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情景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探究任务,让学生沿着孟德尔的足迹,完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假设,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思考分析、构建模型、小组活动等建构知识,养成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如图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建立的两大遗传定律,但是因为这两大遗遗传定律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怎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大定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摆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就这两大定律的应用进行探究。一、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解决显隐性的判断及性状分离比偏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坤 《中学生物学》2020,(4):36-38,40
以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利用建模的科学思维,将信息技术编程与高中生物学探究类实验和模拟类实验进行有机整合,以样方法、分离定律性状分离比的模拟、自由组合定律性状分离比的模拟、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影响四个实验为例,通过生生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聚焦概念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经典实验场景重现、性状分离比的探究式模拟、跨学科强化知识本质、运用TI计算器辅助模拟、多元评价反思等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逐级进阶式地理解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科学本质,学会用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探讨生命规律,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高考对遗传基本定律的考查,历来是一个重点。其中,对F_2特殊性状分离比的考查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这类试题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变通能力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F_2特殊性状分离比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仅供参考。1自由组合定律"变式题"类型两对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在表达时,有时会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孟德尔比例,称为基因互作。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虽然偏离正常  相似文献   

6.
孟德尔选用豌豆为主要材料,经过仔细观察,从中选取了具有七对相对性状的一些植株进行杂交。他最初进行杂交时,所选用的两个亲本部只差一个性状,在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后,就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析到综合进一步研究了两对相对性状和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孟德尔所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中,任取两对性状进行杂交试验,彼此间都是自由组合的,这种情况在其它生物的其它性状间也常常看到。后人把这种现象归纳为孟德尔第二定律,或称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规律可以表达为“一对基因的分离与另一对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两者是…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现代建构主义否定知识的客观性,主张科学的本质即科学探究,探究的工具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假说一演绎推理”是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核心研究思想。该思维模型在“浙科版”教材中没有开辟专门的章节内容,但作为“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已经有机地将孟德尔的研究思路融入孟德尔杂交实验之中。  相似文献   

8.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中,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者间在F2的性状分离比上具有着一定的关系为(3∶1)n(n为相对性状的对数)(表1)这一通式,孟德尔在此基础上,对豌豆的多对相对性状进行了统计、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时,许多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1865年,孟德尔在布隆自然研究协会上报告了他的实验研究结果,第二年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一文.1868年,孟德尔被选为修道院院长.1884年,孟德尔去世,他的后继者烧毁了他的私人文件.今天,我们几乎没有关于孟德尔的原始资料或灵感来源的直接信息.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几个难点需要突破:为什么性状分离比是3∶1?为什么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说?遗传因子为什么成对存在?测交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如果教师不能突破这几个难点,教学将回归到传统的讲授法,学生无法体验和感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晶 《生物学教学》2005,30(12):58-59
在对教材中经典试验的设置分析后发现,教材中试验所用植物多为自花受粉的植物,而那些非自花受粉的生物如:异花受粉、雌雄异株或雌雄异体动物是否适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呢?结论是其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分离定律,同时,又有因其它条件不同而出现的遗传特点。为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应适当增加非自花受粉的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遗传特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作为该模块的开篇,讲述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遗传因子的存在并揭示了该因子在生物性状遗传中的传递规律,为学生后续学习遗传的分子基础、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做铺垫,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通过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获得杂交实验的结果,并启发学生严谨推理和大胆想像,提出对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2.
沈平 《生物学教学》2005,30(6):26-27
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豌豆种子种皮颜色的灰色和白色、子叶颜色的黄色和绿色分别是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豌豆种子种皮和子叶性状表现的遗传学试题对于中学生而言都有相当的难度。下面举三例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因定位是现代遗传学探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通过分析“假说-演绎法”在解“核基因定位”习题中的应用,构建“预期实验结果-结论”解题模型,培养学生遗传与变异、基因与性状、结构与功能的生命观念,发展学生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模型的拓展应用树立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孟德尔分离定律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中遗传规律的核心内容。在该定律中遗传因子分离,对于配子的随机结合与遗传结果(F2性状分离比为3∶1)的关系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材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一、教材实验不足1.教材模拟实验缺乏模拟雄配子比雌配子数量多的事实,且模拟缺乏科学性。2.教材实验要求双手同时抓小球,每完成一次统计后,抓出的兵乓球都必须放入小桶中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15.
陈键  胡志刚  王振 《化学教学》2023,(4):91-93+97
基于“将混合物状态组合转化为可直接分离的状态组合”的核心思路,建构有别于传统的“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其中包含“原状态组合-直接分离方法”对应表以及“原状态组合-转化方法”对应表。并提出“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的应用建议,以提高学生应用“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发展“模型认知”“科学探究”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有一个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用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桶内彩球代表雌雄配子。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通过模拟实验能深刻理解等住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体验孟德尔的假设。但这仅仅是模拟了一对等住基因分离形成配子及配子随机结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教科书,在设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满足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有关条件,在设计时将两个小桶(罐)中的彩球总数都设计为相等的20(或10)个,容易使学生产生雌、雄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错误认识,这与自然界的实际情况不符,应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孟德尔研究的7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并不是恰好都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孟德尔的运气成分是他研究的性状大多数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具有完全的显隐性。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60-61
通过改编歌曲视频导入、创新教具简化性状分离实验几个环节,突破以孟德尔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等教学重难点,并呈现了本次设计的模拟教学视频,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一、层层递进,以不变应万变在解决遗传相关题目时,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建立在分子与细胞上,真正领悟到细胞的分裂知识和减数分裂的知识才能体会到遗传的本质。另外还需要学生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比如下图是一个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解。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