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要发展,依靠科技推动仍然是主要途径,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农业高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无疑应该在科教兴农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科教兴农的思路和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也必须构建起“三农”科技服务的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多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发挥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着科教兴农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一、提高认识,强化农业高校“科教兴农”的社会服务职能“科教兴农”是实现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应正确认识科教兴农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的科教兴农创新体系和高效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改革农村教育,以适应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载体作用;重视科技园建设,创造性应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成果;科教兴农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政府要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业推广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科教兴农的关键所在就是农技推广体系如何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 要求。研究借鉴国外农业推广的新经验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推广模式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这将是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科教兴农”。农业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的历史责任,因此“科教兴农”具体到我们学校来说,就是如何办好北京农学院。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培训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完备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组织。笔者结合吉林省磐石县乡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将其在农业科技培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开展农业科技的主要力量,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效的力量源泉。科技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而以有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农技推广团队正是完善该基础的重要纽带。众所周知,县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整个推广服务网络的"最后一站",即直接接触生产一线的重要施教者。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农业及科技推广体系中,农业中专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农业中专人才、设备、基地、信息的优势,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及科技推广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既是现代农业及科技推广发展新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中专学校自身改革的内在要求。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应建立优质、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把握科教兴农的内涵,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教育和培训,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科技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教兴农政策的历史嬗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是内战后美国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1862年到1914年美国政府通过颁布《莫雷尔法案》、《哈奇法案》、《斯密斯—来沃法案》,奠定了现代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制建立的法律基础,为现代美国农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为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美国科教兴农政策的历史演变,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西农业要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必须: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安全生产。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产业化步伐。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加强对我省农业比较优势的研究。营造江西农业应对入世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9.
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广大农村教育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要贯彻科教兴农方针,必须落实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战略地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农村高等教育体系。本文在分析了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和我国高等教育通往农村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想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教兴农在卫庄□绛县成教办卫庄镇地处绛县东南旱塬,是一个既无矿产资源,又非交通要冲的传统农业乡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把成人教育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使本镇的经济飞速发展。完善体制,建立科教兴农运行机制在领导体制上,自199...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目标下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最终实现依赖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除正规学历教育外更依赖于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为此,应从加强对推广农业科技的继续教育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协作的继续教育体系、农村治理机制的科学引导体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及以“农民大学”为代表的普及型继续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完善实现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整体完善.  相似文献   

12.
综合农业知识系统理论和知识管理系统,提出了农业科研的知识管理系统概念,该系统将农业教育、研究、推广一体化的方法集成其中,农业科研人员是活动的中心.分析了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以及它对农业教育、研究、推广所产生的影响,认为该系统是一个交流协作的知识网络平台,促进了农业科研的知识共享、协同和创新,并实现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农业大学教育理念和现代化大农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出发,针对农业推广学课程特点,在多年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农业推广学的课程性质、在我国农业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农业推广学在农科和管理学科中的学科交叉、不可替代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方官是促进区域社会农业科技交流推广的必要中介。清代四川相当一部分外省籍地方官对辖区农业着力经营,不失时机地引进、推广新的作物品种,使农业技术更趋精细化,并推动农业科技改良组织的建立与农业科技著作的编撰、刊印和流布。四川一些农业科技也藉地方官之力传播到省外。地方官通过科技交流推广以发展农业文明的历史传统,当进一步总结发扬。  相似文献   

15.
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很关心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珍惜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首先,增强法制观念,联系本地区实际,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其次,明确农业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搞好计划生育,减轻人口对农业资源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下是造成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我国农业科技研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公开、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引进工作;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向生产转化;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工业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有机构成;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7.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当前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加快农业市场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二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尽力夯实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三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四要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和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农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战略措施和根本途径.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江泽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端方是晚清新式农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仅重视兴办新式农业学堂,派遣农科留学生,而且还非常重视利用农书农报、农会以及农业试验场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播和推广近代农业科技知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与实践富有进步意义,理应在中国农业教育史和现代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发展绿色农业,是缓解湖北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科技约束、减轻国际国内市场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湖北农业发展困境的主要深层矛盾在于缺乏“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良性耦合。现阶段的主攻重点是:形成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经营一体化良性运转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研究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善型农业技术。并就推进湖北绿色农业建设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