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西方素描观念的嬗变1.古典主义绘画理念古典主义绘画是在欧洲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古希腊时期“艺术摹仿自然”的理念,通过摹仿自然去创造“现实中可能有的”和“应该有的形象”。艺术摹仿论的创始者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摹仿本能,这是因为人的天生就有摹仿的本能,其二是人在摹仿中能体验快乐感。但艺术不仅摹仿了自然事物的形象,而且艺术作品还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它摹仿的是现实世界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照事…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者大都认为柏拉图在文艺本质论上持摹仿说,其实柏氏将诗明确分为摹仿的和灵感的两种。柏拉图肯定灵感诗,贬抑摹仿诗,认为灵感诗代神说话,而摹仿诗远离真理。柏氏认为,灵感来自诗神附体,特点是“迷狂”。一些研究者以为柏氏之灵感也来自“回忆”,与神灵凭附并立,此说实为误解。柏拉图从理式论出发,设定文艺追求的目标为理性的“真”,可是他却将文艺创作过程描述为非理性的,由此引导了后来理性主义和非理主义两种相反的文艺取向。柏拉图对诗的本质的认识,在许多方面奠定了西方诗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摹仿与诗艺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对世界文艺理论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诗学>中关于"摹仿说"的阐释,认为诗歌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手段,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还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富有想象力的摹仿,其中语言是衡量诗歌艺术的标准.亚里士多德首次系统地从理论上对诗作了分类,进一步区分了诗与其它艺术,实现了对诗的艺术本质的界定.  相似文献   

4.
诗作为一种摹仿的艺术,按照柏拉图的理式论来说是不真实的,无益处,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从摹仿的本质和效果两方面论证柏拉图的文艺观的错误,阐述诗是一种真实、有价值的摹仿。  相似文献   

5.
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用“镜”比喻作家对自然的摹仿,用“灯”比喻作家投射的情感之光。文艺复兴时期受人文思想激荡,达·芬奇的“镜子论”强调在摹仿自然的同时,创造出与面前的事物其实不同的“第二自然”;而卡斯特尔维屈罗、马佐尼、锡德尼、培根等则认为诗不同于历史记录,它是创造性的摹仿,是想像性的虚构,这些观点都突破了柏拉图以来“摹仿上帝理式”的美学观念,改变了神学雄踞文坛的局面,有力推动了西方文论“主体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膜俄美作为诗歌的一种美学境界,它是由诗本身的审美特性与审美规律所决定的。任何艺术形式的美,都是客观美与主观美、物象美与情志美的创造性统一,诗歌也不例外。但是诗之所以成为诗,是因为它特别强调人的情感的抒发。别林斯基指出:“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①诗的这种抒情本质导致了诗在情景关系构成上的特殊性:诗中情与景的比例不是对等的,情与景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诗歌中情与景构成的一系列形象往往不是按照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客观联系组合起来的,而是更多…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中化丑为美的秘密在于对丑的对象的生动逼真的“摹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同时,他认为滑稽是丑的一个分支,喜剧是对丑的“摹仿”。事实上丑与滑稽有所不同,喜剧是对滑稽的摹仿,不是对丑的摹仿。  相似文献   

8.
诗作为一种摹仿的艺术,按照柏拉图的理式论来说是不真实的,无益处的.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从摹仿的本质和效果两方面论证柏拉图的文艺观的错误,阐述诗是一种真实、有价值的摹仿.  相似文献   

9.
一、摹仿,作为艺术起源之一 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提出“艺术起源于摹仿”。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有艺术起源于摹仿及艺术如何摹仿的论述。时至今日,人们已不再以为艺术只是起源于哪一种事物或现象,而是倾向于艺术的发生乃是人类整个文化领域中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我们还是无法否认摹仿作为因素之一,在艺术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理想及其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理想在于通过创造性的摹仿活动,引导人们达到至善的目的,亦即实现以善为核心的真善美的统一。他区分了艺术理想的两种不同实现方式即理想化摹仿和典型化摹仿,并尤其重视理想化摹仿。这种理想化的艺术摹仿既提升了希腊艺术理想,也表明了亚里士多德同柏拉图之间内在的深刻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从人的伦理视野来规范悲剧的基本内涵,这对西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尼采在反对西方传统道德观念的同时.把悲剧理解为出自生命形而上学的生存游戏。在尼采看来,亚里士多德把悲剧这种伟大艺术定位为一种审美的摹仿活动,导致了西方悲剧精神的没落。尼采认为,真正的悲剧艺术不是人在理性精神的支配下所进行的审美摹仿活动,而是在生存痛苦的深刻体验中出自生命整体的万物欢唱。  相似文献   

12.
诗歌起源新探刘为钦诗歌起源,历来众说纷坛:诸如诗起源于人类善于模仿的天性、起源于巫术、起源于游戏、起源于劳动……。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点新的探讨。一、“啊”、“哦”之类是最原始的诗要探讨诗的起源,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最原始的诗。在我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相似文献   

13.
“摹仿说”是西方探究文学艺术起源最早的理论观点之一,这一观点曾雄踞西方近两千年。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就在对文学艺术产生的探索中,提出了“摹仿说”。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这一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柏拉图上承苏格拉底,下启亚里士多德,在“摹仿说”的研究进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柏拉图的“摹仿说”从对理式的不断探索中开始,进而延伸到对文学艺术的摹仿研究以及对文学艺术摹仿的批判中来的。他以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改变了传统的“文艺摹仿自然”的内涵。柏拉图肯定了文学艺术创作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否定了其真实性,并要求文学艺术创作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他的“摹仿说”是对文学艺术本质探索的一大重要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文学理论的起源分别始于先秦和古希腊,先秦文论中提出“诗言志”,认为文学的本质偏于表现,古希腊文论中则提出“摹仿说”,认为文学的本质偏于再现;先秦文论中对文学的审美价值认识是附着在文学的政治功用上的,认为审美价值存在,但最终是为政治教化服务,古希腊文论则是系统地对文学创作进行研究和论述,提出了具体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朱自清散文中以人做喻体的比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以人喻月,景随人意;以人喻春,形象可感;以人喻色,随物而寓,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趣味”。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注重语法—逻辑的语言哲学思想,是与“在”(“有”或“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语言观要求“在”为意义的根本条件,因此它在考察语言“说什么”之时,已经丧失了语言表达的可能性;而《老子》注重“意象”的语言哲学思想则是与“道”联系在一起,“道”的核心是“无”,这种语言观以“无”为意蕴,因此它考察的是语言“何以能说”,由此彰显出语言的张力。两种不同的语言现引发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想进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柏拉图的文艺本质观是摹仿说,其实柏拉图明确地把诗分为两类:摹仿的诗和灵感的诗。他从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用、文艺的接受角度三方面肯定灵感诗,否定摹仿诗。因此他把诗和艺术分开,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是灵感诗,它是诗人代神立言的产物,具有神性;艺术是摹仿,有人工的痕迹,因此诗高于艺术。  相似文献   

18.
论亚里士多德逻辑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不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起源。亚里士多德逻辑系统是古典自然语言逻辑系统,它的元系统不可能从数学研究中产生。古希腊的数学语言在亚里士多德逻辑系统里仅仅是作为工具语言而得到有限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说拟喻     
拟喻,即比拟式比喻。它是比拟和比喻两种辞格的融合。客观事物的区别和联系,即决定了辞格间“非此即彼”的质的差异和对立,也决定了它们“亦此亦彼”的融合连通。拟喻作为两种辞格的交合,是意与象的奇妙组合,是人与物的典型融通。根据比拟的两种类型,我们可将拟喻分为以人喻物的拟人式比喻和以物喻人的拟物式比喻两种。  相似文献   

20.
多值逻辑就是承认命题有三种以上的逻辑值。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曾认为并非一切命题就是要么真要么假,譬如,“明天将有海战”,它述说未来可能事件,便是既不真也不假,而只是“可能的”。后来卢卡西维茨(1878-1956波兰人的后旅居美国)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大力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