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的国家对财产权有不同的分类,我国现行法律以所有制为标准将财产权分为公有财产权和私有财产权。社会日益发展,财产的形式也与日俱增,由此就使姓公还是姓私的问题日渐突显出来,公有财产权与私有财产权之间的冲突也愈演愈烈,急需一套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公有财产权的主体在我国是单一的,即国家或集体组织,全民公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集体公有的财产则属于  相似文献   

2.
公共利益的通常界定方式是以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对立关系为基础,并以"公益优于私益"为原则进行的,但是公益与私益之间不仅是对立的关系.还存在统一关系.以公益与私益统一的关系为基础,国家对私益的保护也就可以看做是对平等、公平、自由的经济秩序的维护,从这一角度出发公共利益的界定就可以认为是对不同的社会公共价值之问的优先性确定.  相似文献   

3.
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在于教育相关方的利益满足,其在国家意志、市场需求、市民社会和学校品质四维度的相互制衡中得以最终实现,但同时我们应当警惕四维度下公益与私益的越界冲动。  相似文献   

4.
公司的法人财产权与股权问题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法律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公司的法人财产权是一种综合性的财产权,所有权是其中最重要的,最主要的部分;股权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财产权,其最重要,最主要的部分是股东按份所有权,不论在公司内部法律关系中,还是在公司外部法律关系中,公司和股东同时作为民事主体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财产做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对人类构建正义与维持自由有着重要的意义.财产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但财产权也常常会受到侵犯.德国基本法保障了财产权,但是也为财产设定了社会义务.征收是财产实现社会义务,为公益服务的主要形式.德国在基本法中通过“一揽子条款”的形式对征收进行了规制.反观我国的征收行为,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借鉴德国法的相关规定,可以更好的完善我国的征收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促进了西方国家宪法和宪政制度的完善。我国现行宪法基本上确立了完整的私有财产权保护体系。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体现了民主自由与个人独立,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是建立现代法治和宪政制度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促进了西方国家宪法和宪政制度的完善。我国现行宪法基本上确立了完整的私有财产权保护体系。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体现民主自由与个人独立,促进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是建立现代法治和宪政制度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公共教育权力的变迁与教育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 ,许多国家都在发生着公共教育权力的变迁。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中 ,也发生着公共教育权力的变迁 ,并产生新的教育社会关系和教育问题 ,如政府选择与非政府选择的关系、公益与私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解制与规制的关系等 ,从而对教育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教育政策要有效调整新的教育社会关系 ,有效解决新的教育问题 ,必须改革教育政策活动范式 ,做出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国家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有财产所有权在现代法人制度中通过法定机构的出资行为转化为股权,真正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正确把握国家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关系,对于理顺国有产权关系,引导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对于促使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对于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遗数字化成果关涉公共利益,其是否有必要采取私法保护的路径、是否能够作为财产权的客体,亟待澄清。为纾此困,通过“Encoding/Decoding”理论窥探非遗数字化成果受财产权保护的理据,从而明确非遗数字化成果作为财产权客体的法律地位。值此,既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内在契合,又形成了对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效用。依据非遗数字化成果生成与传播过程中所承载的不同私益品性,可将非遗数字化成果财产权界分为创作者的财产权与传播者的财产权,二者虽然在具体客体上有所差别,但权利内容均以控制权、利用权和处分权为核心。同时应当看到,拘囿于非遗的数字化系以非遗的保护传承为旨归,且其亦是对非遗利用方式的延展,非遗数字化成果财产权主体的权利须受到非遗权利人的制约,并应当以非遗的保护传承作为权利保护的边界,藉此消解非遗数字化成果的确权保护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公私财产权的保护是法学领域的永恒命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保障。我国现行刑法将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单列一章,其犯罪的同类客体或法益系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即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但是,由于这一章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五花八门,并非所有的侵犯财产犯罪都侵犯了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笔者结合民法物权理论,在财产所有权的理论价值上重泼笔墨,通过实例论证了所有权理论作为侵犯财产型犯罪所危害法益的理论不足,进而提出以"控制权"来理解"所有权"的主张,以期得到法学界同仁的雅正。  相似文献   

12.
信托财产权属本质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国内外有双重财产权说、受托人所有权说、法主体说和无主体说,但均因与大陆民法的基本理念相悖而无法被人们接受。遵循民法基本原理,依据所有权与其权能分离的理论。运用财产权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分析方法探讨信托财产权的本质,表明信找是一种所有权与其权能相分离的财产关系,委托人享有对信托财产总体控制特征的有限所有权。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私权化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促进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需要及必然结果。然而,知识产权私权化的不合理扩张和异化则可能导致知识创造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在社会权利体系中表现为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博弈。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这种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博弈已经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4.
论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正处在知识经济的崭新时代,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权,它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它不利于知识产品的传播与扩散,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知识产权制度既应维护权利人的利益,激发其创造热情,又应对该权利加以必要的、适当的限制,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实现私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间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问题一直以来为学术界所关注和讨论.新的宪法修正案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顺应了民意,并完善了有关公民财产权保障制度。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产权制度安排下,我国公立高校法人权权能不到位,产权配置严重失衡,内部效率极其低下,呈现出主体不明、产权主体关系不规范、不可交易性以及多级代理模式的特性,造成了政校不分、所有权约束无效和经营者目标短期化等不良后果。基于产权视角的公立高校治理,首先,需要完善法人治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其次,实现公立高校产权结构多元化体制;第三,建立公立高校经营者剩余索取权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后,建立有效的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19世纪后期以降,为私有财产辩护的西方自由主义财产权思想遭到批判,社会连带主义和社会法学为私有财产权限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法学界对于财产权限制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法理学、法史学对于财产权限制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宪法和行政法从公法角度、民商法从私法角度对财产权限制的制度研究,这些成果在量和质上的研究基础相当可观,但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是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 ,由私有产权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共同推动形成的。在西方经济学中 ,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或方法论与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假设、私有产权制度、市场运行机制三者之间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关系。而中国的私营经济是在中国边际改良型渐进式改革过程 ,由制度调整和修正而留出的体制缝隙中得到再生。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内 ,私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表现为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经济制度与私有产权之间表现为一种逆向变迁过程。由于中国私有产权制度产生和成长的特殊性 ,中国私有产权具有不同于西方私有产权的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论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时代,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对知识产权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健全和完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在我国,确立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的关键之一,是在强调有效及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应重视社会,公众的利益,即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也要注重效益,力求在两之间达到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财产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财产权的确认与保护,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且是实现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经过近些年的几次修宪,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保护财产权的基本原则,但现有规定仍不能有效调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矛盾。所以,应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实出发,借鉴他国经验,逐步完善宪法对私人财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