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界对典型问题的探讨与论争一直没有间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冯雪峰以"典型的个性,是典型的个性"为核心和精髓,从文学典型创作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主观表现和客观再现的有机统一以及感性与理性的合二为一三个层面阐释了他的现实主义文学典型观,引起了当时文学理论界的广泛注意。冯雪峰的现实主义典型理论至今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7,(5S):17-17
“当时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我一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你自己给毁了。但是,我是一个典型的直觉型思维的人,如果做完一检查,反而可能会改错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揭示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十七年文学中,红色文学成为当时的主流。在很多作家在努力塑造英雄人物之时,也有一部分作家深入到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及内心变化,以一种在当时独特的方式揭示了社会问题,也充分地反映了“文学即人学”的特征。本文将对这类作品进行简略概括,并从题材的选择、手法的运用和问题的揭示三方面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父爱如山,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仍然令我泪流。我的父亲,既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他是个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的人,所以他比较复杂,当然也是个复杂的父亲。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对我父亲说,14号那天,往小胖子(我当时比较胖)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我当时吓得哇哇大哭,父亲却听从了老道的安排。  相似文献   

6.
我在拙作《关于文学典型的共性问题》一文中说,对于典型的共性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讲点看法,只不过是作为引玉之砖。令人感到欣慰的,这块小砖抛出之后,引起了反响,我企望在反响中能够出玉,于是鼓起勇气再抛一砖。黄浩同志在《也谈文学典型的共性问题》(以下简称“黄文”)中,对于我说的文学典型的共性只  相似文献   

7.
依传统的文学审美理论,海明威笔下所塑造的人物甚至他本人早已成为人类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典型。笔者结合海明威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当时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学的发展情况,从心理学对当时文学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人们心目中这一传统的硬汉,并通过相应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的再度发现,这种再度发现和觉醒构成了当时一切意识的总的特征。文学是人学,它的对象、主体及理想境界,都是由这个凝聚了社会的、群体的“人”来决定的,了解这个“人”的觉醒程度,就能发现与把握此时期文学的独特之处。“建安风骨”作为魏晋初期的文学总特征,既联系着具体的作家作品,又是时代的“人”的标准的审美体现,此时期“人”的解放与觉醒是在何种基础,何种高度及个体与群体因素的浓淡等等,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能较细致而准确地了解“建安风骨”的具体内涵及此时期相关的其它问题。建安时…  相似文献   

10.
戴呈哲 《求学》2023,(2):26-27
<正>还记得四年前,高考失利的我满心想要复读,心如死灰地“自杀式”填报志愿:每一个大学都只填了和语言、文学相关的专业。后来,因为高中语文老师的劝慰,我决定坦然接受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她当时是这样说的:“奋斗是在挚爱的领域触碰最顶尖的人和世界。”由此,我下定了考研的决心—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无论是哪个学段—高中、大学,都只是人生旅程的一个片段,而我们在其中选择与经历的一切,  相似文献   

11.
从普希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情·境·知     
我参加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时尚处高三年级,当时对文学只有些粗浅的感悟,经大学学习后反过来再审视B己的文章,又形成一些不成熟的见解。高三年级,每个人都承负着高考的压力,空气变得凝滞。层层叠起的资料阻碍了交流,人与人之间关系陡然疏远。随高考逼近,生活单调、枯燥、琐屑,心里滋长着厌烦不满。而思维被框定的痛苦,更让我无法喘息,无法轻松上阵。心里在萌动着反叛,更多的却是精神的迷茫。这些感情日积月累,急需宣泄。而文学恰好给我提供了广阔无比的天地,让我思维插上双翼,任意飞翔,使我感情得以宣泄于…  相似文献   

13.
从《北京文学》引发关于语文教学的大讨论至今,许多人认为已经得到了一个公认的结论:那就是倡导文学教育。要通过文学教育来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底蕴,实现人性的弘扬。且不说这是不是公认,我要说的是,这个结论并不那么正确。第一,人文精神的提升,人性的张扬并不一定非要通过文学教育,反过来说,文学教育不是弘扬人性、提升学生精神素养的惟一途径;第二,倡导文学教育的主张并没有抓住当今语文教学的问题之所在,文学教育不是医治当前语文教学顽疾的救命良方。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同意我的这个观点,大约搞文学的人大多会同意,而搞语…  相似文献   

14.
我在1957年发表文学是人学后挨过批,但两年后,我再次运用文学是人学理论和人道主义观点,写了《<雷雨>人物片论》又挨批。很多人不理解,说我固执己见,没有吸取教训。事实是这样的,1959年某天,我回到家,当时正转播《雷雨》。我一听演员的口气、声音、语调和味道完全不对,是极左味道,图解、喊口号。我想会有人写批评文章的,可是等了很久都没有人写文批评,于是我按捺不住就写了。  相似文献   

15.
詹莹怡 《求学》2023,(5):39-40
<正>本文主角:汉语言讲述人:詹莹怡(中国传媒大学)适合人群:热爱中文和文学,有兴趣在专业领域深造的同学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曾被“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这两个专业搞得一头雾水。在我当时的认知里,我一直将这两个专业混为一谈,而在就读后我才充分认识到尽管这两个专业的许多课程很相似,但它们仍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6.
赵勇 《课外阅读》2012,(17):28-29
为什么好多人离名著越来越远了呢?几年前我曾撰文分析过文学阅读式微现象,当时我意识到的问题是与新媒介的冲击有关。也就是说,当电影、电视与互联网上的内容成为许多人的观赏对象时,手捧书本进行文学阅读可能就越来越成为一种古典行为。而既然许多人连一般性的文学阅读都束之高阁了,遑论文学名著阅读?当然,这样去分析名著阅读现象难免显得粗疏,也许我们需要从更具体的原因入手,去弄清楚究竟哪里出了问题。自从文学名著诞生之后,估计它就在跟流行文化争夺读者,而争夺的结果可能是文学名著越来越处于下风。  相似文献   

17.
江户时代的文学作品反映了町人阶级"好色"的审美情趣,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作品便是典型代表。这一审美情趣的形成受到了当时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的影响,并影响了近现代日本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人到中年,回想自己的大半生,虽然自信是一个努力勤奋的人,但更要归功于我在不同的年龄段里遇到的几位贵人,是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引领我不断突破与超越. 我遇到的第一位贵人是我小学的一位老师,老师姓陶,叫什么名字也记不清了.我们班当时有28人,后来大部分人都有所成就,就因为我们有一位陶老师.老师原是山东大学的教授,被打成“右派”下放到我们村里教书.当时正值“文革”,学生都非常调皮,没有学习的氛围.那时我上四年级,他教我的时候告诉我说,你的作文写得真好,照这样发展下去,肯定会成为一个作家.这就是陶老师给我幼小的心灵树立的信念,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引导我走上了文学的大道.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讨论国民性问题、文化问题还是人生之谜,都无法回避地域与文学的课题。人与风俗、人与天地,是充满了无穷魅力的话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两句广为流传的俗话足以唤起我们对“究天人之际”的浓烈兴趣。而且,每当我留心于地域文化的丰富灿烂时,我便联想到一些关于国民性的争论。从而产生地域与文学相关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艺术表现是文学的核心问题。文学的"表现",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人提炼出来,抽象化和典型化。另外,文学"表现"的艺术方法,在继承、突破与创新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