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娃是唐传奇《李娃传》中的主人公,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典型。本文试图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小说理论去分析李娃这个人物形象,揭示出她的性格中不仅有善良、多情、忠贞的一面,也有狡诈、冷酷、虚伪的另一面,从而说明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同样存在着圆形人物这样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2.
李娃是唐传奇《李娃传》中的主人公,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典型。本文试图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小说理论去分析李娃这个人物形象,揭示出她的性格中不仅有善良、多情、忠贞的一面。也有狡诈、冷酷、虚伪的另一面,从而说明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同样存在着圆形人物这样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3.
唐传奇《李娃传》一直是颇受关注的小说。不仅其结构细密严整,故事情节委婉曲折,而且其思想价值独特高超,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尤其是作者运用巧妙的文笔构思,对李娃与荥阳生开始时的形象进行了悉心地刻画。在前面的故事中,白行简先让李娃妙用欲擒故纵计使荥阳生自投罗网,后又令她巧施金蝉脱壳计舍逐荥阳生。在此过程中,李娃与荥阳生的形象被塑造得愈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历代文学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唐传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也赋予小说长廊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敢于追逐爱情、争取爱情自由的人物形象。而白行简的《李娃传》以其曲折完整的情节结构呈现了李娃善良、忠贞同时却又世故圆滑、巧于心计的多面性形象。其人格深处的自主意识和女权意识的人性风采在唐传奇的人物画廊中涂抹了绚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历代文学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唐传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也赋予小说长廊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敢于追逐爱情、争取爱情自由的人物形象。而白行简的《李娃传》以其曲折完整的情节结构呈现了李娃善良、忠贞同时却又世故圆滑、巧于心计的多面性形象。其人格深处的自主意识和女权意识的人性风采在唐传奇的人物画廊中涂抹了绚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李娃和杜十娘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妓女形象。李娃是唐代白行简创作的传奇《李娃传》中的女主人公,李娃实有其人,是唐代天宝年间长安的一位烟花女子,她抛弃荣华,助其所爱,被朝廷封为汧国夫人。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她久有从良之志,一方面处心积虑积攒钱财,另一方面也在寻觅可托付终身的男人,她被自己所预想的幸福所左右,无奈造化弄人,终以抱财投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李娃和杜十娘一喜一悲的人物命运,既与她们的个性有关,也与各自所处的社会时代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的创作历程中,《李娃传》作为唐传奇的一篇代表名作,在文学史上起过一定的影响,其中李娃与郑生的爱情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由于李娃身份的特殊性和她对郑生的诱骗行为等不禁使人怀疑,李娃对郑生到底有没有产生过真正的爱情,众说纷纭.笔者由此探析李娃对郑生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8.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一朵奇葩,白行简在其中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生动感人的典型形象———李娃。作品通过叙述长安名妓李娃与贵公子荥阳生悲欢离合的故事,形象地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一个侧面,深刻地揭示了唐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为我们认识唐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窗口。笔者试从李娃与荥阳生是否存在爱情、李娃为什么要骗弃荥阳生和主动离开荥阳生、关于李娃的结局三方面对李娃人物形象进行一个辨析。一李娃和荥阳生之间是存在着爱情的,但这种爱情是逐步发展起来的。首先,是色相的吸引。作品中:荥阳生“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妖姿”加“要妙”,况且是“绝代未有”,自然将正处“弱冠”期的荥阳生迷得神魂颠倒,于是乎“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为了能多看李娃几眼,“乃诈坠鞭于地,侍其从者,敕取之,累眄于娃”,这当中浓笔点出了李娃美貌色相对荥阳生的吸引力。由于荥阳生对李娃的特别注视乃至采取“坠鞭于地”以利“累眄”,自然引起李娃“回眸凝睇”。或许因为荥阳生的“隽朗”,或许是回报被人爱慕,或许是对荥阳生“坠鞭于地”、“累眄”等夸张动作的回应或共鸣,使李娃对荥阳生...  相似文献   

9.
唐代爱情传奇被誉为唐代传奇中成就最高者。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号称中唐"三大爱情传奇"。小说中的三位女子李娃、莺莺、霍小玉皆为美而多才、积极追求爱情婚姻幸福的女性。然而她们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一个皆大欢喜,一个则另嫁他人,一个以死殉情。正是因为三位女性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她们命运迥异。而这迥异的命运却共同折射出一个制度森严、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托尔斯泰小说叙事艺术的博大精深。认为用特定的"词语"来贯彻作者的艺术主张,塑造人物形象,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托尔斯泰小说创作中的突出特点。分析了在"词语"叙事中,托尔斯泰所主张的艺术感染力的三个条件,即感情的独特性、人物形象的清晰性和小说文本的真诚度,从而达到了实践性的贯彻与强烈的审美展示。  相似文献   

11.
联系李亚仙与郑元和故事的流变,比较唐传奇《李娃传》与明传奇《绣檑记》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方面的主要变化。并从唐代李娃故事到明代《绣檑记》故事的嬗变,分析明代文人在传奇创作上不同于唐代文人的伦理化、世俗化、戏剧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者一直认为增插在《三国志演义》中的"静轩诗"所咏吟的是古人古事,属于诗歌体类中的咏史诗。对此,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量化分析后的结果却是否定的,认为"静轩诗"所吟咏的是小说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虚构的故事情节,故不可视之为咏史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文革"时期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其归纳为英雄形象、反面形象和"异类"形象三类,对每一类形象产生的时代语境、形象特征及其艺术得失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其时人物形象从畸形的神化、鬼化到真实人的复归,揭示出一些人物形象塑造的永恒规律。并试图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研究,从一个侧面探究号称最革命的"文革"时期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唐传奇<李娃传>中,李娃始而引诱郑生上门,继而设计弃逐郑生,其间纯粹是职业行为,决不存在爱情;郑生濒于绝境,李娃毅然伸出援手,是她在良知复苏、人性觉醒下的道德赎罪行为,而不是"爱情的死灰复燃";李娃救助郑生只希望使郑生重返上流社会,以圆满完成道德赎罪,而不是"勇敢追求幸福爱情和美满婚姻".  相似文献   

15.
戴连云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4):79-80,96
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行为,意识形态始终通过译者对它起着作用。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对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的处理,可能采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生成与原作不同的人物形象,造成人物形象的"变形"。人物的"变形"可以体现在思想行为上,也可以体现在外貌特征和性格上。  相似文献   

16.
《罗马热病》是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创作地著名短篇小说之一,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分别分析了小说中"罗马热病"、"针织"以及"月亮"等意象的象征表现手法,并揭示了它对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和传达情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五行"文化特性建构人物形象,这是中国古代部分小说人物形象叙事的一种特殊方式。"五行"之特性影响着人物思想、性格的特性生成,使其成为人物形象叙事的重要原型密码。其中猪八戒与林黛玉属"木",其思想、性格具有"木"的文化特性,揭示出"五行"作为文化密码对两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层影响;但两个形象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有所不同:猪八戒是感性的厚重,林黛玉是灵性的升华;猪八戒是喜剧,林黛玉是悲剧。这不仅反映出两部作品思想意蕴的差异,也体现了两部作品美学旨趣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学习目标】掌握人物形象塑造的几种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学习重点】归纳、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学习过程】一、下列各段分别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1.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相似文献   

19.
在《李娃传》研究中,学界对诸如李娃的性格特征、作品的主题意蕴、结局与主题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依据张力理论,从人物自身、人物关系、主题思想及审美意蕴四方面分析了《李娃传》独特的张力美。正是由于人物、主题、审美中截然不同的旋律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使《李娃传》有了巨大的接受张力,也使读者获得了多层的心理体验、价值判断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0.
1980年年代,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刻画了"最后一个"人物形象系列。这些人物形象表现了某种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在历史变革时期的遭遇,表现了"最后一个"无可奈何地告别历史的命运。这些"最后一个"的悲剧命运,呈现了历史进程无比巨大的威力,也展示了历史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