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禺作为民主主义作家,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观。《雷雨》中的鲁贵形象包含着作家对反庸俗主题的挖掘和思考。这种反庸俗倾向还表现在《日出》中的福升、《原野》中的常五等"市侩型"人物身上,由此也体现出曹禺与左翼作家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博客被引入大学写作教学中。在"写作动机"、"电子文集"、"互研平台"等多项功能上,博客技术弥补和超越了传统写作教学。博客圈技术既可方便写作教师统一管理,也有利于学生进入网络学习社区进行深度研修。从建构主义全语言理论及教育现象学理论中探讨博客辅助写作教学,能为其提供深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区居民参与网络学习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社区居民作为学习者对学习共同体具有多种需求,网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学习主体、学习过程方面的特征。进而提出应关注社区居民在网络学习中的情感需要,提供网络情境中"学"和"习"的互动。以此为基础,从网络学习资源开发、网络学习方式引导、网络学习环境创建三个方面,提出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网络学习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提升,在网络话语中充斥着各种反语言。反语言由于使用集体的不同,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由此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人类通过语言表达等多种方式在社会中构建和重构自身的身份,而反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也起到身份构建的作用。由此,笔者通过文献调查等多种方式,阐述当下反语言所具备的种种特征,尤其是分析网络话语中反语言所具备的崭新特征,以及反语言、反社会与主流语言、主流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反语言在身份构建中的作用,以便个体运用反语言更好的构建自身的个体身份、集体身份、性别身份等等。  相似文献   

5.
河南方言中"中"有"成、行、好"的意思,本文疏理了"中"的几个义项,讨论了河南方言用"中"表示"成、行、好"的文化内涵。其中牵涉到中庸心理、对称的审美观、封闭心理等。这一研究折射出文化心理对语言的影响,反映出方言词可以揭示不同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6.
两元论是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用三组两元对立关系,即诗人与译者、语言与意义、翻译与创作,分析郭沫若的诗歌翻译思想"风韵译",探讨其深刻内涵,并借助《英诗译稿》中的译诗,看"风韵译"在翻译实践中注重原诗人与译者的统一、注重诗歌内在的语势神韵、注重翻译与创造并举等在诗歌翻译中所表现出来的整合艺术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倾向,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更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脱胎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与中国传统"点评"相结合,经过孙绍振先生"文本微观分析"的发展,形成了"尊重文本""立足语言""注重方法"的特色,这与新课程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去认真细致地触摸语言、发现语言、品味语言,走进文本深处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8.
交互性网络社区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学习对于语言教学的探索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更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交互网络社区已成为学习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结合实际英语网络社区使用的情况下,本文旨在与广大英语教师探讨如何在交互网络社区中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及如何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易班”推广过程中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如何在网络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天地,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做出创新性实践的重要课题。上海高校"易班"网络社区的设计推出,既为大学生交流沟通、健康成长提供了新平台,更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长点。我们应积极广泛地研究"易班"网络社区对大学生网络生活和网络行为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与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不同,其更加注重社会交际教学,这种社区将网络作为媒介,然后共同汇集专家、教育者及学习者,使他们在一个自主积极互动的场所进行学习交流,进而提升英语水平。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也存在一定的语言生态及结构特点,其对英语学习也会提供一些帮助与支持,本文将重点探讨下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的语言生态及结构。  相似文献   

11.
曹文静 《文教资料》2011,(17):32-34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伴随着各国间的交际,语言便相互接触与影响着,加之媒体、网络等手段的介入与不断发展,语言接触更是不可避免,语言接触与因接触而引发的一系列语言变化也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引起了很多语言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基于近年来网络、报刊,以及年轻一代之间频繁使用的"宅×/×宅"这一语言现象,运用语言学理论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来分析"宅×/×宅"的来源,在我国语言中的泛化演变,以及引起这一语言现象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及其技术的普及,现代人的生活已离不开网络。"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搜索方式,主要依赖于网络社区群体的力量,展开对当事人的网络"通缉"、"追杀"。本文拟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人肉搜索"现象给社会及当事人造成的影响,由此积极探索加强网络伦理规范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出现了一大批的网络新语言,其中中学生更是对这些新语言尤为热爱,甚至已经应用在了日常生活、书面表达以及课堂之中。这种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些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冲击到底是"给力"还是"不给力"呢?已经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反对柏拉图之后所有哲学家的观点,认为他们只研究具体问题,却不讨论本体论问题。1950年之后,海德格尔对语言的问题,尤其是语言本体论愈加关注。在其代表性作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中,海氏提出对他所思的语言的基本界说之一:语言作为寂静之音说话。本文首先对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进行整体分析,指出其"静默"1的特点,进而对语词、听说、遮蔽与解蔽等海德格尔语言观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静默"加以探究,最后指出,"静默"是海德格尔语言本体论一条看不见的线,贯穿着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小说自然、平淡,具有"素朴"之美。表现为:弱化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和背景三要素,摆脱意识形态的渗透,有"反智主义"的倾向;追求结构的随便,"随物赋形",少心灵的营算,与技术主义相对;破除语言上的熟与巧,处理好语言的生熟关系,与语言的精致主义相对。这种去机锋重淡然的背后,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师自然造化、轻人工造作的美学趣味。  相似文献   

16.
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更新,让移动英语学习社区开始形成。作为虚拟智慧社区之一,它与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不同,这个平台突出了社会交际功能。这种社区将移动网络作为媒介,然后共同汇集海量的专家、教育者及学习者,使他们在一个自主积极互动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交流,进而提升英语水平。移动英语学习社区也存在一定的语言生态及结构特点,对英语学习也会提供一些帮助与支持。基于此,重点研究移动英语学习社区中学习语言生态及结构,以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英语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以城乡统筹为新的视角,探索构建社区教育的四级网络,研究提出"政府主导、公共平台、专业服务、城乡互动、全民参与"为基本内涵的城乡统筹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基本框架,科研引领、示范推动,打造社区教育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快速发展促使语言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各种"的常规用法是后接名词性成分,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中出现了大量"各种"后接"非N"结构的新用法,如"各种+AP、各种+VP"等。这些新用法在语义、语法语用上都具有新的特点,其产生与其语义、语言环境以及文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语言中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暴力语言变体,例如坑爹、蒜你狠等,这些暴力语言的变体以谐音、缩写、变形、新型词等形式成功地替代了原先的暴力语素,基于模因论视角对网络社区语言交际中的暴力语言变体进行分析,探索网络社区语言交际中的暴力语言变体的生成机制和进化。  相似文献   

20.
李朝阳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3):26-31,38
为了治理校园欺凌,美国从社区、学校、课堂、网络等维度,开展了一系列反欺凌项目.有社区层面的“构建尊重”项目,学校层面的“奥尔韦乌斯欺凌预防”项目与“和平积极应对暴力”项目,课堂层面的“第二步暴力预防”项目,教师的“欺凌终結者”项目,学生的“社会和情感学习”项目与“迈向敬重”项目,以及针对网络欺凌的项目与法案.这些项目提供了“不要嘲笑我”课程、师生课程与手册等内容.各类项目通过建立反欺凌委员会和基金,设立欺凌预防工作小组,营造反欺凌文化,开发反网络欺凌的应用程序与预警功能等途径预防与治理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