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172-176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学校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堂教学、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这是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伴随"互联网+"时代而来的"互联网+"教育特性分析入手,给出"互联网+"应用型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提出"互联网+"应用型教育是对教育思维、方法及模式的转变与创新。"互联网+"应用型教育是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必然选择,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实践应在多方平衡过程中走特色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批高水平、复合型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根据社会人才分类及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特点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向高职本科转型,加强高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既符合社会、教育和院校自身发展的多重需要,又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同学培养事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才培养质量,事关新疆的安定团结。通过连续三年对我校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同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混班级、混教学、混宿舍的高职预科同学"三混"教育管理模式,旨在探索一种民汉同学之间增进交流、增进学习、增进理解、增进信任、增进团结的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同学教育管理模式,为新疆民族聚居区的人才培养、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工作出力献策。  相似文献   

5.
陆博 《时代教育》2015,(5):155+158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社会发展,民族和谐,但是相对于整体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还存在一定差距,各高校需要进一步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对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在明确"互联网+"对职业教育影响的基础上,发现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存在课程体系落后于产业及学生需求的发展、教师信息素养低、教学方法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可通过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课程对接职业岗位水平及推进课程评价改革等策略,使高职教育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特色,对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提出了创新性建议。重点针对广东珠三角地区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从教育观念、教师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三方面深入探讨了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专业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不但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更是一种发展范式。"互联网+"通过重构产业网络、聚合多源推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重塑人才规格等机制来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必须紧跟并遵循"互联网+"对生产业态的改造逻辑,并借助"互联网+"来加强供给侧的改造。加强宏观政策引导,畅通多种资源要素的融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消除应用本科院校与业界融合的物质障碍;加强发展规划建设,科学谋划未来战略布局;优化高校治理结构,提升自身的跨界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型升级使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同时也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当前发展高职本科教育主要有三种基本路径:新建高职本科院校、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升格本科和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院校,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的高职转型是最为理想的路径选择。要积极促进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合理衔接,加快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向高职转型,使区域内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整体规模、层次与素质结构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教育内涵上存在着共性,也互为关联。深入分析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关系,针对大连地区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适应大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有效路径,破解大连高职院校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改善大连地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需要,是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人数少、质量不高等问题.新历史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提高认识、达成共识;联系实际、加强教育;完善体制、形成机制;创新方式、力求实效.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夯实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党组织建设,加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需要,是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需要。界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对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优势和现实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职院校开办本科职业教育和即将升入应用型本科的高职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本科职业教育给他们带来的隐忧问题:思想观念的隐忧、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隐忧、科研能力的隐忧、职称评聘的隐忧,并进一步探讨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现状对高职教师带来的隐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定位;科学确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复合型为导向,以应用型为根本是学前师资培养的基本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适应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然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针对民族地区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需求的现实,反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围绕教育观念更新、招生渠道拓展、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任涛 《巢湖学院学报》2012,(5):123-125,138
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还不到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不够突出、教师的状况和实践教学条件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产学研用结合不够,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入开展合作教育,是欠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冲击下,制造业迎来国际性的全面转型升级,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无疑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逻辑,"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具备专业养成、综合集成、理实一体、创新驱动的价值取向.为推动高职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应性可持续发展,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重构专业知识结构、优化综合育人环境等维度,探索"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民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2012年2月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省民族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贵州民族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必然构成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从而推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升。贵州民族地区高职专业建设应紧贴产业发展,科学地进行专业布局,加强内涵建设,使高职教育与民族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9.
桂西北地区世居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高校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加强艺术实践训练等途径来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熟知本地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能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门艺术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大学成立30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办学方针,特别关注为教育不利地区和不利人群提供教育服务,关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1999年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