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一次公开教学课中,有位老师让学生质疑《台阶》,学生提出质疑:作者在《台阶》一文中对父亲是有思考的,父亲修建新房,将原有的三级台阶建成了九级台阶,但建好了九级台阶的父亲并没有享受到快乐,这是为什么?老师要求学生互助学习,其中一位同学认为:父亲建起九级台阶就衰老了,这是可悲的。老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并没有深究,而是简单地说:建新房,筑起  相似文献   

2.
正那天是星期三,我上公开课,讲朱自清的《背影》,在进行到最后一环节拓展延伸时,我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爱呢?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把学生由课内引到课外,加深他们对父爱的理解,没想到有一位同学大声说:"没有"。听到这一声"刺耳"的回答,望着教室里黑压压的学生和听课老师,我既紧张又吃惊,很快我让自己平复下来。我了解那位同学,他是一位单亲孩子,他说的也许确实是心里话。  相似文献   

3.
父爱默默无闻,坚定而宽广,“父亲”形象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选项。统编初中语文课本精选的《背影》和《台阶》两文在不同的文学叙事视角下,塑造了经典的“父亲”形象。阅读《背影》和《台阶》,应超越表象,理解如出一辙的人物命运,在作者细致入微地诉说沧桑、巧妙展现的深沉父爱中深刻品味“父亲”形象的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台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父亲的儿子——“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描写父亲耗尽毕生精力修造台阶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身上透露出的吃苦耐劳、朴实善良,以及为改变生存现状而锐意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作品在描述父亲建造台阶的过程中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正是因为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态,决定了“父亲”这一形象具有比较开放的意义。据此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时,便确立了“把握‘父亲’形象、体验‘父爱’情感”这样的两个着力环节。  相似文献   

5.
换爸爸     
<正>父爱是一把雨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是一泓清泉,为你濯洗心灵。"最爱我们的人往往就在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看看身边的父亲母亲,我们是否忽略了他们的爱呢?住在佛罗里达州的查理今年11岁,读四年级,他有位好朋友艾莉丝,和他同班。周五,老师布置了这个周末的作文《我的爸爸》。这个作文并不难写,但是老师要求写真实的事儿,不能胡编乱造。这可是个难题。查理的爸爸  相似文献   

6.
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刻画了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塑造了一个勤劳节俭、操劳一生、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形象。然而,在作者的真实生活中,他的父亲却让人感到"残忍冷酷"。深入文本剖析父亲形象的同时,探寻追溯作者的真实生活,了解作者生活中的父亲,将真实的父亲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对照,力求挖掘出《台阶》一文的深层次意蕴:凝望台阶、读懂父爱;致敬父辈、树立人生的标杆;关注中国农民、寻找民族文化中的厚重台阶。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理论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从这三重视角解读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建造九级高台阶、获得地位和尊重是父亲大半辈子的崇高目标。透过文本,分析父亲本我对高台阶、地位的呼唤和释放,在现实生活中,经过自我的努力与斗争、超我的道德化与理想化及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了解父亲如何一步步走向内外交困,若有所失的境地;了解父亲复杂的内心活动及心理状态变化过程,以此来进一步探究和剖析小说《台阶》中的父亲。  相似文献   

8.
苏童说:"关于父爱,人们的发言一向是节制而平和的。母爱的伟大使我们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父爱一直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父爱怪就怪在这里,它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所以有聪明人说,父爱如山。"我想说,父爱如冰山,肩负万钧重量。背档千层风浪。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而更多的爱被父亲深深地藏在他沉默的心海里。很多时候,我们会因此误解父爱,父爱因误解而让人刻骨铭心,让人体味出父爱的至醇、至真、至深。《长大以后才明白》中的父亲外表冷若冰霜,内心火热如炬,"我"误解了父爱,使父亲忍辱负重;《新瓶装老酒》中的父亲普通朴素,不善表达,"我"误解了父爱,让父亲的"良苦用心"换成了"我"的"挖苦讥讽"。  相似文献   

9.
在提倡个性化阅读的今天,教师要着意培养的是学生个性化阅读意识和解读作品的能力。李森祥《台阶》主题的多元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解读的广阔空间。有重在把握父亲形象分析的,有感悟亲情学会感恩的,有摆脱贫困要发展生产力的,有剖析农民谦卑心理的。但我觉得《台阶》充满着隐喻和象征意味,应从精神层面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位要强的农民,他不甘人后,有着要获得受人尊重的自强精神。为了能垒起象征受人尊重的九级台阶的新屋,长年累月,捡砖拾瓦,抱土背石,在零碎的角票一次又一次填满瓦罐,在磨破的草鞋一年又一年高…  相似文献   

10.
老师给我们刚讲过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父爱的传奇故事。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  相似文献   

11.
实录呈现:(课前5分钟)指导学生读书。师:读完之后你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这篇课文的题目为"台阶"而不是"父亲"?师:你呀,把老师问住了,等你深入理解完课文后自会明白。初读课文,文中出现了几个台阶?生:旧台阶和新台阶,师:旧台阶共有几阶?生:3阶,新台阶共有9阶。师:父亲对两个台阶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父亲总说我们家的台阶低.  相似文献   

12.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上的杨先武老师《可敬而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一文,非常受启发,深为杨老师的分析折服。但关于小说的结尾,我不同意杨老师的"败笔"一说。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被他人尊重。自己首先得尊重教师这一职业” 《云南教育》:徐局长,在你的心目中,老师是什么样的人? 徐力进:老师在我心中就是像我父亲一样的人。我的父亲是一位勤勤恳恳、广受尊敬的山村老师,他小学、中学都教过,爱生如子是对他最恰如其分的评价。从小到大,父亲在我心中是知识、正直、勤奋、善良的化身。  相似文献   

14.
父爱如山是我们在谈论有关父爱话题时常用的词,用来形容父爱的深沉,朱自清《背影》中描写的父爱是中国式父爱的缩影。范老师由《背影》中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又由父亲想到了如今的人情淡薄。从文学作品中,他读出了父母对子女的牵挂,通过回忆父亲的背影,他觉得,如今的教育,应该呼唤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小小说《父爱不矮小》从父亲的外形特点入笔,视角独特,慢慢地展开一幅父爱的画卷.小说行文朴实,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父爱的光辉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纸上,温婉细致、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她",也感动着我们每个人. 1.明晰的线索情节. 小说以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表现了"她"对父亲由"怨"到"爱"的情感变化.小说开篇围绕一个"怨"字来展开情节.小学时,"她"因为参加学校的一台联欢会落选,明白了自己的个子矮小与父亲有关,"从那天起,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上中学时,父亲是她所在学校的语文老师,她和父亲经常被别人一同提起,她感到委屈"为什么我要像父亲",后来她"知道遗传的作用,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上大学了,父亲来给她送饼干,并叮嘱她每天坚持吃,"她望着父亲矮小的背影怨着".全文以时间为经,以父爱为纬,连起了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平中见奇.这一连串的怨愤,皆缘于父亲的矮小,这怨情没有因为她的年龄的增长而消退,它像个结,结在了她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阅读又是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得对故事或文中人物的感悟,被作者的文字打动与之产生共鸣.这两种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相互融合,达成课堂的和谐共生.但有时它们是相互背离的,这时以哪种理念为核心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把握.前不久同年级的一节阅读研讨课,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一位老师讲《回声》一课,其教学过程引发了我对教师作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书中的父爱     
语文课本上一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让我不知不觉地把焦点聚在了我与父亲的关系上。弗罗姆告诉我们,对于父爱,是有条件的。如果我们辜负父亲的期望,就会失去父爱。结果真的会变成这样吗?我问自己。我不相信,于是我暂且把这种观念当成是作者在理想状态下的极端认识,先持一张反对票。我承认父爱的本质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9.
生活的真谛     
每一位读过朱自清《背影》的人,总会被文章所蕴含的那份深沉的父爱打动。也许你不会想到,引发作者写作欲望的只是他父亲的一封短信:  相似文献   

20.
小小说《父爱不矮小》从父亲的外形特点入笔,视角独特,慢慢地展开一幅父爱的画卷。小说行文朴实,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父爱的光辉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纸上,温婉细致、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她",也感动着我们每个人。1.明晰的线索情节。小说以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表现了"她"对父亲由"怨"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