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证时限制度作为民事证据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利于诉讼证明任务的完成和举证责任的落实,有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有利于诉讼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及程序的安定.综观中外举证时限制度的有关规定,其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我们需要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两大法系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完成的,它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①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既要对客体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进行认识,又要对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认识。前者称为认知过程,后者称为评论过程。认知和评价都是人类认识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不能包括评价。因为认识要掌握的是评价的客观内容,越是远离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反映的内容才越真…  相似文献   
3.
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但它既不是分配制度的主体,更不是分配制度的全部,因而具体运作时要有一个良好的政策把握,即必须坚持其与按劳分配这一主体分配方式的有机统一,必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督,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顺利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法科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学教育目的的自身特性、法治国家建设以及法律内在属性外化的要求,决定了高校法科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不可或缺性.但就现实情况看,这种教育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文章从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性这一特点出发,论述了高校法科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只属于其载体本身,具有天然的独占权,同时这一所有权受客观限制是不可转让的,决定其重组必然是一个重新分化组合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行政指导已经逐渐取代行政命令成为现代政府施政的中心。但是,行政指导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如行政指导法律规范匮乏、公开性和透明度不足、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责任不够明确、法律救济制度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走出行政指导的现实困境,必须将行政指导纳入法治化轨道,确立基本原则,强化程序控制,明确指导责任,健全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就现有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怎样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实施,成为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在稳定中求变革是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以资源有效利用为先导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助推器,遵循市场化规则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取向,坚守规范化规则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强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其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有了长足进步,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转变,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不可否认,精神文明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韦留柱一、社会主义建设的任何时期都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要求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其经济基础,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规律所决定了的。同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
哲学作为对宇苗、人生问题作整体性和根源性把握的理论学说,自其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难题:这就是个别的、有限的、感性的个人怎样才能把握普遍的、无限的、超验的认识对象。在这个问题上,经验的归纳不具有普遍性,理性的演绎找不到可靠的前提,因此,西方大多数哲学家或求助于上帝,或滑入不可知论。中国古代哲学家则独辟蹊径,走出一条不假经验归纳和理性演绎的直接把握对象的认识道路,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直觉思维传统。这种直觉思维,在儒家那里,由孔子初发端倪,子思发展,孟子完成;在道家那里,由老于开创,庄子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