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论文分析了近来底层写作两种倾向:“美学脱身术”和“苦难叠加”,认为这两种倾向都并不能真正表述底层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那儿》在“底层写作”中的独特性及其现实、思想背景,并将其与“左翼文学”的传统相联系,认为“左翼文学”在历史实践中虽有诸多失误,却是当下理论与创作界值得重视、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及读者的积极参与作用,文学翻译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在于:文学翻译在题材选择上要考虑现实目标读者,翻译策略取舍要满足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文学译本要有未定性及意义空白等.同时,接受美学也存在过分强调读者主体性,忽视作者和作品地位的局限.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择其善者而从之,让文学翻译更好地发挥沟通中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美学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强调了主体的解构,并对现代性进行了超越和反叛,强调平等,作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尊重广大人们的文学需求,文学形式风格夸张、扭曲、嘲弄、怪诞。哥特式的怪诞普遍体现在美国南方文学中,塑造了畸形、病态的人物形象。这些怪诞的现象铸就了美国南方文学的重要特色,并且在文中解读蕴含的思想意义和社会现实。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发展特色、后现代主义的南方文学特征以及美国南方文学的哥特式怪诞文学特色对后现代美学视阈下的"美国南方文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聂小倩》是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表现人鬼相恋故事的名篇,而接受美学则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文学研究的新方法.本文运用接受美学论的方法,从读者的视角论述了宁采臣对女色从拒到受的现实性、聂小倩的性格和思想由鬼变为人的丰富性以及作者与读者的共鸣等,并以此探讨这部作品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5.
一、接受美学与探究性阅读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并使这一新的理论成为当今世界颇有影响的一种美学理论。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沟通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观念,也因此引起了我国语文界的关注。从我国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来看,绝大部分的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既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有大相径庭之处。二者能有许多相契之点的重要原因是它们根植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和时代生活中。接受美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都主张历史与美学并重,反对割裂文学的历史属性和美学属性;在对文学的存在性状的探讨上都主张文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双向的过程;在对文学作品、文学价值等问题的探讨上也颇有多神似之处。但是接受美学过分夸大读者在文学创造 活动中的作用,有对文艺现象作孤立、片面、抽象的观照之嫌,仍未突破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则力主对文艺进行宏观总体、辨证全面的把握,反对任何极端化的文学见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当代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接受美学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执著于形而上追索的古典文化精神。二者在文学生产、读者、文学发展等问题上也颇多异趣。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21,(1):80-88
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独到的地位,他奠定了古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的文学样式;他的传记作品丰富多彩,许多都是写底层劳动者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他的诗文凝聚着不屈的愤世情怀,与一般士大夫不同,他是为自己追寻的大中之道不得施展而痛惜;柳宗元是自唐以来,能用楚韵为赋的第一人。他的诗文开创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艺术学在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升格为与文学并驾齐驱的一个学科门类,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实践转向”对艺术学的直接影响.“实践转向”将使艺术美学的地位凸现出来,以研究艺术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上的独特之处,改变文学美学和文学理论包打天下的局面;艺术美学的实践分析将凸显艺术生产“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特殊性和特殊规律,对艺术的技术层面进行美学研究;艺术美学的实践分析还将在文化产业的语境下研究艺术的市场、消费等方面的特点,在消费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中更好地发展艺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的是两个相互承接的角度:第一,"底层文学"的合法性.和"否认'底层问题'文学的虚构和美学化"的观点相比,那些关于"底层问题具有文学表述必要性"的论述有其独到之处,这些论述包括底层的自我表述缺乏历史理性的总体观念、雅俗问题、文学必要的社会效用等等.第二,底层文学的"现实主义"风格.这种规定背后具有深刻的话语意图,人们要从中寻求风格的历史延续性,但"现实主义"到底是人们对"底层文学" 风格的总结还是一种必要的"建构"?文学的题材和文学的社会功能能否规定文学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萨特的美学研究采用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也具有独特的视角与方法。其美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人皆要面对的自我,从反思前的意识出发,主要运用了想象理论的超越性,力图塑造一个意象的审美的世界。而文学介入理论则是他的美学方法在文学理论的运用,其小说、戏剧的创作体现了萨特美学对于现实的关注和改变世界的行动性。其美学方法论有着主观性、现实性、行动性的特点,也因其理想性而具有缺陷。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     
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文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流派——接受美学,又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研究。近几年来传到我国,并产生了广泛影响。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是新的阐释学,在德国发展成为接受美学。汉斯·罗伯特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以来,就以它独特的思路和新颖的视角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研究和艺术欣赏等领域.高职英语教学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接受美学有助于重新审视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总结了接受美学对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美学核心点--符号、欲望、生成、感觉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后现代哲学对文学、艺术和美学的依赖,或者甚至可以说,没有美学就没有后现代哲学.美学是后现代的元哲学,这在德勒兹如此,在德里达、利奥塔亦复如是.  相似文献   

14.
"儒"与"道"是中国美学的文化基因,儒家美学强调的是现实的人文关怀,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美学具有一种超越飘逸的"妙"的情感体验,蕴含着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但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的文学价值取向都从人自身的角度出发,大文学和艺术看作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视点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接受美学与探究性阅读教学 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并使这一新的理论成为当今世界颇有影响的一种美学理论。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沟通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观念,也因此引起了我国语文界的关注。从我国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来看,绝大部分的选文是文学作品,尤其是高中的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占了60%以上,即使教材中的记叙文也与文学体裁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这么说,中小学生的阅读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在阅读文学性的作品。所以,用接受美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还是顺理成章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的研究学界主要集中于其社会性方面,对于底层文学的美学特征的关注相对来说则比较少。笔者以新世纪以来涌现出的底层文学文本为参照,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归纳出底层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诉求,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及悲剧性的文学底色。  相似文献   

17.
德国古典美学使西方美学不断完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美学在1750年独立以后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德国古典美学内部逐步进行的.康德在美学完备化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就是把美学从认识论中解脱出来,使美学成为从认识向意志过渡的中介,从而使美学的独立性增强了,使美学成了"批判哲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接着,席勒美学使美学走向客观化和现实化;然后,费希特美学使美学走向一元论;后来,谢林的美学使美学导向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最终,黑格尔的美学使美学的完备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为:确立美学课程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指导思想和指导地位,并基于美学课程的内容,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从哲学美学向社会美学拓展,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从理论美学向人生美学拓展,领会人物美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美学研究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欣赏能力,提升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促使人们情操的审美化,尤为重要.文学创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意识活动的结晶,凝聚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追求,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体.文学创作是运用形象、意象、象征和想象等手法反映和创造客观现实,所塑造的成功文学形象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绘画美学在早期比较重视绘画本体表现语言的客观性标准。宋代,文人阶层势力膨胀,开始影响文学以外艺术门类的美学标准,文人一方面制定和完善在文学、诗歌的美学理想和标准,另一方面也将文人文艺美学标准逐渐应用于绘画领域,文人的诗歌美学与绘画原有的客观性美学标准冲突起来。文人利用自身在话语权上的优势地位,极力宣扬文人理想的绘画新美学,并逐步排斥客观性绘画美学标准,最终在美学标准上和绘画实践中都使文人画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这个过程就是文人诗歌美学对绘画美学的文人化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