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目标。本文主要阐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指导思想,并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的现实依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的价值追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国情,科学借鉴国外有关法律体系建构的经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法学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论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重大意义;坚持问题导向,从中国法学发展和法治建设实际出发,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人才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青海教育》2021,(1):F0002-F0002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颁布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国家发展客观要求下的目的性建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关键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就是要将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价值精神灌注于法治建设之中,使法治建设赋有中国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最具有中国智慧的道德文化注入法治体系,将道德权威转化为法律权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具有中国文化元素和道德基础。通过对融入关系的理解及融入的范围、融入与转化、融入方式的探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法治建设的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6.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章节提出,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下前进。  相似文献   

8.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科学发展观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清华大学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学术研究等优势,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问题至关重要,它既决定着这一法律体系的根本性质,也规定了其发展方向.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原则及其基本精神,对于推进法治建设和法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科学的原则和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认真分析学分制的内涵、基本特点和实施学分制的基本条件,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分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普通法是指英国12世纪左右开始形成的适用于全国的法律。诺曼征服使英国建立起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封建集权君主制,王权的强大为根本改造原始法律制度以及普通法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所以,作为普通法的三大支柱,巡回审判制度、令状制度,陪审制度也都与王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了弹性学制和选课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对于学分制管理中尚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是一种新的有效率的制度对原有的低效率的制度的替代,是由制度的非均衡状态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我国制度转型取得重大进展,但还需强化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实现劳动就业制度的创新,加快公共服务制度建设,改变政府制度建设滞后的局面,充实和完善法制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制度变迁是一种新的有效率的制度对原有的低效率的制度的替代,是由制度的非均衡状态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我国制度转型取得重大进展,但还需强化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实现劳动就业制度的创新,加快公共服务制度建设,改变政府制度建设滞后的局面,充实和完善法制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制度对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制度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主要表现在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构建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激励机制,大大地降低这个地区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注入这个地区,并提高这些要素的使用效率,因此,制度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政府竞争的胜负。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一要着眼于改善投资环境;二要着眼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制度的供给应坚持有效性、稳定性、效益最大化和公平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大踏步地跨入21世纪之际,我国教育进入了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伴随着加入WTO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作为教育调控系统的整个教育制度体系,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的必须终结,有的必须留存,而各种新的教育制度也有待于确立或完善。通过对教育制度终结障碍、策略作一简要探讨,以期利于我国教育制度的建设与变革。  相似文献   

18.
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是国家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进入了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能有效地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要以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为契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机构和岗位设置,推进全员聘任制,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代门荫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荫,是封建官僚子弟凭借先人之功绩循例而仕的一种选官制度.至唐而完备。用荫原则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门荫给高官后代提供优先充作各阶层官僚以特权.同时也使他们享有经济的免役权。门荫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衰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两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与学年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分制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然而在其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从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比较之中看目前我国学分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