然的一致和统一。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化表现:从科学社会主义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自然滋养了天地万物,也滋养了人类精神。文学作为人类对自然观察思考的结果和“一种精神自由”,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生态运动与文学活动携手并进的当今,通过自然与文学关系的发展变迁,对自然与文学的关系进行新的探寻,其旨是期望以新的“生态整体意识”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演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实践与不同认识阶段的演变过程,解读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应当考察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通过引入实践概念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从世界本体论、社会实践论和人类解放论的视角出发阐释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在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方面的消极作用,提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实现方式和社会历史形式,论证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有机统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统生态价值观可以分为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传统生态价值观具有可借鉴的科学成分,但也存在认识误区。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是对传统生态价值观的继承与超越。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价值对象转向自然,实现人类价值的自然扩展;主张在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之间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规定到具体的价值关系中,否定人类绝对主体的观念;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主体间性实践,从而实现二者和谐共进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包含的三部分内容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看,人离不开自然界,时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界;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改造着自然,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类与自然的一致和统一.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化表现;从科学社会主义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在盘古神话中,沉淀着先秦以来中国文化对自然的五大基本伦理观念.这些观念的产生,不仅凝结着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识、思考和体验,更是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的描述和深入的情感体验,同时,还是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直观经验的形象概括.这些观念不仅决定了中国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思想,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20.
生态道德的提出是对人类发展问题理性思考的结果,是在人与自然道德关系认识的基础形成并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不断深入而发展。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自然崇拜”、“人定胜天”、“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变化。学校教育对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