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俄国教育在彼得大帝(1682—1725年)统治时期开始了显著的世俗化改变。在国家需求的导向和北方战争需要的历史背景下,开始了教育世俗化的变革:世俗王权取代教会成为学校的管辖者,世俗知识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教会学校也开始世俗化。俄国教育世俗化,作为现代教育起步阶段的影响有进步也有不足。  相似文献   

2.
古代泰国(暹罗),教育为佛教所垄断,寺院是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教育就是用来保存宗教传统的,因而世俗教育必然依附于佛教教育。近代以来,泰国逐渐走上现代化道路,泰国佛教世俗化的趋向亦在加快,其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泰国的世俗教育逐渐脱离佛教教育并逐渐普及;教育日趋世俗化、现代化,成为泰国教育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佛教教育在保持传统同时,也处在缓慢变革中。佛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发展交相辉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较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巴黎大学作为中世纪欧洲首批建立的大学之一,有“欧洲大学之母”之称。巴黎大学源于教会学校,成立初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无论学校管理和课程安排都深受教会影响。随着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世俗化成为巴黎大学发展的趋势。巴黎大学自治权的逐步取得、加强、衰落直到消失的过程,客观上为巴黎大学世俗化奠定了基础。巴黎大学世俗化进程打破了教会对法国教育的垄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相似文献   

4.
马丁·路德出于对宗教的虔诚对"因信称义"作出了新的宗教解释,并在宣传其宗教观点的同时强调阅读《圣经》的重要性,从而大力推行对民众的文化教育。对民众的文化教育加速了教育的世俗化,世俗化的教育打破了罗马教会的教育垄断权,致使教育权力转移到世俗国家手中,教育的世俗化以及教育权力的转移是西欧现代早期国家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佛教经典的世俗化,是唐宋敦煌世俗佛教极其重要的内容和特点之一。因此成为认识和研究敦煌世俗怫教十分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唐宋敦煌佛教经典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经典范围的宽泛化;2.价值功用的世俗化;3.传播手段的大众化。以上三点,形成了敦煌世俗佛教经典及其使用和流行的特殊体系。之所以说它特殊,是由于它大大突破了正统佛教的经典范围、使用目的和传播方式;促使佛教经典进一步贴近人生,进一步面向世俗,进一步靠拢社会;冲出了佛教经典超脱世俗的藩篱,赋予佛教经典新的活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6.
大学课程世俗化是大学课程由古典人文主义向科学实用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的推进既与某些重要人物有关,也与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的发达程度有关。大学课程世俗化冲淡了大学教育的古典人文主义气息,同时也加速了科学实用主义精神向大学的全面渗透。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巴黎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社会角色概念,分析中世纪巴黎大学可以看到:诞生之初,大学与教会之间存在广泛的互动关系;大学满足了教会对宗教人才与信仰知识的期望;大学在行为模式方面具有极强的宗教性.在随后的发展中,世俗权力对大学控制不断增强;世俗希望大学培养世俗人才以抗衡教会;大学在行为模式上也趋于世俗化.巴黎大学处于宗教角色与世俗角色冲突之中,然而这种冲突却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组织结构等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的世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儒家伦理是世俗伦理,它与世俗的结合或者它的世俗化进程有着合乎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自身特点的机制,这一机制是由政治、教育、民间信仰等共同组成的。传统儒家伦理的世俗化不是儒家理想的实现,这其中有着儒家伦理思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包含着对自身否定的因素。传统儒家伦理世俗化对我们当代的道德建设能够提供一些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元杂剧中多有涉及佛教因素的剧作,其佛教世俗化的倾向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在元杂剧中佛教僧众多呈现出世俗化面貌,世俗场景大量侵入佛教圣地,佛教成为满足俗人俗愿的精神寄托,这与元杂剧自身是一种世俗化的俗文学和元代佛教自觉向世俗化转变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俗化的发展历程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线路惊奇的一致,说明元杂剧中佛教的世俗化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综合美国研究型大学分类和我国对研究型大学的特定理解而出现的复合概念。由于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所蕴涵的核心价值认识不清,使得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面对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的压力和诱惑,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世俗化”倾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区别于一般层次的大学,固守大学的理想,实现大学本质价值的回归,其核心是培养超脱世俗的自由意识、责任意识、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11.
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既有扎实语言知识、语言应用技能,同时还不乏语言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一较高的要求需要通过大学英语拓展系列课程来实现。为此,笔者对我校大学英语拓展系列课程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大学二年级后学生对该课程设置的真实想法,为该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博克的鸿篇《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环境背景下,对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刻阐发,从中可以大致凝练出大学的几项重要社会责任:对社会资助的倚赖,要求大学推动学术研究的社会化;对特殊地位的反思,要求大学引导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对教育公平的呼唤,要求大学促进种族与教育机会的均等;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要求大学推动技术创新的校企合作;对政治利益的忧思,要求大学选择对外技术支援的理性化.从多维视角理解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对思考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育批评的教育基础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 ,是社会对教育的批评 ,是现代社会中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形态。教育批评的盛行有其深刻的教育基础 ,表现为教育的世俗化、终身教育的提出与发展、教育的个人意义的变化以及教育的无能与无奈等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是高校德育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对大学生德育理解的偏失和错位,道德的世俗化和多元化,德育的教育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构建合理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健全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15.
本应体现人文教育特色的高校英语教学正在陷入"没文化"的尴尬境地。渗透人文教育、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了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从语言与人文的关系、师生关系、教师自身人文素养、语感教学、民族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经典阅读和母语能力提高等七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加强高校英语专业人文教育及其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变革背景下的远程教育研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研究必须在中国社会变革背景下,置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面对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挑战,远程教育研究要从研究历史进程中探索远程教育发展规律,要在分析发展趋势中明确远程教育发展方向,要在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中破解理论和现实难题.广播电视大学没有高水平的远程教育研究,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大学.  相似文献   

17.
纵观教育中介组织的历史,它经历了古代民间教育组织活动的萌芽时期,在近代教育世俗化和民主化进程中由教育社会组织发展而来,在教育制度的现代性变革过程中以多彩的姿态诞生,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而走向成熟.其产生和发展,扩展了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丰富了社会教育资源供给,有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缓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教育社会需求压力,表现出强大的教育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学学习课程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大学英语作为当代一门热门课程,为了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相关的教育部门作出不同的教育方案改革,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与学习英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结合当代大学英语的教育状况及教育部门进行的教育改革方案,本文将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外国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岳瑛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0):61-64
近二三十年来,教育这个大家庭中出现了一个新成员,它就是老年教育。所谓老年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以老年人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教育。1973年在法国创立了第一所老年大学,这是老年教育兴起的标志。在其影响下,老年大学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起来。世界各国老年教育分为闲暇教育、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种类型,但教育模式却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