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数学问题具有可逆关系: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对应等等。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运用知识进行正向思维解决问题,而且还能灵活运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告诉我们,共同因素和不同因素是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迁移和干扰的两种基本条件。中学数学中有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对应、互逆证法等。这些具有互逆关系的知识有着共同的因素,但是条件和结论的逻辑顺序又是互逆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具有互逆关系的旧知识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3.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互逆关系,如: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对应等等。教材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知识进行正向思维,而且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知识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和训练学生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的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习简易方程以前,曾经采用画线段图并运用加减互逆关系、乘除互逆关系求x。教学简易方程时,只是明确提出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至于解方程的方法仍然是采用学生熟悉的加减运算之间及乘除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内容,以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为重点,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加法采用“凑十法”,减法运用加减互逆关系,一般称为“想加法,算减法”,即“互逆法”。前者意见比较一致,但对采用“互逆法”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课型要求等方面来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探讨设计数学问题的适当性、比较性、开放性、互逆性、迷惑性、关联性、探究性和开拓性,以及它们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顾云燕 《河北教育》2009,(12):22-2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安排的解方程教学,虽是一个传统的教学内容,但新教材改变了以往依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的方法,而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同时教材还把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然而,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曾说:"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是不可能提高的。高超的写作技能,不能不得益于阅读训练。"此话从读写的关系,说明了读是写的经验积累,写是读的能力转化,二者具有互逆性。如果能利用读写互逆性,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插入作文训练,或在作文教学时巧妙借鉴阅读范文,往往能一举两得,甚至多得。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就是文本间性,互文性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改造包括视域扩大所带来的思维空间拓展,求同存异所导致的思维质量变化,个性化思维所促成的教学关系改善。追求互文性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包括教师视角的互文性文本选择及其侧重,师生互文性文本理解的动态过程。走向互文性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选择包括问题导读法、比较辨析法和取譬连类法,大学语文教学追求师生关于教材文本、文献文本和经验文本的丰富互文性和融会贯通性,实现大学语文学习生态的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10.
逆向思维是逆着常规思路寻求问题解法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一、定义、概念中互逆关系理解和运用的训练;二、公式、法则的逆用训练;三、互逆运算的转化训练;四、执果索因的分析法训练;五、从反面思考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法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新授课,教学重点是互逆命题的概念、认识反例及其作用、探究互逆命题真假性之间的关系.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知道一个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由此得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在此基础上引入互逆命题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每个命题是否都有逆命题,写出原命题的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小熊开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P42—43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与乘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除法含义,学习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比较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材分析本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个单元的教学共…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学内容有些是预设的,有些是生成的,生成性教学内容是师生在课堂里互动的产物[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里互  相似文献   

14.
<正>幂的运算性质、整式的乘法运算共同筑成整式除法的根基,笔者以此为根据,以"逆运算"为思想基础,立足完善整式的运算结构,组织了本节课.一、教学目标通过互逆关系,探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明晰其算理,渗透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多(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难点:探索多(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过程,以及对互逆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浅谈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 ,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 ,可将思维分为正向思维 (常规思维 )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多向性 ,它是摆脱思维定势 ,突破旧有思维框架 ,产生新思维 ,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 .因此 ,在教学中 ,应该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行数学课本提供了大量可逆的素材 ,如互逆定理 ,互逆公式 ,互逆运算 ,互逆变换 ,互逆证法等 .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提出逆问题或从逆向去考虑 ,这为我们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习惯创造了条件 .在教学中 ,我们要求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正向思维 ,而且还能灵活地运…  相似文献   

16.
“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见《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第二学段的&;lt;数与代数&;gt;部分)我认为这里的“互逆关系”是欠妥的。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下面特就此进行一番详细、深刻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可逆素材:互逆概念,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证法等等。几乎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可提出逆向问题,或从逆向来考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使学生学会逆转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逆转推理的顺序,逆转运算方式,逆转公式方向……从而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使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18.
逆向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积分与微分的互逆关系,在不定积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涉江采芙蓉》为例,从语篇语言学这一角度,结合其中的衔接与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语境性和互文性等七个概念,确定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内容。以语境性、意图性作为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确定的起点,信息性、互文性作为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确定的核心,衔接、连贯作为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确定的关键,可接受性作为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确定的延伸。将语篇语言学运用到教学内容的确定,其意义在于能帮助教师研判并确定教学内容的顺序,明确地把握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并突出教学内容的意图性和情景性。  相似文献   

20.
一、利用反函数与原函数对应法则具有的互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