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几年来,我们进行了《生活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习潜能,培养学生选择未来学习和生活发展方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我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教育指导纲要>阐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以及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指明了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向.小学生正处在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心理发育较稚嫩,情绪不稳定,性格不坚强,自控能力差,因而不善于处理学习、人际交际和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冲突,在遇外部刺激或挫折时会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对自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参与的生活进行选择和引导。中小学道德教育在对生活进行选择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与接触负面影响的关系;二是教育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三是实际效果与希望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的深入推进,引发了中小学教育科研功能在精英与草根之间的转换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教师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以及学校共性文化和教师个性文化之间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功能上的冲突与对立。因此,需要变革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方式,让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回归教师的职业生活。  相似文献   

5.
磨练教育就是关于意志品质的教育。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中小学实际,磨练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耐挫教育、自控力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及培养自理能力的教育,它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磨练教育,近年来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广泛关注,是有着它现实的社会背景和触目惊心的经验教训D的。现在中小学教育面临着“四高四低”的处境:即学生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却比较低;独生子女多,家长期望值很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却较低;中小学科技文化知识难度较高,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刻B;社…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优化学生的心理生活,为学生追求完满的生活作准备。中小学心理教育必须依据心理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及需要,科学地组织心理教育过程,通过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科学地选择心理教育的内容,善用各种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发校本资源,才能保证心理教育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我国如不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加快发展,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育部2000年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育社区公益性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义务教育有两种公益性,一是国家公益性,二是社区公益性。社区社会是中小学教育的直接社会基础,地域文化生活是中小学教育的共同利益内容。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应重视社区公益性,因为它蕴含着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生活历史基础。中小学教育与社区社会开展密切互动,是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国家公益性还是社区公益性,都是中小学教育应当追求的公共善,也都是中小学教育应当提供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一、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重大意义人类即将跨人21世纪,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不仅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更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如不在这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就会拉大与其他国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差距。在全国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又称生活辅导,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工作。班主任实施生活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辅导、情绪辅导、社交辅导、耐挫能力辅导、休闲辅导、性心理辅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