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东西"起初是两个方位词,表示"东方"和"西方".在现代汉语中,"东西"已演变成了一个词,具有两个基本义项:①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②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东西"古今词义相差甚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的一些探索成果,谈了"东西"一词由词组变为一个词的词义演变的具体历程及后起义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物日东西"虽然由来已久,但"东西"一词的起源却一直没有有理而且有据的说法.本文指出:常见于五代两宋的"动使"一词与"东西"词义相近,读音相仿,兴替时间相接,很可能是"东西"一词的先源.  相似文献   

3.
史春花 《现代语文》2006,(5):110-110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这样说:"出去买点东西""这个东西挺好看的"等等,几乎每天都会用到或听到"东西"这个词,这里所说的"东西"不是指方向,而是泛指"物",那么为何称"物"为"东西"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物"为"东西"的呢?  相似文献   

4.
《词论》的主旨是论词。李清照从词与诗、与文不同的角度,用品评具体词家词作的方法,探讨了词之所以为词的东西。音乐性(协音律)、抒情性(与言志的诗文相对)被李清照看成是词的最根本的东西,这就是“别是一家”说的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5.
"东西"是个日常用语,其中"东"读阴平声,"西"读轻声,有两个意义:一是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二是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欢的感情色彩)。人们常说的"买东西",骂人时讲的"老东西",称赞小孩时的"小东西"就属上述两义。那么,"东西"一词使用了修辞吗?  相似文献   

6.
甲:你知道什么是“东西”吗?乙:这谁不知道?是指方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太阳落山的一方是西。甲:是这样的吗?那就请你举个例子吧!乙:可以。这条路东西长5千米。这“东西”就是从东到西,指的是走向。甲:不尽然。“东西”在这里固然含有道路走向的意思,但主要是指这条路的距离。乙:噢,原来“东”“西”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后,表示距离。甲:不尽然。乙:那还表示什么呢?甲:表示事物呀!如我们上街买东西。这里的“东西”就表示事物。告诉你吧,“东西”还能表示人呢!乙:这不是骂人吗?你真不是东西。甲:我不是东西,你是东西?乙:我们都不是东西,我…  相似文献   

7.
"晒",字典中的解释为"太阳把热照射到物体上."而"晒晒"一词是当下网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之一,意思为"公开,即把某项材料(或东西、技能等)拿出来,放到'阳光'下向别人公开展示".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应经常"晒晒"自己,以展示真实的自我,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It"是英语中应用极其灵活、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词,既可指代上下文中的人或事,也可指代某种东西,并且在句中还具有诸多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9.
"下去"和"下来"是汉语中一对常见的趋向补语.外国学生在初学时对这两个词的选择经常会有一些偏差.如果把握住说话人、动作主体和动词之间的位置和时间关系,就容易正确使用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10.
在<庐山远公话>中,有一些无实义的词.本文选择了"阿"、"自"、"但"三个词作为代表,结合它们在文中出现的语境,着重阐述了这三个词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1.
1.绪论 "时时"和"不时"是现代汉语里常见的两个频率副词.由于"时时"和"不时"两个词的词义基本相同,当留学生先后学习了这两个词之后,就会对如何正确运用它们感到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词进行辨析. 有关这两个词的解释在几部主要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12.
在表达空位的补位机制作用下,"草根"、"山寨"两词适合人的认知规律,以中性而又形象的附加义为补位要素,进入现代汉语"平民"、"模仿"两类词族"中性化而又形象"这一表达空位,从而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中很快成为一个流行词,两词也成为记录时代文化的文化词.这种共同语吸收流行词汇填补其表达空位的机制有力地证明了语言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记载文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13.
"all"与"都"     
文章通过对"ALL"与"都"在词性、词义、语法功能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这两个词在互译时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这为我们更好的掌握这两个词的用法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对于"都"字的用法使用有偏误的外国学生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我正在板书"山清水秀"一词,一位学生指出我把"清"写错了,他认为应是"山青水秀".其实,许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觉得"青"是一种颜色,常用来表现山的草木繁茂、郁郁葱葱,如"青山绿水",而"清"常用来描述液体或气体纯净而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所以认为"山青水秀"是对的.  相似文献   

15.
"盲视"这一名词来源于神经学.专家认识到人类视觉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形误导,一种叫做变化盲视,它是指面对存在着的多样事物时,观察者无法注意到某些事物与此前的不同,除非观察者把变化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否则这种变化都不会被发现;还有一种无意盲视,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6.
话说"红颜"     
本文主要考察了"红色"系列词汇--"红颜"一词的意义及感情色彩.通过对"红颜"以及其词语组合的分析,我们认为,总体来讲, "红颜"一词同红色系列词汇一样,年轻、美丽等美好意义是其主流,虽然它也在某些情境中与"祸水"一词结合,出现负面意义,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对于"红颜"一词的感情色彩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所辑柳永<望海潮>一词,是属于"投赠"之词,还是"干谒"之词呢?这是正确理解和教学此课文的前提.从干谒之风胜行的朝代,到词的内容,再到词作者与投赠对象的关系考察,可以明辨<望海潮>是"投赠"而非"干谒"之作.  相似文献   

18.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国外有一名学生向他的汉语老师请教"东西"一词的含义,这位老师答道:"'东西'是中国人对物品的称呼,比如,眼前的桌子是东西,但是,你不是东西,当然,我也不是东西."显而易见,这位汉语老师虽然了解"东西"一词的基本含义,却不懂得"东西"的词意义是随着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陈健 《现代语文》2007,(5):63-65
1.引言"一律""一概"和"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三个副词。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这三个副词的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一些其他的虚词著作也基本因循了《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说法。我们就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主要依据简要地介绍一下它们作为范围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橡皮+铅笔=橡皮头铅笔,帽子+大衣=风雪大衣,闪光灯+照相机=带闪光灯的照相机,水杯+调色盘=带水杯的调色盘……你能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把这件东西和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在"星期天发明俱乐部"里,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加一加"的发明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