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校园建设是回归大学文化本质,实现大学功能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很多大学还存在着重校园文化轻文化校园,重教学科研轻文化培育,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发展的问题.开展大学文化校园建设的前提是创新顶层设计,核心是凝练大学精神,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途径是选好主题载体,关键是从制度层面上制定文化校园建设的长远规划,以历史的眼光、现实的态度、刚性的要求、广泛的参与来进行长期推进,让文化之光普照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2.
大学德育文化既有高端性,又有创新性;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既有计划性,又有开放性。当前,大学德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复杂性与矛盾性交织并存;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比较普遍;重功利轻精神日益凸显。同时,开放性将进一步增强,将更加面向社会现实,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提升,成为大学德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内部治理面临"四重"和"四轻"的现实挑战,即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学,重行政权力、轻学术权力,重管理制度建设、轻大学文化建设。上述现象的存在制约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因此,要以转变作风为重点,促进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促进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促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有机结合;以建设和谐校园为载体,促进管理制度建设与大学文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兰凯军 《教育探索》2012,(6):105-106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重职业性、轻人文性,重娱乐性、轻教育性,重校内、轻校外,重实体、轻网络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二要重视职业性,注重人文教育;三要寓教于乐,注重教育性;四要校内校外一体化;五要文化建设制度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新建地方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总体规划上重物质轻精神建设、活动设计上重休闲娱乐轻学术熏陶、特色打造上自觉意识不强、建设机制较单一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办学理念不明确、规划与组织管理不力、建设主体素质不高、校园文化积淀不深,等等。对此,依循"理念目标-方案设计-实践探索"的思路,可采取的基本策略包括:塑造大学精神,确立文化核心;精心做好规划,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打造文化品牌;注重创新推进,落实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受多种因素制约,普通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物质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制度文化建设重制定轻落实、重服从轻关怀,行为文化建设重点的突出、轻面的铺开,精神文化建设重表面形式、轻内化创新等问题。推进普通高校园文化建设:一要加强理论学习,重视校园文化的研究;二要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明确校园文化管理目标;三要统筹兼顾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功能;四要突出师生主体地位;五要努力创新,走特色发展之路;六要增强职能部门支持力度,加强督导评价。  相似文献   

7.
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重视物质,轻精神;重制度,缺力度;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学校要创新物质文化建设,完善制度文化建设,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突出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一个文化组织,应该形成自己特有的组织文化以增强竞争力。目前,高校组织文化处于自发、原始状态,混淆于思想政治工作,千篇一律,缺乏特点;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重学生文化,轻教师文化。高校领导应重视和参与组织文化建设,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并重,可以把部分工作外包给专门的文化咨询公司,结合本校实际建设有特点的高校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着"重讲授、轻研讨"的特征,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文化的视角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宏观上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文化,重内敛、轻个性的民族性格文化;中观上重应试、轻素质的教育目标文化,重规范、轻自由的教育管理文化,重传统、轻技术的教育工作文化;微观上重科研、轻教学的大学评价文化,重知识、轻创新的学生评价文化。这些因素共同构筑了"重讲授、轻研讨"这一教学行为特征的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世界"双一流"建设政策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国家政策和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我国世界"双一流"建设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合理因素;重科研工作,轻教书育人;重政府控制,轻大学自治等问题与偏颇。面对困境,我国世界"双一流"建设要做到对"双一流"名单要进一步调整;创新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重塑大学自由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