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美国多校园大学系统与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比较研究的角度,着重讨论了我国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研究问题。主要讨论了多校区大学管理研究的理论视角、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多校性、多校区大学与校区这宰的关系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论多校区大学管理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质性合并,形成一批由多个校区组成的新大学,本文在对我国多校区大滨形成过程作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研究了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特殊性,提出实施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基本途径,即实施战略管理,正确地对校区功能定位,实行学院制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等。  相似文献   

3.
多校区大学管理研究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我国的多校区大学是在当前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不同于国外多校区大学模式的特殊性。我国的多校区大学管理面临着一些基本问题 ,如实质性融合、集权与分权、组织成员对大学组织目标的认同、改善学科布局等。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校区的大学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这和传统大学校区管理之间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在多校区大学管理学生和传统大学生管理有很多不同。作者从多校区大学生管理中心思想出发研究,发现多校区大学生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根据发现的这些问题和漏洞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多校区大学的管理难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间的合并、体制划转,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多校区大学这一办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我国的多校区大学管理面临着一些难题,如集权与分权、资源配置等问题。章就多校区大学的形式、管理难题及其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校区大学管理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关键和基础是组织结构设计。本文根据多校区大学的特点,运用组织结构设计理论,提出了多校区大学组织设计的思路,研究分析了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设计的自变量、基本组织结构和沟通协调机制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组织结构是多校区大学管理的核心问题,研究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是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存在着管理层次过多、决策程序不科学、工作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了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的有效性。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我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完善大学管理机制,使之运行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校设置调整,一大批多校区综合性大学产生。随之衍生的是,多校区大学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提升等一系列高校管理问题。相关学者关于多校区大学管理问题的研究颇多,研究领域涉及多校区大学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等,但执行力的研究并不多见,而鉴于多校区大学规模大、校区多、人员多、范围广的特征,执行力是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中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故本文围绕多校  相似文献   

9.
中外多校区大学管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通过对国内外多校区大学办学的经验及模式的考察,就中外多校区大学办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指出各种管理模式的长处和不足。多校区大学管理要树立“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要明确各校区的功能定位,根据多校区大学办学的需要采取因地、因时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组织与控制: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校区大学的管理通常被认为有“五难”:行政管理难、学科融合难、人心凝聚难、整体规划难。这五难归根结底就是多校区大学的组织与控制难。美国多校区大学研究专家尤金·李(Eugene Lee)和弗兰克·鲍恩(Frank bowen)认为多校区大学的基本原理是“在协同合作的前提下实行劳动分工,采取多种方法以促进跨校园的教育的专门化、多样性和协调”。①因此,如何合作与分工,采用何种方式与方法,以促进多校区的专门化、多样性和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多校区大学管理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一、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合作与分工1.系统、结构与功能。多校区大学…  相似文献   

11.
学术权力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中西方学者在进行学术权力的理论研究时,在概念内涵的界定、研究目的和学科视角三个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在学术权力的实际运行中,中西方在学术权力所依存的组织性质、所处的制度环境和支撑学术权力运行的文化传统三个方面存在差别。这对我们的启示有三:要以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作为培育学术权力的基石;要注意运用多学科视角开展学术权力的理论研究;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大学的改革,从而彰显学术权力。  相似文献   

12.
时间是一种惯常性的、日用而不知的存在.“教授治校”作为中国大学制度的一个核心治理机制与制度的构建,除了过去与别国经验的参照启发,理念的辨析与“应然”的清晰,具体制度文本的撰写与实施以外,断然不能忽略作为由行动者实践出的制度(practicing institution by actors)的社会性脉络与现实基础.本文引入时问的理论视角,从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教授治校的微观社会基础出发,从教授的时间与压力、组织时间协调与人际时间协调对真实世界中的中国大学教授治校过程进行分析与评论,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证假设.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场域理论对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提出学科交叉场域是“知识生产组织建构行动者参与”三元关系嵌套的结构空间。本研究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大学为典型案例,对其学科交叉场域存在的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激励功能失灵现象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应对学科交叉场域功能失灵并促进学科交叉场域与外部系统需求的动态平衡,我国可从理念重塑与模式变革两个方面完善大学治理机制。在理念重塑方面,我国大学应转变学科观念,从学科意识转向问题意识;重塑价值追求,从形式交叉转向交叉创新;拓宽战略格局,从仅立足学科转向立足内生资源、制度环境和外部产业三维坐标。在模式变革方面,我国大学可坚持以创新为根本,将学科交叉深度嵌入大学创新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面向成果的学科交叉体制机制;坚持以赋能为核心,助力教师在场域转换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大学治理离不开全球治理的国际政治环境,西方"逆全球化"动向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形成价值张力,大学治理模式出现新的可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全球化战略的理论和实践支点,为讨论大学治理全球化提供了思想资源。理论上的大学治理全球化存在统一模式,但不是当前模式的任何一种。中国大学治理模式"强政府"的制度特征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为全球大学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大学治理全球化的实践逻辑,为大学治理全球化提供了在组织、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治理框架:构筑以信任为特征的大学内部治理,构筑以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为核心的大学外部治理,构筑以人类命运为支点的大学治理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学校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推动有效学校的持续改进。传统学校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推进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成为时代之急需。学校管理制度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紧密相关。学校管理制度变革的前提是通过大力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切实保障学校法人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真正成为办学主体,让政府回归监管者本位。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主体从复杂系统的方法论视角对学校系统进行全方面的组织再造,以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创新:一种文化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创新的土壤。无论是作为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现象,大学创新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从文化学的视角省思了当前我国大学创新的困境,并探索我国大学文化创新建设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大学制度是支撑现代大学的存在,维持其正常的办学秩序,并促进其功能实现的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在我国的出现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其基本范畴的阐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主张:理念或精神范畴论、中国现实范畴论和一般范畴论。三大范畴论的划分只是针对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总体情况而言的,还有其他范畴存在,而且三大范畴论中还存在差剐很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立的主张,同时也存在相互交叉的主张。美国学者罗斯布莱特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阐述并没有将其局限于理念或精神,更没有将其聚焦于管理制度,是比较宽泛意义上的。从最一般的类的角度看,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范畴大致包括了制度精神、法人制度、行政制度和职能制度等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大学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的管理范型正从组织管理向知识管理过渡。本文从大学组织管理的局限性、大学组织结构的知识品性和大学的知识使命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现代大学管理从组织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型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社会政策视角出发,将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管理学与区域文化学作为理论依据,以社会政策的整合力、实现力与治理力功能为基点,着重探讨社会政策在促进地方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共生的路径选择、策略安排与机制设计,通过社会政策挖掘文化资源与交互渠道,促进文化互动与牵引;实现文化合作的社会化平台,创新产学研文化载体衔接;形成文化融合共生制度与机制,促进大学与区域文化的制度性双向交流与互补创新;促使发挥各自人文优势,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大学与区域文化的深层人文融合,形成文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无论社会和大学如何发展,大学以知识和学术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本质仍基本不变。因此,学术管理是大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就成为我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诉求。学术、大学学术、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学术管理之间有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本质内涵。历史上的我国大学学术管理制度虽然有过良好开端和颠峰时期,但总体上呈现一种积弱积贫的状态。因此,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