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思路设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的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据此,岳簏版教科书“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设置了“联邦宪法的制定”“1787年宪法”“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和“两党制”四个子目。  相似文献   

2.
美国联邦制建立对世界民主化进程影响巨大,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关于美国联邦制建立,课程标准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人教版新版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标题,分“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等三部分叙述;  相似文献   

3.
对宪法权利的法律保护及其规律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宪法是人民契约的产物,是国家权力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宪法权利是利益的综合保障权,是“合法”、“合理”、有效的法律权利。因此,宪法赋予了每一个公民参与法治社会的基本的“行为可性”相对公民而言“宪法权利”基本价值属性是“法治性权利”。  相似文献   

4.
根据实现方式,宪法的效力可分为直接效力和间接效力,但是,宪法是用来约束国家权力的,直接适用以裁决私人纠纷的“对第三人效力”理论实属背离宪法的精神。宪法的直接效力集中体现了宪法的最高效力,具体体现为对立法、对行政以及对司法的直接约束力。  相似文献   

5.
美国1787年宪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课程标准有“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学习要点之规定。徐渭清老师基于教学实践而放宽阅读视野、拓展专业思想,从人民主权理论、权利让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出发,通过关国1787年宪法教学新视角之“权利让渡:从人民主权到政府公权力”“利益妥协:权利让渡实现的方式”“专业思考:基于理论阐释的实践性认识”,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历史教学重要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美国1787年宪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课程标准有“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学习要点之规定。徐渭清老师基于教学实践而放宽阅读视野、拓展专业思想,从人民主权理论、权利让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出发,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新视角之“权利让渡:从人民主权到政府公权力”“利益妥协:权利让渡实现的方式”“专业思考:基于理论阐释的实践性认识”,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历史教学重要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由于权力的特性和作为个体的人的局限性,权力必须受到制约。权力制约思想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权力制约原则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原则,在各国宪法中体现为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美国1787年宪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课程标准有“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完制的异同”学习要点乏规定。徐渭清老师基于教学实践而放宽阅读视野、拓展专业思想,从人民主权理论、权利让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出发,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新视角之“权利让渡:从人民主权到政府公权力”“利益妥协:权利让渡实现的方式”“专业思考:基于理论阐释的实践性认识”,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历史教学重要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在阐释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原则时有如下表述:“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笔者认为这样的表述是不对的,会误导学生认为美国最高法院的最高司法解释权是由1787年宪法确立的,而事实上美国宪法从来没有对最高司法解释权有过阐释。那么,美国最高法院的最高司法解释权是如何确立的呢?  相似文献   

10.
赵玉平 《考试周刊》2008,(21):230-231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宪法确立的加强中央政府职能、建立民主共和体制、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和鼓励科学技术发明等基本原则至今仍有可取之处.它不仅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当今世界其他很多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是人教版必修1中重要的一课,主要讲述美国民主共和政体建立和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立法者的精神应当是中庸的精神。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充满着一种中庸精神,可以说,美国宪法就是一部中庸宪法,它是在各种不同的利益和意见之间严肃认真地进行折中调和、妥协平衡的产物;是在承认差异又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平等协商、自由讨论、相互尊重的结果。这体现为制宪会议的各种妥协和对经验的重视,体现为联邦政府的建立及有效政府与有限政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宪法宪政精神缺失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政治学和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基础,只有当宪法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宪政的精神要义,即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相一致时,宪政的实现才成为可能.然而近代中国宪法与宪政的精神要义总体背离,基本成了确认军阀独裁合法化的工具.反思近代中国宪法缺失宪政精神要义的表现和原因对于当前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实现宪政理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中国宪法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泽东的法制思想中,对中国宪法思想的贡献占有重要地位。伴随20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他是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的伟大开拓者,认为搞宪法就是搞民主政治,是未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宪政的必要准备。他规定的社会主义宪法原则是: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原则是宪法科学性的体现,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法律原则,是制定和修正现行宪法的指导原则,并规定共产党和任何人的活动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本文将毛泽东的宪法思想与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交相辉映,给人们以深刻的法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以宪法限制国家权力和以国家权力为主导推动宪法发展是宪法学关于宪法与国家权力的两种基本理论倾向,这两种认识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实践中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以宪法限制国家权力并推动其正义化运作的同时,发挥国家权力的积极能动性推动宪法发展,从而实现宪法与国家权力的良性互动。这种关系应在我国当今宪政建设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教材内容有这样一段文字:“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教材第5页第2自然段)“赋予”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上对下的一种交给和给予关系。”“宪法赋予”就是宪法给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等权力。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理由是:  相似文献   

17.
论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权保障必须以宪法为依托,因为人权保障不仅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更是宪法的逻辑源点和价值目标,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是宪法价值的集中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法意义就在于适度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这是宪法权威的最好体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不仅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实要求,更是广大人民实现权利自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此次修宪体现了人本精神。一是“三个代表”入宪,强化了宪法的民主精神,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二是“三个文明”入宪,突出了政治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三是“人权”入宪,强化了宪法的人权精神,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宪政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作为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课改以来,命题的思路经历了知识立意到能力和思维立意的转变。比如,如何认识美国宪法和美国民主政治?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把宪法当做具体的知识来讲解,要求学生记诵宪法内容、作用或局限性等等。以198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为例,“列举1787年美国宪法中有关种族歧视的规定”(当年是美国宪法颁布200年),这是知识立意的命题,也是那时的认知,现在看确有偏颇,或者说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价值认识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