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2.
李霞  徐吉志 《四川教育》2007,(10):10-11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3.
钟发全  陈明 《四川教育》2007,(10):11-12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4.
刘军 《四川教育》2007,(10):13-13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5.
钟乐江 《四川教育》2007,(10):10-10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6.
理想的教育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而精细化管理必须考虑一所学校的历史.始建于1930年的靶鞘村小学,至今已走过了83年的风雨历程,历届领导班子秉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作为一名新任校长,在与学校发展史的对话中,我发现"靶鞘人"在教育观念现代化、学校管理人文化、师生发展人本化、教学管理责任化等方面,为现代化学校建设背景下的教学精细化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学校管理范畴的精细化管理,是相对于过去粗放化、随意化管理而说的.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所以,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常态工作,成为工作品质,成为学校文化.精细化管理需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提升学校文化品质. 一、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共同信念的形成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只有扎根学校文化的土壤中才能最终变成教职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才能形成工作自觉.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我校通过各种学习、研讨,从思想引导和宣传发动两个方面,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认识,让全体教师明确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了解学校整体工作,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只有全体教师认同了,才能形成学校共同的信念,那是负责的精神、服务的态度、优秀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很多学校都提倡进行精细化管理,我认为精细化管理重在以人为本,而人本的关键是"心"."三分管理,七分真心".校长如果没有人情味,忽视教师的人心,一味进行过细、过严的"格式化"管理,势必会造成人人反感、处处受阻的不利局面.校长要想让教师以主人翁的姿度充满激情地工作,就要善于凝聚人心.教师的向心力增强了,在工作中自然会互助合作、团结一致,使学校工作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康,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精细化管理是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阿基米德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就要找准这个"支点",但影响学校内涵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文化、教育科研、人本管理、教育信息技术等等,然而,笔者认为,由于教育的核心是"人",那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的这个"支点"就应该是"学校中的人"--校长、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1.
林冲 《吉林教育》2008,(12):26-27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我认为,一个学校的校长是"学校之魂",而校长的办学理念则是学校的"管理之魂"、"发展之魂",是"全体师生之魂"。下面我所阐述的办学理念是我在区委、政府和局党委的领导下,多年来对学校督导评估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李娜 《华章》2011,(28)
传统的学校管理多是以牺牲师生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常常存在人浮于事、计划不清落实不周、考核过粗评价不实、教师费力学生低效等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学校现状,展望教育发展走势,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作了新的界定,确定了“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的指导思想,力争对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建设一流精品校园.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的办学理念就是支撑一个校长办好一所学校的理由、动力和期望,堪称一校之"魂"。那么,如何确定这个"魂",怎样实施这个"魂"?兴城市温泉小学对学校未来办学理念有一定的思考:一、主题文化的确定温泉小学的主题文化是:泉韵书香。这一主题文化的确定,主要缘于三个方面的思考:(一)面对基础教育现状的思考。教育是一种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应该尊重生命、尊重成长、尊重规律、尊重个性。而我们的教育是怎样的现状呢?搞题海,抓分数,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种管理是"人的管理"。这种管理是校长发号施令,搞烦琐的检查,控制教师言行,表面上管住了教师的"行",而实际上没有管住教师的"心",这样的校长通常是站在门房而不是坐在课堂。"人的管理"主要体现的是校长的主观意志,这样的学校属于"困难型"学校,很可能是不进而退的。第二种管理是"制度管理"。制度是固化的",制度管理"是用冰冷的制度规范鲜活灵动的教育,如果不  相似文献   

15.
陆安 《教育》2009,(24)
"精细化"管理是当前校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词语。为了落实所谓的"精细化"管理,一些校长挖空心思想出了很多管理的"秘诀",诸如强化坐班制、强令教师在出勤机上打卡、硬性规定课堂教学流程等。这些做法,貌似加强了学校管理,实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提出了一种称之为"他者"的伦理学,他认为真正的主体性在于为他人担责。由此观照学校管理文化生态,我们让每一个校长都以"重要他人"的身份出现在教师面前,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第二我",让整个学校的教育秩序统一在"我"作为"他者之他者"的文化生态中,由此确立教育存在的伦理主体。  相似文献   

17.
校长如何管理学校教学工作,是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我认为,校长在教学管理中最应该做的是培养一支有精心态度、精细行为和追求精致效果的精干的学校中层管理团队。只有这样,校长的管理理念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学校精细化的监控体系才能得到执行,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刘玲玲 《教书育人》2012,(23):45-46
学校管理的成功经验表明,一所学校的发展光靠几个校长是不够的。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管理的成功之道在于对教职工、对学生的管理之中,注重凝聚人心,实施人本管理,通过人本管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人都产生"我很重要"的意识,充分肯定每个人的劳动和学习,着力培养优秀教师和特长学生,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以"人"为"根本"的管理。从严格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4,(35)
正我曾有幸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专家讲座的内容,既有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又有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与管理等。在对比中反思、在学习中提升,但落脚点还是要立足我们的教育现实,着眼学校的未来发展。一个好校长才能办好校要想办好学校,校长应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更强的管理能力。好校长的  相似文献   

20.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深圳市光明新区北师大第二期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为期12天的学习,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增长知识、升华思想的"头脑风暴",让人感慨良多,体会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学习收获 北师大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苏君阳教授在题为《校长观念与学校管理》的讲座中,以"学校办学到底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强调了"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宝璋教授所作的《办学理念与特色》专题讲座说到:"在观念文化里,办学理念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一所学校只有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才会形成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达成思想认识上的统一,这样学校的发展才会步人良性循环,学校的教育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