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吏上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必然是“自上而下”的行进向度,“自上而下”与变法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定“自上而下”就等于否定变法本身。变法、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不能以成败论其道路的合理性,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自上而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不成熟的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2.
自30年代批判第三条道路以来,论者一般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近几年来,不少学者摈弃了这一说法,认为“戊成变法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封建势力强大,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阶级力量弱小所致”。或者说是由于维新派软弱无力,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相信甚至敌视人民群众,等等。作者认为,这都不是变法失败的决定因素,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光绪及康有为的策略错误。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在变法“大气候”未能形成条件下进行的。变法“大气候”未能形成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而维新派过激主义的宣传、作法破坏了初步形成的变法“小气候是戊戌变法失败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维新派是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爱国之志走上历史舞台的,但由于没有报国之术,结果不但未能把变法事业进行到底,反而使其迅速失败了。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当时具有发展资本主义倾向的正处于转化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由此决定,维新派主张进行社会性的根本变革,而不是搞所谓“改良主义”。变法的失败不能归结为维新派对改良这一方式的主观选择,而应从客观历史条件的不成熟上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不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而是当时具有发展资本主义倾向的中下层士绅或正处于转化之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其思想代表和政治代表,具有独特的阶级属性即“转化性”,而并非通常所说的“软弱妥协性”;由此所决定,维新派主张进行全局性的根本变革,而不是搞所谓“改良主义”.变法的失败不能归结为维新派对改良这一方式的主观选择,而应从客观历史条件的不成熟上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6.
孙永继 《历史学习》2001,(10):15-16
由于教材编写存在的缺陷及部分教师授课的疏忽,许多同学在学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两章内容后,容易产生这样一种误解: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变法运动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才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革命活动。其实,面对甲午战争的惨败及战后“瓜分豆剖”的危难形势,资产阶级内部的两股政治力量,维新派和革命派为救亡图存几乎同时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各自选定的救亡之路上奔走呼号。  相似文献   

7.
论戊戌时期汪康年的变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汪康年主张变法,提倡设议院、兴民权,强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其历史定位应是维新派。本文提出:维新派内部也有激进和温和之分,汪康年与康有为、梁启超的分歧在于变法道路上的异趣,他们分别是温和型维新派和激进型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8.
周崴 《中学历史教学》2008,(1):69-72,89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等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影响及改革的艰难;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根源,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和变法内容,变法失败的原因;“文革”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改革开放的主要历程。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过程、改革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主要考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维新变法运动、中国的改革开放、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包括这些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成败原因等。  相似文献   

9.
粥中的味道     
10月22日晴“1989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进行了戊戍变法”,“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一进教室就被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在我的脑海中徘徊,使我随之融入这奋发的学习气氛之中。津津有味地朗读了好一会儿,不知不觉肚子却在“咕噜咕噜”地叫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戊戌变法仅经过一百多天便道流产的基本原因进行了浅析。维新派由于急于求成的心态,从变法一开始便提出了“全变”的思路与齐头并进的举措,由于其自身政治上的不成熟,领先的又是毫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而使它难于驾御全面改革的局面,他们不分轻重缓急的急躁操作,使传统的守旧顽固势力及各种潜在的反对势力都被动员起来,对变法进行更疯狂的阻挠,从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相似文献   

11.
从对“庆历新政”、“熙丰变法”和“元 更化”的检讨, 以及在与王安石、司马光的比照中, 可见出苏轼不随人俯仰、独立无惧的除弊革新的形象, 其体现在“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皇皇有忧天下心”和“沉着稳健的改革方略”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进步史观和“自下而上”历史观两个视角出发,可以清晰地理解霍布斯鲍姆史学思想体系中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历史本体论思想。一方面,霍布斯鲍姆进步历史观念的内涵变化轨迹明显;另一方面,基于“自下而上”的历史观,霍布斯鲍姆与其他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共同开创了一种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新模式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前后 ,地方督抚权力不断增长 ,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能够左右清廷政局的政治力量。晚清督抚不仅积极倡导新政 ,参与新政决策 ,还对科举制度的废除、君主立宪制的推行等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形成“督抚新政”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中央权威和政治信誉的下降 ,而地方督抚较之中央具有更多易于变通的因素 ,加上因民族危机、统治危机而产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了督抚自身思想的转化 ,使其对清末新政的领导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新运动时期,中国翻译活动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不论是在翻译主体、翻译内容还是在翻译目的、翻译选材上,都较之于以前有较大的变化。本文把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译者的翻译内在动力,针对翻译选材的变化做一个分析,找出选材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并提出对翻译研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左思《咏史诗》有"千古绝唱"之美誉,在西晋文坛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均有重要地位。但对于《咏史诗》的写作年代,长期以来颇多歧见。依据作者的生活轨迹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推测,《咏史诗》大致写于太康初《三都赋》撰成至元康初再次步入仕途之前和左思退居宜春里之后这两个时期。这样推定《咏史诗》写作时间,颇能洞见左思矛盾复杂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宣传和研究,存在着两方面的缺憾:一是对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偏颇理解;一是对法、法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不够,更不用说对法制改革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前者的缺憾,在实践上造成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上的一些偏差;而后者,在实践上造成“以法治国”观念的淡薄,在人类历史上,社会的“跨超”发展与正确的法、法律的制定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往我们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认识不够。这些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由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局限在一般抽象的概念上,不深入研究人类的历史造成的。马克思晚年的历史学研究,对我们深入理解唯物史观理论,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不同道路及其原因,从而加深对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是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还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但是,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存在着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革命的根本对象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革命的直接对象是我国依据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体制,革命的大旗是邓小平正式树起的,并在邓小平的麾下发展成燎原之势,但革命的星星之火——整个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制改革的理论源头,都是毛泽东撒下的。  相似文献   

19.
戊戌维新运动是百年中国史上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也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1998年。围绕着戊戌维新运动百年祭年,史学界举行了重大纪念活动,研究达到高潮。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也很多。近五年来,史学界主要从戊戌维新运动同其他重大事件的比较、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戊戌维新运动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戊戌维新运动兴起及失败原因、戊戌维新运动中的相关事件及人物以及戊戌维新运动其他方面等六个层面研究戊戌维新运动,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一定不足,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